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化學元素對鋼材性能的影響及常見鋼材介紹

化學元素對鋼材性能的影響及常見鋼材介紹

01

常用有益元素:


碳(C):在目前所有的制刀鋼材中,碳是最重要的硬化元素。碳可以提高鋼材的拉伸強度和邊緣保持性,提高產品的耐磨性。但同時加入碳元素則會降低鋼材的韌性。一般來說,我們都希望制刀級別的鋼材中含碳量超過0.50%,即達到「高碳鋼」範疇。而無論是低碳鋼還是中碳鋼,因為屬於「軟鋼」而不適宜用於刀具製造。

鉻(Cr):該元素的添加提高了鋼材的耐磨損性,硬度,拉伸強度以及(最重要的)耐腐蝕性。鉻在鋼材中主要形成複雜的碳化物,而非以元素單質情況存在。一般來說,鉻元素超過13%的鋼材即被認為是「不銹」鋼,而另一種說法則規定鋼材中含有至少11.5%的自由鉻元素(這與碳化物截然相反)即能被認為是「不鏽鋼」。儘管被稱為是「不鏽鋼」,但事實上這些鋼材只是比普通鋼材在耐銹性上要好一些,如果保養不當的話所有的鋼材都會生鏽的。添加高量的鉻會降低鋼材總體的韌性,但碳化鉻又為鋼材增加了耐磨損性。

錳(Mn):一種重要的元素,錳有助於鋼材內部生成顆粒結構,並可改善鋼材的淬透性,強度和耐磨性。在鋼材生產(熱加工和熱軋)中,可以幫助脫氧,排氣和提高鋼材性能。目前絕大多數的刃具鋼中都添加了錳元素,用來增加鋼材的硬度和脆性。

鉬(Mo):在鋼材中主要以碳化物形式存在,主要作用是預防鋼材過脆並能在高溫時保持鋼材的強度,還可以提高鋼材的機械加工性和抗腐蝕性。在目前的很多鋼材中,氣冷硬化鋼(如A2,ATS-34等)內總含有1%或更多的鉬。

鎢(W):與碳結合形成的碳化物具有極佳的強度,增加了所制產品的耐磨性。當與鉻或鉬進行正確結合時,鎢就令鋼材變為高速鋼。如高速鋼M2中就含有大量的鎢。

釩(V):釩是很強的碳化物形成元素,其碳化物的硬度非常高(事實上,碳化釩是最硬的碳化物),所以鋼材中加入釩可以提高耐磨耗性和淬透性。此外,該元素還能細化鋼材中晶粒的大小,這有助於提高鋼材的強度和韌性,也可以讓刀刃磨到非常鋒利的程度。許多種鋼材中都含有釩,而像M2, Vascowear及CPM 10V, S90V, S125V等中更是含有大量的釩元素。


02

不常用有益元素:


氮(N):在合金冶煉過程中,氮起到的作用與碳十分類似。在改善硬度方面,氮完全能代替少量的碳(甚至在現代技術下,可以代替大量的碳)。很顯然,氮形成的是氮化物而非碳化物。像INFI鋼中含氮,Sandvik公司甚至推出了含氮量達到3%的一流鋼材,完全取代了固有碳元素的地位。但是可悲的是,這種鋼材不適合普通刀匠進行鍛造。由於氮化鉻的形成較碳化鉻更難,所以鋼材中可以留下更多的自由鉻,這樣大大提高合金的耐腐蝕性。由於氮形成的氮化物化學性能不活潑,在增加鋼材硬度的同時,不會像碳化物那樣不斷增加體積和重量,如Sandvik的14C28N鋼。

鈮(Nb):鋼材中的鈮和碳元素結合在一起,形成非常小顆粒,硬度極強的簡單碳化物(NbC)。因為鈮擁有細化鋼中晶粒的能力,可極大的改善合金的延展性,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蝕性。

鎳(Ni):鎳可以大大增加鋼材的韌性,所以如L6,AUS6和AUS8等鋼材中都會含有鎳元素。在不鏽鋼中加入鎳的話,可以增加其對硫酸,鹽酸等酸性物質的耐腐蝕能力。此外,在鍛造大馬士革鋼時也經常會添加鎳,因為鎳造就了大馬鋼鮮亮的一部分。

