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釋來浩:我在棒喝威加之下成長

釋來浩:我在棒喝威加之下成長

筆者不慧,福智淺薄,童年聞道,遇師之際,已值師之晚年。憶2001年秋,我從湖南到廣東雲門寺讀佛學院,隨侍師公佛源老和尚時,還只是一個不懂事的小和尚。幸得源公對我時時重槌擊撞、激勵打磨,才讓我得以在棒喝威加之下逐漸成長,其辛酸歷程實在一言難盡,不過,現在回想起來受用還是蠻多的。

2008年佛歡喜日,源公代法徒明通禪人將雲門十五代法券傳予我時,我感到十分的幸福,同時,又覺得有一種責任和使命感在內。源公說:「既為雲門法嗣,就要有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責任。」

然而源公雲,禪門心法「是無言無傳,只能默契,並須在實修實證中才能承擔的,所謂言下知歸,方有少許相應」。我對祖師的禪鋒機語,也只是像個不知有底的人一樣囫圇吞棗,讓智者笑耳!

雲門祖師一日云:「古來老宿皆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談,隨語識人。若是出草之談,即不與么。若與么,便有重話會語。不見仰山和尚問僧:『近離甚處?』僧云:『廬山。』仰山云:『曾游五老峰么?』僧云:『不曾游。』仰山云:『闍黎不曾游山。』」師云:「此語皆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談。」

是故,古人也擔心後人「臨到家門而不入」,就慈悲留下些足跡供人追索摸尋。

因而在源公圓寂後,常思其祖德,佛恩浩蕩。就將平日在源公身邊親近聽聞來的機鋒禪語、故事碎片,略加整理成文,聊表思恩之情,報祖之意。

源公平日示人,均以「本分事」相見,在你高興時,令生煩惱;在煩惱里,教其安樂。有時,在鑊湯爐炭里與你解黏去縛,抽釘拔楔;有時,在百尺竿頭讓你脫去籠頭,卸卻角馱;有時,開一線方便,有說有笑,親和幽默;有時,無半絲人情,如壁立萬仞,難以觸摸。甚至或棒或喝、或含笑、或瞪眼、或轉身離去。讓你如木札羹不可味,如太阿劍不可觸,如水中月不可捉。被後人常尊之謂「雲門水深、門庭高峻」!

源公這些如擊石火,似閃電光的獨特手段,就像雲門三句之「截斷眾流」一般的乾淨利索,不留情見。讓當機者在棒頭裡取證,威喝下承當,以直契心源。並非是駕尊示威、厲聲作色或什麼「脾氣不好」之說。

所以大家在讀源公語錄時,也當以本分相見,把自己當成當機者與源公的心靈對話,如是親臨「靈山一會」方有少許相應。不要專就一問一答、一拈一頌、機鋒峻利、語妙言奇處,以爽心目、資談笑柄,須窮究源公因何如此這般。其中源公所敘的下手工夫,刻苦用心處,望能遵而行之,所謂「何不依他樣子修」也。若但剽竊模擬,直饒日久歲深,口滑舌便,儼然能以假亂真,也只是剪綵之花、畫紙之餅,能成得了什麼大事呢?所以,切莫以知解測度之心讀之,不然只會覺得枯淡無味,毫無益處。參禪悟道本就是在「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處下手。源公的這些語錄正是這樣,讓你像犬咬刺蝟一般,無從下口,不過,這時也正好用力!

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若要受用,那就還得老老實實,將過去所學的一切知解,通通放下,好好在源公這「糊餅」上咬嚼一番,等到你心思路絕、伎倆全無的那一刻,也許就會有好消息了!

本人障深慧淺,作為初學,寫源公的這些語錄,難免意不稱物,文不逮意。在此,衷心地祈願方家批評指正!更願諸方頂門有眼之士,不吝慈悲賜教,以益後學,是吾至禱!

摘自釋明向、釋來浩為佛源老和尚編著的《老和尚的禪機之飲水思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陽讀書 的精彩文章:

樹生長的方向 高亞平
未讀此書,莫談唐詩:施蟄存《唐詩百話》

TAG:首陽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