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為什麼叫颱風?古代如何抵禦?為何日本卻能靠颱風保命?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風起長林
近日的颱風「山竹」可以說佔據了各大新聞的頭版頭條,其中不乏一些頗具娛樂性的報道:例如「山竹」吹倒了深圳的「海枯石爛」石;林峯、阿Sa和熊黛林這些明星家的窗戶上紛紛貼上了米字形封條來防禦颱風;甚至廣東的汕尾一場颱風過後竟然吹出了若干民國時的錢幣……
當然,最大的篇幅還是要集中在「山竹」所造成的各種經濟損失和對災區的救助上面。我國此次對颱風的應對也贏得了各國交口稱讚。颱風古已有之,那麼千百年前的先人們對於這種破壞力巨大的天災又是如何防治的呢?
關於「颱風」這一詞的來源有兩類說法,一類是轉音說,也就是有廣東話、閩南話中的「大風」「風台」甚至是荷蘭人佔領台灣期間的根據希臘史詩中的人物Typhoon轉變而來。
另一類則是簡單的源地說,由於很多颱風都是穿過台灣海峽進入大陸,故此得名。無論如何,中國古代的颱風相關記載主要集中在廣東、福建沿海,相關的防治行動自然也以此為中心展開。
對於某些國家來說,颱風帶來的也並非全是災難,當初忽必烈兩征日本,便都是遭遇颱風慘敗而歸。
據記載,1281年8月中旬,十四萬元軍乘坐戰船浩浩蕩蕩兩路進攻,已經抵達了九州港口,卻正好遭遇仲夏颱風。高麗水手事先有所覺察,試圖將船開往公海避險,但一切都太晚了。
在迅雷不及掩耳的狂風面前,這些傲立北方草原的戰士毫無抵抗力,他們要麼葬身大海,要麼困在島上被日本軍屠殺或俘虜,最終僅有三萬餘人生還。
直到上個世紀,人們在當年戰場附近的海域還能夠打撈到元世祖艦隊的遺物。而日本作為兩次颱風的最大受益者,在那個天皇神化的時代,「神風」的傳說則成為了凝聚島國民眾信心的救命稻草。
但對於大多數國家而言,颱風帶來更多的是財物乃至生命的喪失,自唐朝至今的一千多年間,史籍文獻中常常可以看到有關颱風肆虐的記載。
例如,元朝大德五年七月初一,「大風,屋瓦皆飛,海大溢,潮高四五丈,殺人畜,壞廬舍,漂沒人口一萬七千餘」。
永樂九年九月的雷州府「颶風暴雨,淹遂溪、海康……溺死千六百餘人」,吳川地區於明萬曆二十四年「丁巳秋七月十四日颶風大作,傾屋拔木,有舟飛屋」。
歷朝歷代,颱風之災均屢屢見於史書,由於常常伴隨著山洪和泥石流,可謂毀天滅地,危害不可估量。
華夏的先人們是否有能力預測颱風,從而防患於未然呢?