鈷(Co):增加硬度,並使鋼材擁有較高的淬火溫度。在一些更複雜的鋼材中添加鈷元素則會加強某些方面的性能效果,添加過鉻元素的合金鋼,其耐磨性、硬度和紅硬性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銅(Cu):鋼材中若含有大量的銅會對性能造成不利的影響。一般來說,鋼材中銅含量在0.2%到1%之間,這可以防止表面氧化。

鉛(Pb) : 少量的添加可以明顯改善鋼材的機械加工特性。

鋁(Al):主要用作脫氧劑,防止鋼材中鐵被氧化。並且少量的鋁還可以控制鋼材中晶粒的大小。

硼(B):該元素在鋼材中的標準範圍應該在0.0005%-0.003%之間。硼元素可以提高鋼的淬透性,尤其在低碳鋼中最有效。

硅(Si):和錳一樣,在熔煉金屬時幫助進行脫氧,排氣,柄有助於增強鋼材的強度。

鈦(Ti):用於控制鋼材內晶粒大小,從而提高了韌性。同時也能將鋼材中成球狀結構的硫化物拉伸延長,再次提高了鋼材的韌性和延展性。

鋯(Zr):通常添加到低合金鋼,低碳鋼中,以提高球狀結構的特性(將球狀結構拉伸延長,提高鋼材韌性和延展性)。

鎂(Mg):在鋼鐵熔煉過程中,去氧時所添加的一種元素,在制刀鋼材中除了L6、A2及CMP420V以外,幾乎其他的合金都含有鎂元素,能略微增加鋼材的強度和耐磨耗性。


03

有害元素


氧(O):一種在鋼材中不受歡迎的元素,鋼中的氧化物污染物會令鋼材更容易出現腐蝕。所以從本質上來說,對於鋼材來說氧是一種污染物。

磷(P):目前存在於絕大多數鋼材中的微量元素之一,磷本質上是一種污染物,會降低鋼材的韌性。但非常小量的該元素提高合金的強度可加工性,和硬度。

硫(S):刃具鋼中不受歡迎的元素,與磷元素類似,雖然硫能提高鋼材的可切削性,但卻降低了韌性。


01

鋼材介紹


S30V:


CPM S30V是一種具有耐磨損和抗腐蝕性的馬氏體粉末不鏽鋼,是由坩堝材料公司的DickBarber與刀匠Chris Reeve聯合開發的優質鋼材。這種鋼材內部均勻的分布有碳化釩晶粒,這比普通材質中的碳化鉻更硬也更具實用性,令碳化釩刀具比平常鋼材更硬、更具切割能力。這些碳化釩晶體排列緊密且顆粒非常細小,能進一步的提高所造鋼材的鋒利度和韌性。儘管熱處理工序仍然非常困難,但很多刀匠仍然喜歡使用CPM S30V,因為這種鋼材比其他碳化物的粉末鋼更易被研磨。

S30V的組成成分:碳1.45%,鉻14%,釩4%,鉬2%。

諸如Sal Glesser,Ernest Emerson,TonyMarfione,Phil Wilson,William Harsey Jr.,Tom Mayo,Jerry Hossom和Paul Bos等很多著名刀具製造者都熱衷於使用S30V鋼。

CPM S30V


CPM(Crucible Particle Metallurgy)鋼的製造方法,是先將合金鋼水氣霧化並隨後形成粉末,對粉末進行篩選並在隨後採用等靜壓成型粉末冶金方法,將粉末壓製成鋼材。

CPM過程產出的鋼材不會產生鋼材的偏析,並且鋼材中的碳化物分布非常均勻,並與傳統工藝生產的鋼材相比,其更具穩定性,可磨性和韌性的特色,同時還具有熱處理變形小、鍛軋性能和磨削性能良好等優點。

CPM S30V 被認為是一種優質級的制刀鋼材,這種鋼材昂貴的價格對刀具的價格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這種鋼材主要被用來製作高端刀具,尤其是手工定製刀具。Buck刀具公司曾稱其為「絕對是可用的最佳刀鋼」。Joe Talmadge聲稱,它可能是最終極的高端不鏽鋼。這些結論是否正確我們無法確定,但可以確信的是與同級的其他鋼材相比,S30V擁有更好的機械加工性和鋒利度。

