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恐怖的太空!宇航員可能遭受永久不可逆轉的損傷

恐怖的太空!宇航員可能遭受永久不可逆轉的損傷

要說去哪裡旅遊,最牛的回答肯定是去太空,幾天前,美國的SpaceX公司宣布了首位繞月旅行乘客的身份,來自日本的億萬富豪有幸成為第一個私人乘客。

當人們還在羨慕時,殊不知太空的環境是多麼的險惡,就算是身體素質超一流的宇航員都有可能留下終身病患。美國阿波羅號宇航員已故的8位中,有4位是死於心血管疾病,科學家分析認為這一原因都要歸結於宇宙射線。

脫離了地球軌道,沒有地球磁場保護進入深空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太空中到處都充滿著宇宙射線,這些宇宙射線來自太陽耀斑所產生的高能帶電粒子,或是來源於宇宙中其他天體未知的物理機制,即便你穿上足夠高科技的宇航服也只能屏蔽40%的輻射。高劑量的輻射能夠穿透組織和骨髓幹細胞引起基因突變,還會使淋巴細胞的染色體畸變,降低免疫功能和誘發癌症。

當這些高能粒子穿過身體時還會奪走構成細胞原子中的電子,導致血管內壁中堆積過多的血小板,動脈壁會變厚引起心血管疾病。科學家利用小白鼠試驗,在接受了幾個月相同劑量的輻射後,小白鼠也患上了動脈硬化疾病。就算不在深空,在地球磁場的保護下,近地球軌道上探索的宇航員受到的輻射劑量也是地球上的10倍。

宇航員每天都需要鍛煉身體來抵消太空的負面影響,但科學家發現失重的環境會對宇航員的視力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如果是一名普通人進入太空待一段時間,甚至有可能失明。

美國宇航局2005年在宇航員約翰.菲力普斯身上發現,他在太空待了6個月,視力從1.0退化到了0.2,經檢查,眼球被壓扁無法正常恢復,同時視覺神經發炎。許多宇航員剛回到地球後都表示出現了視力模糊的癥狀。因為人體大多數都是由水分和組織液組成的,人類適應了地球上的重力,體液都是下多上少,而在失重環境下,體液會重新分配變得更均勻,上身的體液會增多,下身的體液會減少,這就導致了大腦的脊髓液增多,顱內高壓會壓迫了眼球,使視力受損。

所以人類只能待在近地軌道微重力的太空,脫離地球軌道待上一段時間等於是慢性自殺。有科學家估計,在失重環境待6個月時間,等於是往頭部注入了1升以上的組織液。我們可以發現那些上了太空的宇航員在電視中實時直播會有發福的跡象,臉變胖了,其實並不是伙食太好而是體液都湧入到頭部,造成的面部浮腫。

研究表明,在失重環境下宇航員的心臟會變小10%,更趨於球形,心臟打出的血量更少,血壓會降低,人體的肌肉力量也會衰減,並且失重環境本身就會失去重力對肌肉的刺激,肌肉會進一步萎縮,如果沒有堅持鍛煉,宇航員在短短10天內肌肉會萎縮20%。同時缺少機械應力刺激,在微重力環境下骨細胞代謝變快,骨質流失速度變快,還會引起骨質疏鬆,3個月的太空旅行回到地球後需要2年的時間恢復到正常的骨密度。骨質流失還會導致血液中鈣離子濃度增加,宇航員患上腎結石的風險變大。因此,宇航員每天都需要花2個小時在太空進行鍛煉,用一根繩子綁著自己,然後在跑步機上奔跑。

太空旅行僅限於身體素質超群的宇航員,並且還伴隨著巨大風險,一般人是無法承受各種變化的,除非未來人類進化成更高級的人類,要不然是無法遷移離開地球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羅萬象 的精彩文章:

科普:為什麼很多人討厭聽到自己的聲音?
十幾年過去了,為什麼人類的電池技術一直沒有突破?

TAG:科羅萬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