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約不到 P 的社交網路,是沒有靈魂的

約不到 P 的社交網路,是沒有靈魂的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ID:woshipm)

,作者:綿竹縣吳彥祖。




一首來自某著名陌生社交網路UGC模塊的打油詩,摘抄調整,供諸君一樂:





會所博彩小廣告,禮物紅包關注聊。




蹭吃蹭喝不給泡,曬腿曬胸拒打擾。




公主女王矯情婊,求友求婚吊土豪。




網路社交發展至今,早已經不再是當初羞於啟齒的話題了。而從早幾年起,「約」文化誕生之時,「回歸線下」的呼聲就振聾發聵至今。各互聯網公司也在努力引導用戶,與陌生人去嘗試去做除了約P的其他事情。




但是再次審視社交網路,線下社交仍然浮於表面難入人心,而線上更多元的社交方式卻是百花齊放多彩繽紛。




沒人可以聊、沒法好好聊、沒能繼續聊的社交沉珂依在,現在的社交網路花樣繁多的方式與場景,反而讓社交變得更加的複雜、浮躁、不安。




一、陌生社交現況




在UGC、LBS、實時匹配、顏值匹配等各類社交工具早已平淡無奇的當下,一句「約么」絕對喚不起任何人的悸動,而陌生社交在人物、利益關係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1. 男女從來不平等




眾所周知,任何社交網路,往往難以避免僧

(láng)

多粥

(ròu)

少的局面。



物以稀為貴,有妹紙的地方就有陌生人社交,只要妹紙數量多顏值高,不管社交模式如何,給個基本的交流工具,就能交友。




從這麼一個角度來看,女性才是社交的關係的支配角色,而男性在社交中往往都處於弱勢地位。




造成不均等的原因,不僅僅是女性大多感性,在社交網路中可以毫無顧忌地抱怨、唏噓、感時傷懷,喊出「遠離渣男」「不約不見」的口號,男性一般理性,願意隱忍、不露聲色。




也是因為經過發展,社會對於女性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中下游社會的現實情況就是女尊男卑,而或是矯情、或是偏激、或是無腦跟風地一味鼓吹男女對等,只會使這天平繼續失衡。




2. 男性用戶多風險



大多數人的社交認知依舊還是「男的都是渣,女的都是小白兔。」或是為了通過受過傷害來博取同情,或是為了通過豪言壯語來表露存在,或是為了通過追隨者眾來炫耀於世——即便不對等,女性往往還是習慣通過異性相關的內容來實現社交。




而數量、地位的不對等的天然劣勢,使男性在社交中往往會承擔更大的成本和風險。




眾所周知,流水的App,鐵打的「荷爾蒙」,性慾是男性社交的主旋律,也是所有社交的主要推動力。




一百次的男女社交,一百次鐵定都是男性發起,也差不多有一百次是出於性慾的最終目的。




不管最終是成為陌生人、好友、P友或者伴侶,最初的出發點都是一樣的——都是這略顯「咸濕」的純粹。



反觀網路中的「女性」角色,目的已經變得不那麼單一了:




首先是正火的網紅主播,漲粉、刷禮、紅包是這類女性的主要目的,比較容易互動,但也只能停留在送出禮物的隻言片語。




其次是廣告,即使微商早就興起,但那也只是廣告營銷,現在社交廣告已經無處不在,花樣更多數不勝數。




再次是欺詐和托,吃喝玩樂的都是小意思,各種博彩遊戲,高利貸款層出不窮。




最後就是會所等有償服務,也是現代年輕人最不屑的地方了。這類女性用戶雖然表現不一,但是最終目的還是金錢。



隔空的錢色交易模式,讓現在的社交網路成為藏污納垢的重災區。




與其說網路上的人更現實了,倒不如說現在走偏門的人太多了。




精蟲上腦的男性大都麻痹大意,人性的弱點一旦被利用,一針就是滿地血。




正如我的一位老友,也是社交網路約P文化的「先賢」所說:





當代陌生社交的本質,就是形形色色的戲子,打著深入了解的幌子,騙著愣頭愣腦的傻子,數著大把大把的票子。



3. 純粹社交在消亡




「親親,加關注再聊哦。」「寶貝,我的直播間xxx,有空來玩哦。」「我喜歡男孩子陪我玩xx彩票。」「需要人陪,懂的加微信xxxx。」




現在的社交網路,是無間道、名利場,也是浮世繪、羅生門。




人們不再只是需要甄別照片與本人可能存在的差異,還要穩住陣腳識破套路。



類似於劣幣驅逐良幣,劣質的網路社交,也逼迫正常、積極、陽光的社交需求逐步消失。縱觀陌陌、探探、積目等形形色色的互聯網產品,烏煙瘴氣的大環境下,基本上很難找到那一股清流了。