從性能上比較,CPM S30V的韌性要超過440C和D2等高硬度鋼,並在各種環境中的測試結果顯示,其耐腐蝕性等同或優於440C。

440C


雖然440鋼實際上指的是440A,440B和440C等鋼材組成的鋼材體系,但從製作刀具來說,一般而言所說的440鋼指的是440C。

440C不鏽鋼是一種現代化鋼材,在所有的不鏽鋼合金中因具有高耐腐蝕,耐磨損性,強度和硬度品質而聞名,在經過熱處理後其硬度最高可達到HRC60。440C對空氣,淡水和弱酸的腐蝕都具有良好的抗性,在製作刀具過程中可創造出光滑的拋光表面和剃刀般鋒利的邊緣。這種鋼材可被用來製作切割工具,滾動軸承,閥門座,高品質刀具,手術儀器,鑿子,滾珠軸承和用於生產的切削工具,包括理髮剪刀,手術刀,匕首和刀劍。

440C的等級與440A和440B完全相同,唯一區別是其含碳量稍高(其餘兩種鋼的含碳量分別為0.65%-0.75%和0.75%-0.95%)。雖然較高的含碳量會造成刀具的硬度偏高,但其耐腐蝕性卻略微的有所降低。雖然這三種鋼是同檔次的標準鋼等級,但事實上440C比A和B更具實用性。而另一種合金440F(UNS S44020)與440C具有同樣的碳含量。從目前來看,440C鋼的使用非常普遍,可能在不鏽鋼的使用量中排行第二(僅次於ATS-34)。

440C在20世紀80年代左右是當之無愧的刀鋼不鏽鋼的王者,這一地位直到90年代才被ATS-34所取代。440C被認為是一種用途非常廣泛的通用不鏽鋼,與ATS-34相比更堅韌和更具抗污性,但保持性和硬度便有所不如。440C是最早被刀匠接受的不鏽鋼,而且一直很受歡迎,尤其是在零下處理流程被開發出來後,更加強了鋼材的堅韌度。在打磨時,它的缺點是粘性比較大,而且升溫很快;但它比任何碳鋼都更容易打磨,用手鋸切料也容易得多。即使是新手刀匠,如果能夠做好熱處理和表面處理,也能用440C做出很好的刀;而且保養得好的話,這種材料的刀刃是非常出色和耐用的。

請注意的是,440A和440B是與440C非常類似的合金鋼材,經常容易混淆,但它們不適合用來做刀。商業性刀具公司常常會因為概念不清,就故意含糊其詞的把440C刃材標成440,反而把真材實料的東西弄得不倫不類。440C可能比任何其他合金不鏽鋼更適合刀具業,它能夠勝任的尺寸和用途非常廣泛。很多藏家都痛恨自己的收藏品放在刀鞘里也會黯淡發黑,而440C恰好有抗腐蝕性強的優點。

而現在440鋼家庭中,出現了一種被稱為是440V的新型現代化鋼材。從根本上來說,這是440C鋼的提高。這種鋼具有與440C類似的硬度,但具有更強的耐腐蝕性和機械加工能力。

440A 碳0.65%-0.75% 鉻16%-18% 鉬0.75%

錳1% 硅1% 硫0.03% 磷0.04%

440B 碳0.75%-0.90% 鉻16%-18% 鉬0.75%

錳1% 硅1% 硫0.03% 磷0.04%

440C 碳0.95%-1.20% 鉻16%-18% 鉬0.75%

錳1% 硅1% 硫0.03% 磷0.04%

D2工具鋼


眾所周知D2工具鋼是一種高碳高鉻的冷加工工具鋼。

D2鋼是一種經真空熱處理的鋼材,這種方法是在真空環境下將鋼材提高到很高的溫度,並迅速進行冷卻的處理手段,在碳鋼的回火過程中析出了大量的二級碳化鉻沉澱,造成了鋼材高碳高鉻的特性,而這又大大提升了鋼材的耐磨性。這是一種理想的製作沖床、磨具或注塑模具的鋼材。並且D2鋼一種難以用機器製造的原料,需要在熱處理後在特殊的磨輪處進行表面磨削。這種鋼材在處理過程中難以被改變,例如你如果對一塊厚度為2毫米的D2鋼進行處理,直到處理完成這塊鋼的厚度只能被研磨掉0.004毫米。