由於沒有氣象衛星等高科技裝備,彼時人們只能基於動物棲伏或雲色變化這些自然現象,根據經驗加以預測。在東南沿海的民間有「六月一雷止三台,七月一雷九台來」的說法,認為六月只要打雷,那就肯定沒颱風;而七月一旦打雷,颱風便會接踵而至。
晚清時期的施鴻保常年來往於江西、福建,根據當地的山川、氣候和民俗著有《閩雜記》,在書中他介紹道:「每當颱風來臨前夕,必定會有魚形雲在空中漂浮。若雲色為白,則預兆颱風來勢緩和;若雲色呈黑,那麼颱風勢必兇猛。」
而有關颱風的移動規律,嘉慶《雷州府志》記載,如果自東北方起風,那麼一定先向北後向西移動;如果自西北方起風,那麼一定先向北後向東移動,總之會終止於南方。倘若不是終止於南方,那麼颱風還會再來第二次。
話說就算到了今天,依靠衛星獲取的天氣預報也常有不準確的時候,古人這種「看雲識天氣」的實際效果就更可想而知了。這些依靠經驗的預測主要是讓官民有提防之心,關鍵還是要看颱風洶洶殺來的時候如何應對。
早在舊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在建築選址方面有了一些防風上的經驗。根據考古研究,我國迄今所發現得舊石器時代人類所居住天然洞窟都有一個共同的規律:洞口極少朝北,這便是為了避開冬季的寒風。
到了此後千百年間,風水學不斷發展,「藏風聚氣」成為建築選址的一項重要原則,即北有高山(玄武),西、南有小山(白虎、朱雀),東方有河流或大道環繞而過(青龍)。
如此一來,冬天可以阻滯北來的冷風,夏季可以導入東南風。
對於沿海地區而言,如此的選址恰能夠衰減旋轉而來的颱風。此外,由於東南地區多為丘陵地形,因此村落上常選擇南向坡地,前低後高布置房屋,四周樹木環繞,既能防風排澇,又能通風納陽,可以說是非常科學的了。
房子位置選得好與不好,應對小型的暴雨大風或許更加有效,像颱風這樣的大招兒,可以讓十里八村瞬間化作烏有,恐怕任你南北西東,高低遠近都無法倖免。
所謂人定勝天,這個時候還是要看防禦工作做得如何。具體來說,應對颱風的主要方法包括修築海堤和植樹造林兩種。在修堤方面,幾千年來與我們母親河的數次交鋒,已經讓華夏兒女有了豐富經驗。
早在南宋年間,為了保護和及時修理受損的堤壩,就實行了岸長責任制,所謂岸長自然是專門負責管理海堤的人員。
到了明清時期,海堤根據千字文、二十八星宿和天干地支等號進行分段管理,機制日趨完善。而在種植防風林方面,雷州百姓可謂典範。
據《海康縣誌·輿圖志》記載,雷州城東是一篇曠野,知府伍士望將舊土籠加築高大,上面種上榕樹,數年便成了一片蓊蓊鬱郁的樹林。所謂土籠,實際上是在竹籠李裝上土石製成的防禦性堤岸。種植榕樹不僅可以加固堤岸,更重要的在於能夠大大降低颱風侵襲時的風速。
此外還值得一提的是,古人們在應對颱風時還經常大力執行一項其實沒有什麼卵用的措施——祈福禳災。據明清史料記載,雷州府和高州府所轄各縣都設有風雲雷雨山川壇,用於專門祭祀風雨雷神。
除此之外,沿海各地最常見的便是媽祖廟、天妃廟和天后廟等廟宇,其實供奉的都是媽祖林默娘。據說林默娘是宋代閩越莆田望族後裔,通曉天文氣象,熟悉水性,
湄洲島與大陸之間的海峽遍布礁石,在此遇難的漁舟商船不計其數,他們常常得到林默娘的救助。這位海上女俠的故事越傳越神,甚至能「乘席出海」「預知休咎」,在她於一次海上救援中不幸身故後,林默娘的形象也被不斷神化。
祈禱雖然是一種消極迷信的做法,但對於當時的廣大百姓而言,媽祖神實在是他們面對災難的重要精神寄託,是他們有勇氣抗爭的力量之源。
面對大自然,人類是渺小的。雖然我們總說保護環境愛護地球,但實際上是要保護我們自身不被惡劣的環境所毀滅。地球是不滅的,但生命是脆弱的,縱使力大無窮或者家財萬貫,也不能以一己之力抵擋洪水滔滔,烈火熊熊。
天災雖然會讓我們失去家人,遠走他鄉,卻不能磨滅我們的生存意志。在苦難中薪火相傳的華夏兒女,將祖先留下的與自然抗爭的寶貴經驗繼承並不斷發揚,而這正是文明最閃光的地方。
參考資料:吳志鋒《明清時期雷州半島颱風災害及其防治機制研究》,賈燦燦《清代潮州颱風的時空分布及社會應對》,施鴻保《閩雜記》
TAG:歷史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