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最新研究發現棲息在熱帶珊瑚礁區的小型魚類「裂唇魚」竟然也能從鏡中認出自己

最新研究發現棲息在熱帶珊瑚礁區的小型魚類「裂唇魚」竟然也能從鏡中認出自己

最新研究發現棲息在熱帶珊瑚礁區的小型魚類「裂唇魚」竟然也能從鏡中認出自己

裂唇魚(Labroides dimidiatus)可能具有從鏡中認出自己的能力,引起許多關於動物智力與自我覺察的問題。照片中的這隻裂唇魚正在清理一隻河豚的鰓。 PHOTOGRAPH BY CHRIS NEWBERT, MINDEN PICTURES/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最新研究發現棲息在熱帶珊瑚礁區的小型魚類「裂唇魚」竟然也能從鏡中認出自己

我們已知道裂唇魚以它們的體型來說非常聰明,能與其他魚(例如照片右側這隻黃尾阿南魚)建立共生關係,但直到現在,還沒有人認真探討它們或許具有自我覺察。 PHOTOGRAPH BY PAUL SUTHERLAND, 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相關視頻:研究人員在亞馬遜雨林里裝設一面鏡子,各種各樣的動物來到鏡子前研究自己的鏡像。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美國國家地理(撰文:Jake Buehler 編譯:塗瑋瑛):這種小魚能從鏡中認出自己,代表它有「自我」的觀念嗎?裂唇魚躋身人類、黑猩猩、海豚與其他某些動物之列,通過了一項由來已久的智力測驗。

如果你在照鏡子時發現有髒東西,你會把它擦掉──這幾乎是下意識的舉動。這種行為看似簡單,但只有某些特別聰明的物種跟人類一樣具有這項能力,例如紅毛猩猩及海豚。即使是人類,也要到幼兒時期才能從鏡中認出自己。

但如今最新研究顯示,一種棲息在熱帶珊瑚礁區的小型魚類「裂唇魚」,竟然也能從鏡中認出自己,這是第一種被發現具有該能力的魚。

科學家長期以來都使用鏡子測試來評估動物是否具有視覺性自我認知──以及潛在的自我覺察。自我覺察包括擁有掌握自我心理狀態的知識,例如理解思想、情緒等,同時了解自己的外表;自我認知則僅限於了解自己的外表。我們還不清楚多大程度的自我認知等同自我覺察。

研究人員藉由在受試動物身上放置一個圓點或標記,然後將動物擺在鏡子前面,來觀察動物是否會研究身上的標記或與標記互動。如果受試動物通過這項測試,就顯示它了解有標記的鏡像代表自己有標記的身體,而不是同物種的其他成員。

只有被認為是地球上最聰明的非人類物種通過了鏡子測試:類人猿種、海豚、大象及喜鵲。原本的觀念認為,只有高智力、溫血的哺乳類與鳥類才是擁有自我覺察的菁英動物,但近期在BioRxiv.org發表的新研究挑戰了這項觀念。

該研究為初步研究,而且還不是經過同儕評審的出版品,但如果該研究的結果屬實,則顯示在動物界里,更高等的「自我」感可能遠比科學家以為的更廣泛。

研究人員在亞馬遜雨林里裝設一面鏡子,各種各樣的動物來到鏡子前研究自己的鏡像。

研究團隊由日本大阪市立大學的生物學家幸田正典(Masanori Kohda)領導,他們原本對另一種魚「慈鯛」進行鏡子測試,慈鯛被認為擁有某些和其他通過鏡子測試的動物一樣的高智力基礎。

幸田說:「有些社交性慈鯛非常聰明,它們能辨別出個別的熟悉成員,就跟能真正辨識出個體的靈長類一樣。」

但慈鯛卻無法從鏡中認出自己。

該團隊接著對另一種魚「裂唇魚」(Labroides dimidiatus)進行實驗。這種魚大約只有一根人類手指長,棲息在印度洋-太平洋海域溫暖的淺礁區。它們的別名為「魚醫生」,因為它們在珊瑚礁里有獨特作用:在其他通常是體型更大的魚身上啃食死皮、黏液及寄生蟲。

裂唇魚已經在它的魚類同伴中擁有能夠精密思考的名聲,它們能以各種方式操縱「客戶」,以便提高自己攝取的營養,同時也讓其他魚保持快樂。裂唇魚似乎能記住數百隻不同動物以及它們彼此間的關係。這些小動物甚至能藉由它們的清潔服務,清除有害、造成干擾的寄生蟲,間接提升其他魚的腦力。

第一眼接觸

這些聰明的魚會怎麼應對鏡子測試呢?