D2是一種高碳高鉻工具鋼,在工業生產上可應用在高磨損的地方。D2經熱處理後硬度可達HRC64,鋼材擁有低等級的回火溫度。因此很多普通的塗層不能被應用,因為這些塗層材質覆蓋融化的溫度要高於D2工具鋼的回火溫度。這種鋼在高切削速度的摩擦下會產生較高的溫度,而工具鋼在這些情況下都無法維持鋼材的硬度。如果用這種鋼作為切削工具,那麼刃部在研磨過程中可能會二次回火併影響到刀具性能,因此D系列鋼並不是成功的刀具鋼。

這種鋼材的高鉻含量使其擁有一些不鏽鋼的性能,但仍不能將其列為不鏽鋼分類(因為這種鋼的鉻含量佔12%,而對不鏽鋼行業公認的規定鉻含量需要13%)。

D2鋼成分分析:

碳:1.40%至1.60%(標稱1.50%)

硅:0.50%至0.60%(標稱0.50%)

錳:0.50%至0.60%(標稱0.50%)

鉻:11%至13%(標稱12%)

鉬: 0.70%至1.20%(標稱1%)

鎳:0.30%(標稱0.30%)

釩:1.10%(標稱1.10%)

總而言之,D2是一種擁有極佳耐磨性和低韌性的高合金鋼。因此D2可以預期在切削材料時保持更長時間的鋒利度,在適當的打磨中可以獲得更鋒利的刃鋒。D2擁有一定程度的耐腐蝕性,但這個特性並不出眾。但這種鋼材如果需要打磨則需要特別的注意,因為過熱會對鋼材性能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

154CM


154CM是一種美國開發的優質級不鏽鋼鋼材,是目前最熱門的高端不鏽鋼材質之一,這種鋼的開發目的主要是為了惡劣情況下的工業應用。鋼材中主要元素的構造百分比:碳1.05%,鉻13.5%-14%,錳:0.5%鉬4%,釩0.4%,鎢0.4%,硅0.3%-0.8%,硫0.03%,磷0.03%。這種鋼材的命名緣由已不清楚,但網路上有關其名稱流傳有種說法:154CM是最初的美洲版本,鉻含量達15%, 鉬含量達4%,故定名為154CM(Cr,Mo的縮寫)。154CM最著名的是其最佳的綜合品質,這種鋼材擁有極好的耐腐蝕性,良好的韌性和刃部特性,尤其是適合進行繁重的切割工作。154CM可以稱得上是440C不鏽鋼的鉬元素改善版,鉻也含量也從18%減少到14%,鉻含量的減少讓其擁有成為優質制刀鋼的可能,利用154CM製作出的刀具硬度約在HRC59-61之間。與440C相比,154CM的打磨性較差(鋼材製成刀具過程中的打磨加工),但其所制刀具成品的硬度和韌性要遠遠高於440C。鋼材中含有的鉬元素又令刀具在鹽水環境中具有更強的防腐蝕性和避免斑蝕的能力。154CM擁有與ATS34幾乎完全相同的化學組成成分。另據傳聞Bob Loverless率先使用這種鋼材。

在鋼材中增加鉻元素可加強鋼材的耐磨性,淬透性和最重要的耐腐蝕性。通常規定鉻含量超過13%的鋼材為不鏽鋼,而另有一種說法是鋼材內鉻單質的含量不低於11.5%(前一種是碳化物,後一種為單元素)。儘管名字是不鏽鋼,但如果保養不當的話所有的鋼材都會生鏽。

