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讀懂古瓷之細察工藝特徵

讀懂古瓷之細察工藝特徵

和其它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元瓷珍品比,河北博物館的青花八棱執壺略顯普通。此壺壺蓋和壺執均有殘,修補地方一目了然。當然,此壺的最大的看點在於它的時代特性,特別是工藝特徵值得我們細細考究,有助於我們提高收藏實踐中觀察細部特徵的敏銳性。

瓷器中八棱的作品,在元一代,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大器者如之前介紹的八棱梅瓶以及小器的玉壺春瓶。八棱執壺極為罕見,因為要燒造出一個完美的八棱執壺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這個八棱執壺許多工藝上的瑕疵,比如胎裂、縮釉明顯,這些都是當時時代局限下的時代特色,雖是瑕疵,卻是真品的本色。如圖:

讀懂古瓷之細察工藝特徵

讀懂古瓷之細察工藝特徵

讀懂古瓷之細察工藝特徵

後世的洪武,也有大量的執壺燒造,工藝就進步到另一個台階了,等到了永樂,執壺的燒造就接近完美了,當中的技術傳承可見蹤影。

我們發現,如果是矮執壺,比如梨壺之類的,高不過十二三公分,壺流與壺身之間就不需要搭「橋」來固定,超過20多公分的執壺,壺流與壺身之間就必須要搭「橋」來固定流的位置了。如果不採用在壺身與壺流之間大「橋」來固定,壺流就很容易在燒造中因為收縮而歪掉或是斷掉,變成殘器或是丑器。如圖:

讀懂古瓷之細察工藝特徵

讀懂古瓷之細察工藝特徵

讀懂古瓷之細察工藝特徵

所以「橋」的作用很大,即使這樣,今天我們面對壺流的嘴觀察全器,壺流相比壺身,位置還是有點仄歪。而且「橋」的造型是很講究的,如果搭一條直直的「橋」在壺身與壺流之間,那因為壺身與流在燒造中的收縮就會把「橋」拉斷,怎麼樣才能不拉斷,減少殘次品的出現?元代的匠師真的很聰明,比如他們把「橋」設計成「8」字形,既美觀大方,更重要的是「8」字形的「橋」因為比較曲折,在壺身與流急劇收縮的時候,能緩衝來自兩面的拉力,大家可以明面看到「橋」與壺身與壺流鏈接處,釉收縮的比較厲害,但還是固定壺流的方向,同時緩衝拉力,雖沒有斷,但胎裂易造成,這是手工製作與及柴窯燒制的特點。

到了洪武、永樂,「橋」的捏制和連接同樣集成了這種緩衝拉力的設計理念,「橋」也是彎曲成波浪型的。如圖:

讀懂古瓷之細察工藝特徵

讀懂古瓷之細察工藝特徵

同樣,在這個執壺上,我們也可以看到由於剛採用二元配方制胎的工藝,麻倉土的開挖還是表層的,煉製好的胎泥陳腐期不足,胎泥的柔韌性不夠,加上壺執的捏制比較薄,所以在燒制中容易收縮拉裂。這個八棱壺的壺執,我們可以看到兩道明顯的完整的橫斷裂橫,裂開的位置都是壺執最受力的地方。這還不包括後來修補的那部分壺執,估計也有裂,而且裂的更厲害,率先「犧牲」脫落了。如圖:

讀懂古瓷之細察工藝特徵

而到了洪武和永樂,這種收縮拉裂現象在壺執上就很少出現,因為工藝改進了,利用緩衝拉力的科學原理,壺執的設計更科學了,我們看看洪武的壺執,壺執面積更大了,受力面也加大,壺執中間還有兩道凹槽,更好餓減緩拉力,壺執的下半部位形狀被壓的更靠近壺身,而這個八棱執壺的壺執是單面的,窄面,平面,壺執的下半部位離壺身較遠,抗拉裂的能力當然比較低。如圖:

讀懂古瓷之細察工藝特徵

讀懂古瓷之細察工藝特徵

河北的這個八棱壺的壺執因為壺執單面,窄面,無凹槽緩衝,抗拉裂性能就差了,燒造就就會出現裂痕。

讀懂古瓷之細察工藝特徵

另外,洪武、永宣的胎土是更上一層次的麻倉土,因為是御窯廠燒造,麻倉土也可以不計成本長時間的陳腐,柔韌性當然一流。上手過真品的朋友一定有印象,要是手指輕彈壺流與壺執,壺流和壺執就會發出清脆悅耳類似金屬發出聲音的質感,真的是聲如磬啊!

在瓷器的收藏實踐中,有許多前人未曾探索領域,這些領域中的工藝細節往往昭示器物的時代特性,只要我們多觀察,多琢磨,多比對,多思索,多遵循科學原理,多站在窯工的角度設身處地,融會貫通,合理推理,我們一定會發現許多器物上具有時代特性的工藝手法。掌握這些特性非常有益,有助於我們能更好的讀懂古瓷,提高我們自身的鑒賞能力。

有的人說,眼學已經無法鑒定瓷器的真偽,這是很武斷的說法。眼學不是陳舊的學問,更不是一成不變封閉的學問。前人的眼學當然積攢了許多心得,但學無止境,古瓷還有許多未知的領域等我們的一雙慧眼去細察呢。


想了解更多收藏知識、行情,或者有藏品想展示、理性轉讓的話歡迎下方留言或關注頭條號私信給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