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後,日本到底從東北搶走了什麼?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
87年前的今天,中國大地上發生了一件空前屈辱的事件。
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突然對瀋陽城發動進攻。
瀋陽不只是當時的遼寧省會,更是中國奉系集團的統治中心,是東北三省的中樞所在。
日本關東軍蓄謀已久,悍然進攻,東北軍的最高長官、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司令、東北邊防軍總司令張學良這時卻身在北平聽戲。
張學良與同僚
電話打到北平,張學良當即下令「力避衝突,這是日本人的挑釁,不能上當。」
「不準抵抗,不準動,把槍放到庫房裡,挺著死,大家成仁,為國犧牲」。
這混蛋命令一下,北大營的8000多東北軍竟被數百關東軍打垮,瀋陽城隨即失陷。
日軍一朝得勢之後,便張開了鯨吞巨口,以數萬關東軍開始向整個東北進軍,張少帥依然選擇不抵抗,南京方面對此態度曖昧,於是十幾萬東北軍主力和奉系集團軍政要人紛紛撤到了錦州。
張作霖(左)與張學良(右)
9月18日,這是3000多萬東北父老屈辱的開始,這一天之後,還有14年暗無天日的生活在等著他們。
早在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日本就想一口把遼東半島吞在嘴裡,到了1928年的田中會議上,日本人依然宣稱:唯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唯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
那麼野心勃勃的日本為何對東北念念不忘?東北這塊寶地在日本侵佔的十幾年時間裡又遭受了多少慘禍?經濟損失有多大?
日軍佔領奉天(瀋陽)
戰爭之前發達的東北
東北地處東北亞,地理位置優越,平原廣大,黑土地肥沃。在地理面積上,佔據當時中國陸地面積的1/10。張氏父子依靠東北爭雄天下,所以對東北大力經營,在俄國、日本兩大帝國之間求生存謀發展,並把東北建設成為民國以來少有的「模範」地區。
東北的工業、農業、交通運輸、對外貿易最、城市化水平、文化教育等都是當時中國最為發達的地區。
被日軍佔領前的奉天(瀋陽)
1930年東北三省耕地面積約6.9億畝,按照當時三省2957萬的總人口計算,人均耕地較內地各省多6倍以上。
據1930年統計資料顯示,東北三省出產的大豆佔全世界產量的60%和中國大豆輸出額的30%左右,此外當年出產的農產品總計約為1900萬多噸,是全中國的1/5以上。
在礦產資源方面,東北三省煤、鐵蘊量豐富,僅遼寧一省鐵儲藏量即達69683萬噸,三省總計煤儲藏量145624萬噸。1930年,東北三省輸出各類礦產資源439萬噸,其中出口275萬噸,出口價值2000萬元以上。
此外,在交通運輸方面,九·一八事變前東北三省共有19條鐵路線,總長6570公里,占當時全國鐵路總里程的50%。
日本開拓團團民的墳墓
在國際貿易和關稅收入方面,1927—1930年東北三省連續4年處於出超地位,當關內各省連續4年入超之時,東北三省對於平衡國民政府國際收支起著重要作用。1930年東北三省的關稅收入為2434.5萬海關兩,約佔全國關稅總收入的15%。
1930年東北地區擁有佔全國產量80%的鋼鐵、93%的石油、55%的黃金、30%的電力、47%的鐵路、38%的對外貿易。
在軍事實力方面,全國地方部隊中,唯有東北軍在裝備方面可比肩中央軍部隊,除了擁有30多萬陸軍之外,東北軍還擁有一支300多架飛機的空軍部隊。有一支海軍艦隊,瀋陽兵工廠是當時全國最大的兵工廠,步槍、機槍、迫擊炮、重炮全部都能製造,製造工藝趕超世界一流水平。
在哈爾濱、長春、大連、撫順等地,機械裝備製造業和民用化工業、食品加工業等現代工業企業也迅速得到發展,並均已走在了當時中國和亞洲的前列。
這一切,在九·一八那天之後,都淪喪敵手。
九·一八事變的經濟賬
日軍突然發動進攻,東北軍方面毫無準備,且軍政大員要麼在北平,要麼在老家處理私事,總之高層很少有在崗位上的,日本人一打進來全部都抓了瞎。當時的遼寧省長臧式毅都被日軍打到了家門口還傻乎乎的問:這日本人的演習該結束了吧?東北方面的手忙腳亂可見一斑。
「九·一八」事變後,愛國報人陳覺先生依據東北軍總部資料編輯而成了《「九·一八」國難痛史資料》一書。這本書對九一八事變時東北官方的財產做出了粗略估算,總計損失約為50億美元左右。
最為沉痛的就是,瀋陽兵工廠一朝為日軍竊取,瀋陽兵工廠里的成品就有各種大炮668門,機關槍2724挺,步槍10萬餘支,各種彈藥無數,及大批其它機器設備,摺合美金10億元,這些裝備可以直接武裝20個陸軍師,並且是裝備水平可與日軍比肩的一流部隊。