AUS-8


AUS-8是由日本愛知制鋼(AichiSteel)研發的一種不鏽鋼鋼材,AUS鋼種分為AUS-6、AUS-8、AUS10(或稱6A、8A、10A)。相較AUS-6鋼較為一般的性能而言,AUS-8更具淬硬性和耐磨性。對於絕大多數的使用者來說,AUS-8可以說是一種非常好的鋼材,這種鋼材所製成的刀具硬度可達HRC58-59。從鋼材中的含碳量來說,AUS-6大致與440A相當(0.65%),AUS-8約與440B相當(0.75%),AUS-10約和440C相當(1.1%)。AUS-6通常被馬國森(Al Mar)刀具使用,這種材質的主要競爭對手是諸如420J2等低檔鋼材。而冷鋼(ColdSteel)的AUS-8鋼刀具相當普遍,雖然經過冷鋼的熱處理,但AUS-8鋼所製成的刀具保持性仍不如ATS-34,反之刀具更具韌性。8A的主要競爭對手是諸如ATS-55和Gin-1之類的中檔次鋼材。AUS-10與440C的碳含量碳含量但鉻略少,所以防鏽性能不免降低幾分,這種鋼材一般以ATS-34及以上高端鋼材為競爭對手。無論從普遍性和性價比來看,AUS-8的綜合評價在其鋼材體系中更勝一籌。AUS-6、AUS-8、AUS10這三種鋼材中都加入了釩元素(這是440系列所沒有的),這很好的改善了鋼材的耐磨性和韌性,而鋼材內的細化晶體顆粒又為所造刀具提供了一個極鋒利的刃端。

總而言之,AUS-8是一種高碳低鉻不鏽鋼,其鋼材特性走的是中庸之道:既硬又韌,既難生鏽又具有極強的鋒利度保持性。雖然其沒有某處特別突出的特點,但其均衡的性能讓這種材料成為制刀鋼材的重要選擇。

AUS6 碳(0.55-0.65) 鉻(13.00-14.50) 鉬(0.00)

釩(0.10-0.25) 鎳(0.49) 錳(1.0) 硅(1.00) 硫(0.03) 磷(0.04)

AUS8 碳(0.70-0.75) 鉻(13.00-14.50) 鉬(0.10-0.30)

釩(0.10-0.26) 鎳(0.49) 錳(0.5) 硅(1.00) 硅(1.00) 磷(0.04)

AUS10 碳(0.95-1.10) 鉻(13.00-14.50) 鉬(0.10-0.31)

釩(0.10-0.27) 鎳(0.49) 錳(0.5) 硅(1.00) 硅(1.00) 磷(0.04)

N690


N690鈷不鏽鋼,有時也被稱為N690或N690Co,是奧地利伯勒爾(Bohler)鋼鐵公司研發的一種富鈷不鏽鋼材質。N690與如ATS-55和VG-10等其他鈷鋼擁有一些相似的性能,N690鋼因蜘蛛(Spyderco)和極端武力(EXTREMA RATIO)經常使用而迅速得到普及。蜘蛛的第一款由N690鈷鋼製成的型號應該是狐狸(Spyderco Volpe),隨後N690成為了一大批蜘蛛刀具刃材的選擇。

而對於率先在刀具製作中使用N690鋼的極端武力(Extrema Ratio)刀具公司,N690更是受到了極大的好評。儘管這種鋼材並沒有被打上「超級鋼」的標記,但它仍被認為是一種可以媲美VG-10的特種鋼材。N690目前主要被應用在歐洲的刀具製造業中。

N690中添加的鈷元素提高了鋼材的耐磨損性和刃部保持性,此外還確保了鋼材中含有均勻的晶粒結構,令鋼材的性能更趨穩定。

總而言之,N690是一種摻有鈷、鉬和釩的馬氏體鉻鋼。當用來製作工具和部件時,這種鋼可以硬化到一個非常高的硬度水平。根據表面拋光需要鋼材擁有良好的耐蝕性可知,這種材質可以被細研磨或拋光。這鋼在冶煉過程中採用了電渣重熔(Electroslag remelting procedure,ESR)的加工方式,所以鋼材的純凈度與組織結構都獲得了極大的提升。

