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瞞過所有人!這款中國戰機美軍最怕,不是殲20
近日,美國《國家利益》網站披露了一則消息:美軍最怕的中國戰機不是殲-20,而是運-20!
乍一看頗讓人意外,畢竟殲-20戰鬥機是中國自主研製的第四代隱形戰鬥機,它的成功打破了美國在四代機技術上的壟斷,也讓美國空軍對中國空軍的代差優勢消失,這樣的戰機居然不能讓美軍畏懼?
不過細想一下便能理解,美軍的確不用怕,因為他們有更多數量的四代機,即便沒了代差優勢,數量上的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
不過運-20這種級別的大型運輸機,美軍手中更多,並且還有更大的C-5「銀河」重型運輸機,為何又會忌憚呢?深思一番便能發現,出現這樣的結果完全是情理之中,因為空軍諸多裝備中真正能夠彰顯大國威懾力的機種只有兩個——戰略轟炸機和戰略運輸機。
中國空軍第三代戰鬥機數量超過了俄羅斯,四代機也走在了俄羅斯前面,但不少國際知名智庫在進行軍力排名的時候,還是將俄羅斯空軍排在中國空軍之前,原因就是俄羅斯空軍擁有中國空軍所沒有的戰略轟炸機和數量更多的戰略運輸機。
戰略轟炸機突顯的是威懾力,戰略運輸機則匹配著該國軍隊的遠程機動能力和戰略投送能力。
這樣的戰略投送第一次顯現出駭人的威力可以追溯到冷戰初期的柏林危機期間。當時,面對蘇聯對西柏林的軍事封鎖和威脅,美英等國直接用空運支撐起了西柏林220萬居民的生存所需。為了滿足220萬居民的基本生活,每天至少需要4500噸物資,而美英空軍在空運高峰期達到了每天12000噸,比封鎖前地面路線的運輸量都要大,並且這樣的空運足足持續了十一個月。
美英軍隊展示出來的強大空運實力,讓已經做好了戰爭準備的蘇聯軍隊變得躊躇不前,放棄了軍事冒險。或許是受了此次事件的刺激,蘇聯空軍也相當重視運輸機群的建設,並在冷戰中通過一次戰略空運行動來向北約展示自己的這個能力,這就是鮮為人知的「非洲之角」空運行動。
1977年11月底開始,蘇聯以「保衛衣索比亞革命」為名,向埃大規模空運援兵和各類戰爭物資,包括安-12、安-22、伊爾-76等型號在內的至少225架運輸機參與了持續四個月的空運行動。蘇聯一共空運過去了600輛各型坦克(包括重達37.5噸的T-62主戰坦克)、300輛裝甲車輛、近400門火炮火箭炮,此外還有百餘架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以散件方式運輸,然後就地組裝),幫助埃軍快速扭轉了戰局。
蘇聯援助的這些裝備大多數是從東歐和中亞的蘇聯本土基地運送過去的,航程達到數千公里,是真正意義上的戰略運輸,意義深遠。
國人最為熟悉的戰略空運當屬海灣戰爭時期的美國空軍了,126架C-5A運輸機和265架C-141B運輸機,將美軍官兵和戰爭物資從美國本土和西歐基地源源不斷地運抵海灣地區,著實讓中國軍迷流盡了口水。而那個時候中國空軍,運-8中型運輸機都沒幾架,重型運輸機更是為零。
深受刺激的中國軍隊開始組建自己的戰略運輸機部隊,美國貨肯定搞不到,唯一的選擇就是伊爾-76大型運輸機,於是中國空軍開始四處搜購,倉庫里落灰的、轉了三四手的、民用航空公司的,只要能買來,中國空軍都是來者不拒。這些伊爾-76運輸機加入中國空軍後就相當忙碌,利比亞撤僑、搜索MH370客機、歷次出境軍演……凸顯出大型運輸機的作用之大。
只是十幾架的數量對於規模龐大的中國空軍來說依舊太少,再去掉改裝成空警-2000和作為試驗機的,可用的伊爾-76就更少了,想買更多,卻是有錢無貨。為了不再受制於人,中國政府決定發展自己的大飛機。經過數年努力,性能上超過伊爾-76、接近C-17A的運-20終於在2016年6月正式列裝部隊,成為「20」系列中服役的第一款機型。
運-20運輸機機隊的規模在慢慢擴充著,而它的國產「心臟」——渦扇-20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也進展順利,可以預見一旦渦扇-20定型投產,運-20的產量將迎來春天。考慮到中國空軍需要大型預警機,需要伊爾-78一類的大型空中加油機,第15空降軍需要也需要更多的運輸機,運-20大型運輸機的產量將相當可觀。
試驗中渦扇-20發動機
一旦中國空軍擁有了三位數的大型運輸機和數十架大型空中加油機,中國空軍的遠程機動能力和戰略投送能力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成為真正的攻防兼備的戰略空軍。這,才是美軍所顧忌的!
※055大驅命名「拉薩艦」只是個烏龍?真相其實是這樣
※一美國人為中國征戰卻慘遭污衊,無奈自殺,臨終要求身蓋中國國旗
TAG:鐵血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