東北空軍在倉促之下也被日軍俘虜300多架飛機,東北軍的飛行員們只得四散奔逃,紛紛南下加入中央系空軍,東北苦心經營的空軍部隊就此全成為飛灰。東三省的官銀號損失超過1億美元,邊業銀行損失4000萬美元,遼寧電話局損失電話線路8600英里,電話機1100台,摺合美金1600餘萬美元,東北大學損失約300萬美元。
這些悲慘損失是陳覺先生遍查資料以及採訪東北軍軍政要人彙編而成,只是包括遼寧省大部分地區的損失,並不包含東北黑龍江、吉林兩省的損失。
張家帥府
至於東北全境內的鐵路、工礦企業及大中小學校等方面的損失更加無法計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張學良在東北失陷時人在北平,所以大帥府的金銀細軟自然是被日本人直接抄了。張家父子雄踞東北,早在民國時代就是富可敵國的人物,張學良晚年回憶說:
"你要知道我在東北的家產有多大,我沒講過。我在那個時候的錢,雖然不能說稱億吧,反正我有五六千萬家產。"(《張學良口述歷史》)
日軍佔領瀋陽後,從張學良官邸搜出的黃金8萬條運往東京,每條重2斤,記256萬兩,價值華幣達2.6億元。當時國民政府一年的歲入也不多是7億多,大帥府的黃金就有1/3多。
日軍將在東北掠奪的物資運往日本
而這還僅僅只是開始。
東北的亡國之痛
在九·一八事變之後,流亡關內的東北人民最常唱起的一首歌就是: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裡有森林煤礦
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裡有我的同胞
還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 九一八
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九一八 九一八
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脫離了我的家鄉
拋棄了那無盡的寶藏
這首歌聽來甚是悲涼,但卻直接道出了日本人對東北犯下的滔天罪行。
日本在完全佔領東北之後,開始對東北進行大規模的掠奪,除了假漢奸之手,日本人更是親自動手。在文化上,日本對東北實行奴化教育,到了大學階段之後所有的課程均用日語教授,孩童們學習滿語和日語兩種語言,再不學習漢語。
徐童導演拍攝的《老唐頭》片子中,老唐頭還曾經回憶:鬼子在的時候,上課還得先對日本天皇、國旗行李,老師教的都是日本書、學日本話,不準在日本老師面前說中國話。
對一個民族的奴役最包藏禍心的辦法就是毀滅其文化、杜絕其語言,日本人正是這麼做的,在14年里,日本還集中燒毀了多部中國傳統典籍,在教育界屠殺愛國教師,試圖把東北的下一代教育成滿洲帝國臣民。
日本侵略者的奴化教育
日本侵佔東北的一大目的就是為了以戰養戰,東北地區優厚的各類資源對於窮瘋了的日本來說簡直是發現了巨大寶藏。
日本在佔領東北期間,強制農民繳納軍糧,年均提供軍糧數量1000萬噸以上,除此還需負擔日本、朝鮮移民的大量口糧,因而使東北農民自己每年所留口糧甚少,無法滿足正常食用。
除了直接搶糧食,日本人為了永久佔據東北先後5次對東北進行了大規模移民,這些移民到達東北之後直接成為「一等公民」,欺壓東北百姓不說,還搶佔大量的優質耕地。據統計,1931—1945年,日本總共向東北地區遷移日本人18萬戶,55萬人左右,強佔東北優質耕地152.1萬公頃,幾乎佔東北全部耕地面積的10%。
日軍掠奪東北軍的裝備
據史料記載,1932—1944年的12年中,日本侵略者共計掠奪:
煤炭2.23億噸
鋼材580萬噸
生鐵1100萬噸
開採石油每年產20萬餘噸
黃金開採量從1110公斤增加到3570公斤
木材1.4億立方米,糧食1.2億噸……
這些被掠走的資源最終都成為日本侵略者繼續屠殺中國人,乃至於把戰爭擴大到整個太平洋的物質基礎。
瀋陽兵工廠掠奪的武器成為日軍蹂躪我同胞的兇器。
日本侵略者帶來的日本移民不光在戰爭時欺壓中國民眾,在戰爭之後也成為東北地區的遺留問題之一,直到80年代還陸續有日本移民的遺孤。
在經歷了14年的日本侵略者的屈辱統治之後,東北等來的不是祖國解放的軍隊,而是蘇聯軍隊的鐵蹄。
根據雅爾塔協定的內容,蘇聯紅軍出兵中國東北,在消滅日本關東軍之後,蘇聯人對東北進行了大規模的經濟掠奪。蘇聯人的軍紀差是聞名歐洲的,在東北又肆虐了一圈。東北同胞送走豺狼,又來猛虎。
這一切,屈辱的一切都來自於1931年9月18日晚上,瀋陽城的槍聲。
※塵封77年的愛情:君為國,我為君
※他燃燒自己,照亮了昏暗千年的國家寶藏
TAG:民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