碳1.07% 鈷1.5% 鉻17% 錳0.4% 鉬1.1% 硅0.4% 釩0.1%

VG-10


VG-10,是V Gold 10或V-Kin-10(在日文中,kin是黃金的代名詞)的縮寫,這是一款日本生產的高檔制刀鋼材(黃金代表了高品質)。

VG-10是由總部設立在日本福井縣的武生特殊鋼有限公司研製開發的,在古時這裡又稱越前地區,是日本傳統刀劍製造的中心。VG-10最初的研發是為了滿足當時日式廚刀對不鏽鋼材質的需求,但很快人們就發現這對運動型刀具而言也是一次重大的進步。隨後知名刀具公司蜘蛛(Spyderco)使用VG-10製造了許多著名的刀具型號(Delica,Endura, Police...),讓這種鋼材迅速打響知名度。

由於某種原因(可能是鋼材出口限制),幾乎所有的VG-10鋼刀具都是在日本製造。VG-10是一種具有獨特配方的高碳含量鋼材,並含有大量的多種其他元素:鉻,釩,鉬和鈷。這種鋼可為廚房刀具製造高品質刀片,如廚師刀,蔬菜刀,切肉刀,削皮刀,雕刻刀之類。根據武生公司介紹,鈷元素使得鋼材更硬,而鉬和釩形成的較硬碳化物又增加了鋼材的耐磨損性,從而提高刃部保持性。此外,VG-10還具有優良的耐腐蝕性能,並且從價格上而言比CPM 154CM還便宜,令其成為一種優質的全能型鋼材。VG-10通常被稱為「超級鋼」,就因為其擁有出色的硬度,保持性,耐腐蝕性等性能,而且還容易打磨出極端鋒利的刃部。

碳:1% 鉻:15% 鉬:1% 碳:0.2% 鈷:1.5%

1095鋼


目前市場上有數千種鋼材,其中最常見的是碳素鋼,合金鋼,工具鋼和不鏽鋼。這些鋼材每個都屬於特定的鋼種,通過標誌法分別給其一個特殊的編號。我們以1095為例,前兩位的10代表的碳素鋼(Plain Carbon Steel,即合金中除鐵外幾乎只含碳,其他元素含量太少以至於忽略),而後面的兩位數字95則代表其含碳量約為0.95%。在此系列鋼材中(包括1095、1084、1070、1060、1050等),1095最常被用來進行刀具生產,如卡巴的USMC和TOPS的刀具,這也幾乎成為碳素鋼類制刀材料的標杆。其價格便宜且性能良好,擁有良好的刃部保持性和不錯的韌性,而且所造刀具容易被打磨鋒利。

在10系列刀具鋼材中,1095可以稱得上是最流行的制刀鋼材。當你按順序將1095-1050排列起來,你會發現其中的含碳量在不斷的減少,耐磨性也不斷降低,但卻更具韌性。因此你會發現,1060和1050常常被用來製作長劍。而對刀來說,1095是一種很「標準」的碳鋼,既不太貴,其表現也堪稱良好。這種鋼製作的刀具擁有良好的韌性和保持性,雖然其具有容易生鏽的缺點,但卻容易被磨礪。由於這種鋼材非常容易生鏽,你會發現使用這種鋼材製作的刀具常使用塗層技術來防鏽,如卡巴1095鋼刀具常使用黑色塗層。

1050: 碳:0.48%-0.55% 錳:0.6%-0.9% 硫:0.05% 磷:0.03%

1060: 碳:0.55%-0.65% 錳:0.6%-0.9% 硫:0.05% 磷:0.03%

1070: 碳:0.65%-0.75% 錳:0.6%-0.9% 硫:0.05% 磷:0.03%

1084: 碳:0.80%-0.93% 錳:0.6%-0.9% 硫:0.05% 磷:0.03%

1095: 碳:0.90%-1.03% 錳:0.6%-0.9% 硫:0.05% 磷:0.03%

VG-1


VG-1(V Gold 1),是由武生特殊鋼有限公司開發的一種高碳高鉬不鏽鋼,這種鋼與此前介紹的VG-10鋼存在顯著的不同。

在鍛造過程中,鉬和鈷在鋼材中形成了堅硬的雙重碳化晶粒結構,這有助於提高鋼材的耐磨損和耐腐蝕的,在經過熱處理後這種鋼材通常能達到58-61HRC的硬度。

冷鋼(Cold Steel)的很多刀具都使用的是VG-1鋼。冷鋼稱VG-1與440C, VG-10和ATS 34不鏽鋼相比,在銳利度,刃部保持性,刀尖強度,抗衝擊等強度特性上具有明顯的優勢。即使有報道稱,VG-1可能比其他同類不鏽鋼更容易破碎,但有關這些報道的真實性一直存在爭議。