為了找到答案,幸田與他的團隊將10隻從野外捕捉的裂唇魚放進各別的魚缸里,魚缸裝有一面鏡子。好幾隻魚起初對自己的鏡像有很激烈的反應,它們會進行「嘴斗」(mouth fighting),顯然是將鏡像視為另一隻在魚缸里的裂唇魚。

但最後,這種行為轉變成更有趣的舉動。這些魚開始有古怪的行為,它們會顛倒著身體接近鏡像,或者迅速沖向鏡子,在碰到鏡子前才停下來。研究人員說,在這個階段,裂唇魚正在進行「應變測試」──直接與自己的鏡像互動,而且或許才開始理解它們正盯著自己,而非另一隻裂唇魚。

一旦這些魚熟悉了鏡子,研究人員會將一種無害的褐色膠體注射到其中八隻魚的皮下。這裡的重點是,有些注射區域位於裂唇魚需要藉助鏡子才能看到的部位,例如喉部。當魚兒看見它們的鏡像以及皮膚上的污點時,似乎會試圖在周圍的表面上把污點刮掉,或許它們是將污點當一隻寄生蟲。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在鏡子存在以及標記有染色時,裂唇魚才會摩擦喉部。注射透明標記的魚不會摩擦身體,而且沒有鏡子存在時,有染色標記的魚也不會摩擦身體。只有魚能從鏡中看到標記時,才會試圖磨掉標記,暗示它們能認出鏡子反射的是自己的身體。

幸田看到這種行為時,簡直驚呆了。

「我第一次在影片中觀察到魚摩擦有標記的喉部時,實在太驚訝了,還從椅子上跌下來。」他說。

裂唇魚也會在摩擦前後於鏡前展示喉部的標記,好像它們借著扭動身體來更清楚的觀察標記,並檢查是否成功清除那隻「寄生蟲」。

暫時通過

瑞士納沙泰爾大學的生物學家雷多安.布沙里(Redouan Bshary)研究裂唇魚的行為與認知,他很欣賞該研究結果,並堅持裂唇魚在鏡前做的動作非常獨特。

布沙里說:「我從未見過一隻裂唇魚倒著游泳,也從未見過一隻裂唇魚摩擦喉部。」他並未參與該研究。 「這些是新的行為,顯然與鏡子有密切關聯。」

布沙里也讚美研究人員花費如此長的時間來追蹤裂唇魚,並點出說他曾看過裂唇魚在首次見到鏡像時與鏡子「嘴斗」,但如果在該階段結束觀察,就無法看到後續現象。

但戈登.加魯普(Gordon Gallup)並沒有被說服。他是奧巴尼紐約州立大學的演化心理學家,也是鏡子測試的發明人。加魯普認為,裂唇魚天生就會全神貫注的注意其他魚身上的外寄生蟲──這是它清潔其他魚的生活方式所帶來的結果──而這或許能解釋部分該研究所發現的行為。

加魯普說:「當它們發現一隻只能在鏡中看到的魚,而且這隻魚身上有類似於外寄生蟲的染色標記時,理所當然會花更長時間盯著標記看。」加魯普補充說,魚在鏡前擺出奇怪姿勢,可能是它們學會如何操縱鏡中的另一條魚,才能更仔細觀察標記。

「摩擦標記所在的喉部,可能只是代表它們試圖引起鏡中另一條魚的注意,讓對方知道喉部上有一隻明顯的外寄生蟲。」加魯普表示。

幸田反駁這套不同的解釋。他表示,這套解釋沒有說明裂唇魚為何會在摩擦喉部後檢查自己的鏡像。

「只有裂唇魚能認出鏡像是自己身體的這個假設,才能解釋我們觀察到的所有結果。」

真的是自我感,還是更簡單的原因?

如果裂唇魚真的通過鏡子測試,這代表它們有自我覺察能力嗎?恩,這是有可能的。不過,這可能也代表測試本身沒有顯示出我們以為它能顯示出的結果。

對於麥克.普拉特(Michael Platt)而言,該研究「既迷人又做得很好」。他是賓州大學的認知神經學家,並未參與該研究。

普拉特說,該研究顯示了具有「自我」感的動物遠比我們以為的更多,或是鏡子測試與辨認「自我」幾乎無關。而是學習使用鏡子,可能只是幫助動物了解自己身體界線的一種方法。

「我們不可能知道這兩種結論哪個正確,因為非人類動物無法提供自我報告,或跟我們討論它們的經驗。」普拉特說。

如果鏡子測試真的顯示出這種抽象的自我覺察感呢?這代表魚──以及鮮少被認為具有內在生活的許多其他動物──可能出乎意料地擁有與我們近似的心靈。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蘋果將推出雙卡雙待新iPhone,僅為中國特供
脂肪堆積位置、體脂比……健身真是男女有別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