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這些歷代大家把《心經》寫得美而不同

這些歷代大家把《心經》寫得美而不同

點擊下方圖片

了解心經手卷詳情

一、民國 溥儒《心經》

提到溥儒,大家都會說他是道光帝之曾孫,其實他還是一位造詣深厚的書畫名家。與張大千有「南張北溥」之譽,又與吳湖帆並稱「南吳北溥」。其篤信佛教,侍規至孝,此卷《心經》,是其為母親刺血作書,書風清正端莊,是稀世珍品,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局部

二、民國 弘一法師《心經》

局部

三、清 乾隆《心經》

乾隆每年春節都例行抄寫《心經》一冊,作為替社稷、百姓祈福的一種方式。

局部

四、明 傅山《心經》

傅山為明清之際反清一大旗手,踽踽獨行於其時,德行高標。善佛道、書畫、醫學、武術之學等,後世之人每每欽羨其志其節,多載其跡。

局部

五、明 董其昌《心經》

董其昌身居官位,雖因得罪勢家,引得民抄董宦,但亦阻擋不了其書畫俱佳,留名藝史。董氏亦官亦隱,書法用墨同講求個「淡」字。

局部

六、明 文徵明《心經》

文徵明幼時愚鈍,據載其7歲尚不能言,既長而屢試不第,然其書文同進,年四十餘得一官,終乞歸而去,游山作畫,秉筆作書,亦為所樂。

局部

七、元 趙孟頫《心經》

趙孟頫崇佛道,留有大量經籍書法可供後世學書之人觀覽。其書妍媚中帶勁節,日書萬字而得流利。

局部

八、唐 張旭草書《心經》

此《心經》得張旭草書風致之大觀,其形如蟠龍在天,恍然未能究其端末。想張旭以頭濡墨之相,其書之婉轉遒勁即可想而知。

局部

九、唐 歐陽詢《心經》

歐陽詢楷書以結體規矩謹嚴著稱,筆畫截截剛整,如少林銅人巍巍立於目前,此《心經》雖於後世多議為托偽,然深具歐體面目,可當一閱。

局部

十、晉 王羲之《心經》

(《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中之《心經》)

《大唐三藏聖教序》,簡稱《聖教序》,由唐太宗撰寫。經懷仁禪師從王羲之書法中集字所得,刻製成碑文,歷經24年之久終成。

局部

如您屬意此心經手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網 的精彩文章:

陳傳席:《蘭亭序》的藝術水平比顏真卿的《祭侄稿》要差兩個等級!
成親王小楷《洛神賦》,這才叫功夫深!

TAG:書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