武生鋼廠對VG-1有如下的介紹:早期的不鏽鋼因為容易變鈍,造成不鏽鋼不適合製作切削工具的現象出現。我們的VG1是一種理想的切削鋼材,由於鋼材採用的是最新的精鍊技術,原料鑄塊中的雜誌很少。它具有良好的韌性和延展性,並容易被鍛造,且產品具有耐腐蝕和易被熱處理的特點。VG1鋼所造刀具擁有一把好刀必須的四個主要條件:硬度,韌性,耐磨,耐腐蝕。VG1含有1%的碳,一次碳化物和二次碳化物共同存在於基材中,在提高硬度的同時也提高了其耐腐蝕性。

碳:0.95%-1.05% 鈷:13%-15% 鉬:0.2%-0.4% 鎳:少於0.25%

BG-42


BG-42是由前超級鋼廠拉特羅布(Latrobe)生產的一種不鏽鋼材質,其最初設計被用來製造符合VIM/VAR工藝的滾珠軸承。從組成成分上來看,BG-42和154CM較為接近,而前者較後者添加了適量的釩元素,提高了鋼材的耐磨損性和刃部保持性,但同時也造成鋼材更難以被研磨。

這種鋼材此前被克里斯立夫(Chris Reeve)選擇,成為製作沙本沙的超級鋼材。但這段時間較短,隨後被新出的CPMS30V所取代。但相較於S30V版而言,很多刀具收藏家更喜愛舊版的BG-42版沙本沙。

成本較高,庫存量較低,製造難度偏大等缺陷造成了BG-42很少被用於平常刀具的鍛造,令其主要被應用在CRK和Mercwerx公司的較高檔刀具上。一些巴克/挺進者限量版,蜘蛛Sprint等軍事系列刀具也使用BG-42進行製作。總而言之,這種鋼材的使用範圍遠不如154CM或S30V廣闊。

根據拉特羅布公司介紹,BG-42是一種經雙重真空融化的馬氏體高速不鏽鋼材質。專為航空航天工業,特別是結構組件和高性能軸承所使用。而這種鋼材所製造的刀具也擁有極佳的性能,事實上拉特羅布公司說明書上明確的將BG-42專門列入不鏽鋼刀鋼列表內。雖然在量產刀中這種鋼材很少被使用,但卻被很多定製刀具製造者所喜愛選用,通常這種刀具的硬度可達到60-61HRC。

碳:1.15% 鉻:14.5% 錳:0.5% 鉬:4% 硅:0.3% 釩:1.2%

INFI


INFI鋼目前只被JerryBusse所使用。與一般鋼材不同的是,INFI中使用氮來替代一部分碳(INFI中含碳量約為0.5%)。這種鋼材是肥不鏽鋼,但仍具有非常好的抗銹能力(非正式報道稱抗銹性接近甚至超過D2),這種高合金鑄錠鋼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強韌性,並具有非常良好的耐磨性。

INFI是一種巴斯戰鬥刀專用的工具鋼,只被巴斯公司應用在其高端產品線和半定製刀具上。對於很多刀具收藏家來說,INFI可能是最好的鋼材了。INFI不是不鏽鋼,但其耐腐蝕性能可能超過了許多高端的不鏽鋼,如154CM,這是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

INFI是含有少量氮的空氣硬化鋼,據猜測使用了滲氮技術,而添加該元素的目的是提高鋼材持久硬化性能,INFI的熱處理工藝則是巴斯公司的機密信息,外人難以得知。巴斯的INFI鋼硬度可達RC 58-60。Jerry Busse通過無數次的現場演示,已經證明了鋼材的韌性和抗毀性。即使鋼材擁有那麼高的硬度,所造刀具也難以出現崩口破碎的現象。在切割無數塊馬尼拉繩後,刀具仍然能很輕鬆的剃毛髮,這是一種真正的特殊鋼材,也是唯一被巴斯戰鬥刀所使用的鋼材。