半年多以前,我曾經跟老友一起玩過一段時間的某產品,簡單統計了互滑「小姐姐」的互動核心,結果是:







  • 50%左右提供有償服務,近百個賬戶,都是讓加那麼幾個微信號,明顯看得出來是有規模團伙;





  • 35%不到推銷博彩遊戲,大多打著個體自營的旗號,會短期培養感情,搞曖昧,然後適時推銷;





  • 除去其他形形色色的偏門,僅有不到5%是能夠正常交流的,再除去覺著不好看的……你懂的。




已經通過雙方確認的顏值匹配,能夠剩下來交流的都這麼少;那更為公開的社交網路,其匹配度更是低得深不見底:







  • 隨機打開某產品,前二十條UGC中,有2條廣告,5條「找對象」,2條名牌購物袋,3條賣萌短視頻,3條常規的美顏照+無意義的文字;





  • 隨機打開某產品,前二十個附近的人,有2個廣告,4個夜店清涼風求搭訕,8個主播,剩下的比較正常,60%左右都是註冊不到一個月。




同樣是「開不了口」,今兮往兮,相較於從前面對陌生人的羞澀與矜持,現在卻是完全不同的境界。




老友畢竟是高人,早就淡出社交網路的他,如今已經在遊戲領域找到第二「春」。




在他眼裡,實際上社交網路的獵殺成功率很低,高的都是LOL、農藥這類大眾遊戲——雖然聽起來很粗鄙,但是還是要在這裡呼應一下主題:

「約不到P的社交網路,是沒有靈魂的。」




床是不是最終戰場不重要,但是如果連一丁點關乎男男女女的潛在可能都沒有,那還算什麼社交?




三、陌生社交破局




社交的本質是關係,社交的過程是雙方關係的建立、維護與發展。




關係建立,是各社交網路做的最多的,從漂流瓶、搖一搖、附近的人、左右滑動,到後來的隨機視頻匹配、在線有償陪聊等等,都是在做這麼一件事。




人都是矯情的,很刻意的邂逅、搭訕,會讓兩個人的關係變得略顯尷尬,總有輿論與傳統道德的無形壓力逼迫關係不能好好發展。




除了各種創意無限的匹配玩法,大多社交網路一直在做的,也是希望社交關係的建立更加的舒適、無縫,不至於那麼「難於啟齒」。




關係維護,是各社交網路最難突破的地方,因為即便能夠將合適的兩個人連接起來好好發展,而關係在系統的最終記錄,也只是一句「我們加微信吧」。




有始無終,好的壞的,只要是有可能發展的關係,都似乎註定要被鵝廠截流,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是馬太效應下的無可奈何。




1. 回歸純粹,量不等於質




探探應該算是為數不多的,能夠保持社交模式始終如一產品了。即便匹配率不算高,即便後面的付費服務很惹人厭,即便能聊的人都加了微信,還是很享受每次打開應用,右上角小燈閃爍的時候,心跳加速的感覺。




這也是為什麼即便現在用得少了,但依然願意留著這幾十兆的空間。而大多數軟體,永遠都站在數量的高點,瀑布般向用戶傾斜可能存在的「目標」,千奇百怪,眼花繚亂。




撩與被撩,發生在時時刻刻,但是來來往往的人我一個都不曾記得,我也不需要記得,因為我知道,這裡從來不缺下一個。




人一輩子哪裡需要那麼大的圈子,志同道合的做朋友,情投意合的娶回家。除了顏值與標籤,還有更加深層和本質的屬性,需要社交平台去發掘和引導。




而除了虛假與套路,還有真正需要交友的大多數,等待社交平台的保護與滿足。




我能夠感受得到,那些整日泡在直播間、聊天室的人,即便是徹夜的喧囂與歡騰,鎖屏閉眼後,漆黑的房間依舊是那麼空蕩與冰冷。




2. 相互對等,發展的前提




互聯網產品,常常做著做著,就做成了四不像。用陌陌快7年了,也就是前幾年用的多一點,如果不是因為最近寫東西,應該也就不會下載。




陌陌已經不是最開始所謂的約P神器,現在的陌陌,只是一個巨大的秀場,就像微博一樣,我只能去看到,卻不能被聽到。




女性習慣了眾星捧月般地被優待,男性習慣了趨之若鶩般地去擁簇。整個圈子,在夾雜著人民幣腐爛味道的你追我趕中,詭異、荒誕。




社交的前提條件在於對等,即便家庭、學識、職業、素養各有千秋,但是在手機前,兩個人的位置必須是對等的,兩個人的來往也必須是相互的。「上流社會從來不需要網路社交,他們有自己的社交圈。」聽起來很裝,但是也是很有道理的。




