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地緣政治」:自《戰國策》已有之!

「地緣政治」:自《戰國策》已有之!

地緣政治

學者的抱負,由西北邊疆史地,轉向海國志,從魏源開始。

原文 :《文化中國的地緣政治》

作者 |南開大學 李冬君

圖片 |網路

五條歷史地理線

地緣政治,其來有自,《戰國策》已有之。

策士們遊走各國,活動在長江與黃河之間,圍繞「秦嶺—淮河」一線。這一線,是自然地理上的中國南北分界線,也是中華文明的中軸線。孔孟和老莊,都是這一線上的人物,漢唐兩帝國,都在這一線上崛起,所謂「逐鹿中原」,就在這一線。這一線,還是政治地理上的王朝生命線,控制這一線,就能建立王朝。

秦漢以後,地緣政治空間往北,越過黃河,進入華北大平原,拓展了「龍門—碣石」一線,這條線是農牧分界線,也是帝國生命線,萬里長城就分布在這一線,握住這一線,王朝就能成長為帝國,丟了這一線,王朝就窩在中原難以進展。農牧文明在此融合,一旦成熟,就能生長帝國。

跨越長城,往西北去,有「陰山—天山」一線,這一線,是帝國邊際線。漢唐盛世,也有翻過帕米爾高原,馳騁中亞之時,但總體上,還是「不教胡馬度陰山」,地緣政治未能超越這一線。

回到中原,我們往南看,還有一條線,便是江南及長江流域一線,這是王朝中國的底線,守住這條底線,還有個南北朝的局面,使王朝得以安生,丟了這條線,異族就能入主中原。

從江南南下,至東南沿海,還有「下西洋」一線。這一線,是中國海權線和海外貿易線,中國近代史就在這一線上開端。由沿海一線發動,江南一線推進,兩條線合力,為共和國接生。

這便是中國歷史上的地緣政治大視野,是從古代到近代形成的地緣政治大勢。

關於地緣政治,明末有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和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將經國之略,用兵之術,錢糧之用,放在山川形勢、國土區劃及其歷史沿革中來考察,但兩者體例不同。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指出,《天下郡國利病書》屬於資料長編性質,並非系統著述,長於對國計民生考察,「實一種政治地理學也」,或稱「歷史的政治地理而已」。而《讀史方輿紀要》則著重於軍事,「實為極有別裁之軍事地理學」,「其著述本意,蓋將以為民族光復之用,自序所言,深有隱痛焉」。張之洞《書目答問》亦認為,《讀史方輿紀要》「專為兵事而作,意不在地理考證」。

此二書者,以地理為經,歷史為緯,自成一文化中國地緣政治格局。然其所謂地理,尚囿於本土兩河流域,所言海域,不過南洋、東瀛而已。近代,海域大開,列強西來,取代游牧民族,環伺中國,亦商亦戰,游弋「中國海」,以制海權,立通商口岸,國人地緣政治視野,遂轉向海域。

破了文化底線

魏源有了新的地緣政治著作——《海國圖志》

其視野,焦點已非中原,而在海疆,從廣州到上海,從上海到天津,沿海這一線,成了近代中國的生命線。傳統天下觀,儘管很少有過海洋抱負,但也向這一線傾斜了。學者的抱負,由西北邊疆史地,轉向海國志,從魏源開始。

「海國」,乃相對於中國而言,中國之外,都是海國。「海國」的提出,是天下觀的新發展,將天下分為中國和海國,天朝居中國,四夷居海國,所以《海國圖志》裡面沒有中國,以示天朝不與四夷為伍。在《海國圖志》里,言及外國,皆一「夷」以蔽之。除《海國圖志》,魏源還著有《聖武記》,魏這兩本代表作,或述本朝以「聖武」經營中國,或言當下,欲以天朝「聖武」經營海國。這兩本書,加上他那套《皇朝經世文編》,而成一帝王學體系。在帝王學裡,制夷,與其說是愛國主義,而毋寧說是王權主義。更何況,以世界為「海國」,顯然忽悠了地理常識,與「中國—海國」的說法相應,魏源就難免不顧事實,將橫跨歐亞大陸的俄羅斯,劃在他指定的「北洋」國里。

魏源的《海國圖志》擴充了天下觀,儘可能搜羅海國,把它們都搬到天下觀里去,治國平天下的視野,從西北邊疆轉向東南沿海,由此而發展出一套新天下觀——以經營海國為目標的天下觀,其經營之道,除了攻夷、治夷、制夷,此外,他喊出了新的口號:「師夷之長技以制夷」

《海國圖志》初問世,好評如潮,郭嵩燾稱讚它可以「考覽形勢,通知洋情,以為應敵制勝之資」。後來,批評漸起,對於「以夷攻夷,以夷款夷」,馮桂芬以為是「自居於縱橫家者流」,「欲以戰國視諸夷」,「徒逞譎詭,適足取敗而已」,不過,他對「師夷長技以制夷」,還算滿意。

「師夷」說,迎合了舉國上下同仇敵愾,面對強敵卻又無可奈何的人心,因而一紙風行。言出如箭,不可亂髮,連這樣的話都說了,價值觀也就成了兵法,凡事都可以兵不厭詐。

要「師夷」,就要取消華夷之辨;要華夷之辨,還要「師夷」,就會破了師道。魏源兩者都要,他把矛盾放在這句口號里,只管有用,不問原則,兩條原則,在一個口號里打架,而生機會主義。其後果很嚴重,以機會主義立人,做人的底線就破了;以機會主義立國,治國的底線也破了。

以文化立人立國,原本崇尚「天地君親師」,師道破了,文化也就破了。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25期第8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瑪莎·努斯鮑姆:所有的政客都需學會激發「情緒」
博士教育:該拿什麼來保證質量?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