有趣的是,儘管INFI獲得了無數的榮耀和讚美,但它從來沒有被任何其他公司複製出來,這可能是因為JerryBusse獨特的多級熱處理過程吧。

下面引述部分Jerry Busse關於INFI的介紹:

INFI是一種只應用於Busse戰鬥刀的鋼材,這種鋼材的開發和熱處理都由巴斯戰鬥刀有限公司完成的。

關於INFI的一些事實和信息:

硬度:儘管INFI所造刀具的硬度能達到58-60 Rc,但是在如此高的硬度下,鋼材仍然具有高水平的延展性是我在其他鋼材上所從未看到過的。

柔韌性:在我們的性能測試中,我們用台鉗將刀具一段固定,在將另一端彎曲35度後刀具仍然能非常好的彈回。這樣的測試不但證明了INFI刀擁有相當的韌性和橫向強度,也證明了鋼材的硬度是均勻的。刀身的橫向強度和「彈力」與刃部相同,這也意味著刃部也將擁有同樣的韌性。在多年來的測試過程中,INFI是唯一能達到如此高水平的刀鋼,尤其是在其硬度達到58-60 Rc的情況下。甚至沒有其他鋼鐵能接近這一性能水平。

碳:0.5% 鉻:8.25% 鈷0.95% 鉬:1.3% 氮:0.11% 釩:0.36

ATS-34


和前面所說的154CM一起,ATS-34也同樣被稱為是目前使用範圍最廣的高端不鏽鋼材質之一。154CM是美版鋼材,但是在很長時間內都沒有出現能滿足刀匠期望的高品質刀具,隨後154CM就很少被用來製作手工刀具。ATS-34是日立(Hitachi)公司生產的一種非常,非常類似於154CM的高品質不鏽鋼。這種鋼材通常硬度能達到60RC,但是在維持高硬度的同時,鋼材的韌性和刃部保持性也同樣出色,而它的抗銹性也在400系列之上。很多手工定製刀匠都喜歡使用ATS-34,而Spyderco(高端刀具系列)和Benchmade則是經常使用這種鋼材的刀具廠商。此外,很多玩家對ATS-34鋼發生濃厚興趣,可能是源自花田洋刀具使用的ATS-34+ZDP189夾鋼吧。

此外,ATS-34還衍生出了一種不為人廣泛所知的ATS-55鋼,和前者相比,後者降低了鉬的含量並增加了其他元素,ATS-55是一種優質的切削鋼材,但其抗銹性和刃部保持性卻不如ATS-34。

碳:1.05% 鈷:14% 鉬:4% 錳:0.4% 硅:0.35 磷:0.03% 硫:0.02%

OU-31


想來喜歡松田菊男大師作品的朋友們應該對該款鋼材特別熟悉了吧。OU-31是由日本高周波(Koshuha)鋼鐵廠研發的細微優質鋼(Micro Fine Steel),它的出現滿足了很多刀具製造者長期以來對好鋼材的願望。在對這種鋼材進行研究後會發現,這種鋼材擁有「均勻」、「優質」和「乾淨」的微觀結構。產品採用了優質的原料進行生產,並加入了我們的綜合性工藝技術。

特點:

1.鋼材具有等同於M2的高硬度:HRC64

2.鋼材的可切削性優於M2或D2

3.鋼材擁有的分散式碳化合物和特殊的合金組合使得鋼材的抗衝擊韌性較D2高3倍

4.密集分部的特殊碳化物使得鋼材擁有無與倫比的耐磨損性

5.優秀的熱處理性能,淬火溫度與13Cr和18Cr不鏽鋼溫度相同

6.滿足日本刀關於鋒利度的要求,同時鋼材更不易被折斷或彎曲,並能保長時間的切割能效,報道稱在切割測試中,其所造刀具的刃部保持性要10倍優於ATS-3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客江湖 的精彩文章:

黃馬美國印第安風格作品欣賞
依依舊夢怯重溫——中國人的刀客江湖

TAG:刀客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