能夠在一個社交網路存在,相互的階層應該並不存在大的差異。




除了用戶本身的不確定因素,

社交網路需要做的,也是在用戶社交過程中,盡量平衡雙方的地位。




一味的迎合與壓制,只會讓社交變得尷尬而難堪。




3. 精準社交,細分與場景




快手的發展正因為其「土色土香」,庸俗也好、惡趣也罷,總歸是有那麼多的群體喜歡的。




網路直播亦然,一場接地氣的徹夜狂歡,即便屏幕里的主播畫著誇張的妝容、操著蹩腳的口音、說著二手的段子,亦然會有人喜歡,因為那就是他們需要的。




但那畢竟不是所有人需要的,還有更多的人,鮮有關注任何主播,不曾進過任何群聊,很少跟陌生人搭訕。




他們在各類App流竄,窺探著、思索著,攢足了勇氣,卻搖搖頭,來了又走。並不只是因為靦腆羞澀,才會開不了口。




但是但凡開不了口的,都是因為不適合。




與其硬著頭皮去接觸那麼多或對不上眼、或遙不可及、或劣質不堪的陌生異性,倒不如給一個舒適恰當的場合,去勾搭一個合得起拍的人。




我的一個朋友,她與她老公相識,是在點評的霸王餐體驗活動上。同樣是喜歡吃東西,同樣的喜歡「佔便宜」,一次不經意的不期而遇,簡單自然而又順理成章。




精準,在於志趣相投。




一個霸道總裁,去搭訕一個御姐女王,除了尬聊,很難有好的開頭。




一個細膩暖男,去關懷一個自強女漢子,也註定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錯配,是社交失敗的開始。




周而復始的開場寒暄、自我介紹、迂迴紛擾、冷場暖場、刪除好友,誰都會倦怠的。




精準的匹配社交,就是要將用戶按照更多的維度細分,輔以自然舒適不刻意的場景,將人與人聯繫起來。




社交網路不是商務會所,不是所有佳麗站在一排隨便挑。社交網路應該是紅娘月老,是用戶進來的那一刻,就感到一切都是「註定好」。




4. 回歸線下,幻想與考驗




大多數時候,網上相識的兩個人,長久的交流,在心中都會根據言語與照片,幻想出對方的樣子。




而往往這種關係,會在提出見面,或者見面之後,轉瞬破滅。




或是對於安全的考量,或是害怕憧憬被打碎,或是見面後的失落,很多原因,都讓網路社交關係,過不了線下這道坎。




身邊的好友,長年累月不來往,都會生疏,更何況素昧平生的兩個陌生人。




與其說回歸線下是社交的本質,倒不如說,回歸線下是社交關係確立的最後一道考驗。




很多社交網路,很早就開設了線下活動的功能,引導用戶呼朋喚友一起線下交流。其效果何如不敢擅自揣測,但是可以肯定的是,

越多高質量的用戶參與,越多的線下引導,越容易改善社交質量,降低過當的心理防禦,提高社交的真實性與安全性。




除了引導,

社交網路還需要做到的,是提供更加真實、現實的交往方式,使幻想更加切合實際,使線下的回歸更順暢。




四、寫在後面




作為多年來,嘗試過各類社交產品的我,對於現在的社交方式,很是難過。




浮躁的當下,一切都是以利潤為中心,卻忽略用戶的真實需要,也就放棄真實需要背後的所蘊含的巨大價值。




聊的是社交,其實也算在聊產品的司職之道。

好的產品,貴在擺脫束縛,洞徹人心。




言盡於此,只願能夠為社交網路更加美好,貢獻一己之力。




言語之間,取樂調侃,如有不敬,來揍我啊。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ID:woshipm)

,作者:綿竹縣吳彥祖。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


 虎Cares 




這麼大的太陽,每天上班還要生一堆悶氣


誰不需要一個「職場保命利器」


懟天懟地懟到戲精昏過去


穿上這件「職場內心戲系列T恤」


老闆想批評你都得三思而後行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粵利奧」和「康帥傅」們是怎麼來的?
高價版權?互聯網電視禁止直播?在公布世界盃玩法時,優酷還回應了這些問題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