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石積的盆景情懷

小石積的盆景情懷

秋實 小石積 一隱園作

小石積,對於玩盆景的同道來說,並不陌生,但鍾情於小石積的盆友不一定多,了解小石積的可能就更少了。

形態習性

小石積(Osteomeles anthyllidifolia):薔薇科小石積屬落葉或常綠灌木,別名黑果、糊炒豆、棱花果樹等。分布很廣,在我國甘肅南部、四川、貴州北部、雲南及西藏東南部海拔1500~3000米的山坡灌叢或田邊路旁乾燥地帶都有分布,生命力和適應性特強,哪怕在比較貧瘠的石縫裡也能生長良好,是很好的盆景素材之一。

雲南常見的小石積,具7~15對橢圓形、橢圓狀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小葉,長0.5~1厘米,先端急尖或突尖,被絲托及萼片微被柔毛或近無毛,花柱基部有毛。而華西小石積小葉是5~8(15)對,近圓形、稀倒卵狀長圓形,長0.4~0.6厘米,先端圓鈍或有短尖頭,被絲托及萼片被柔毛,花柱基部無毛。生長於廣東北部(仁化)山區、日本琉球和小笠原群島、菲律賓群島及中國台灣(紅頭嶼)的圓葉小石積,與華西小石積有細微差別。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小葉5~8(15)對,近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0.4~0.6厘米,先端圓鈍或有短尖頭,被絲托及萼片被柔毛、子房基部無毛。有人將我國所產華西小石積作為本種的變種,確有道理。這三種確系近緣種類,但在形態和地理分布方面各有特點。

圖1 小石積的葉片

圖2 小石積的花

我很喜歡小石積製作的盆景,每當在展會上或一些盆景園裡看到它的身影,就會走近跟前慢慢觀賞。觀它的野趣與自然,賞它的飄逸與酣暢,體會創作者的立意與構思,細細品味,感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心隨景緻遐想無限,所謂的技藝只不過是為其打扮化妝的手段而己。

小石積在大自然中受生存環境和自身屬性所限,形成了高僅尺許、樹齡古稀、粗似鐮把、滿樹滄桑的自然姿態。山路道旁牲畜的啃咬和踩踏、挑擔樵夫的砍伐與闖折,更練就了它「婀娜多姿」的帥美。這種美是經歷了數十載的磨礪並受盡各種疾苦換來的洒脫,有別於用財富擺弄出來的那種「瀟洒」,是從骨子裡就能笑傲江湖、看破世事的真瀟洒。「樹無高低之別,人有品位之分」,故我鍾情於小石積。

在雲南,只要有山,就有它的蹤影。小石積大樁材不多,主幹直徑10厘米以上的素材很難得到。樹樁一般在冬春兩季都能移植,特別是初春更佳。萌發力特強,小苗可以培養叢林式或微小型盆景,耐修剪,枝條密集,葉色翠亮,成型快。而且一年觀三景。初春新芽長出時生機勃勃、蒼翠欲滴;進入4月,滿樹白花像冬日裡的雪,一丈開外就能聞到淡淡的幽香,似有「冬雪化盡有餘香」之感;6月後滿樹的果實有綠、有紅、有黑,豐富多彩,蔚為壯觀,使人愛不釋手。並且果能食,葉和根可入葯,有收斂止瀉、清熱解毒、祛風除濕等功效。

圖3 小石積的樹榦

栽培管理

將小石積的根系、枝條按自己的構思立意適當修剪,可直接上盆。第一年養樁時,盆面可多圍土,增加成活率。第二年去除加圍在盆面上的土壤,露出原樁坯。疏去不當新長枝芽。如新生枝芽較少,可不修剪,等來年長壯後再剪枝抹芽。當枝條長到5號鋁絲粗細時,就可第一次蟠扎定枝位。造型後要多觀察,等再次長新葉時適當施入稀薄液肥,增加養分,促進生長。小石積喜光,成活後應置於通風透氣、光照充足的位置。未成型時盡量控制花果數量,先把枝幹養壯。只要養護得法,3~5年後就能成型或初步成型。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小石積萌芽力強、越修剪,新芽生長越旺盛,因此要注意抹除不當芽,促使所留枝條增粗成型。小石積的定型以剪扎結合最為適用。粗枝用扎的方法調整形態和方向,細枝以修剪為主。修剪要勤快,不然長得太茂密,靠裡面的小枝容易退枝。隨著盆齡的增長,蟹爪、鹿角、垂柳都會在年功達到時養成。此時,一盆盆根干虯曲、蒼古雅緻的小石積盆景就能登台了。

病蟲防治

小石積病蟲害不多,主要有兩種:一是蚜蟲。一般在3~4月和9~10月易發生,可用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維菌素噴洒,1~2次即可。二是最為難治的樹瘤疙瘩。一旦發現要隔離治療,因瘤疙瘩是由一種傳染性蟎蟲導致的,會很快傳染其他小石積盆景,而且特別難治,會給小石積帶來毀滅性危害。所以,要從預防入手,擺放地點一定要通風透氣,日照充足,並注意平時的水肥管理。澆水時盡量不要把水噴洒到枝幹上,如果枝幹經常被水噴濕,就易發生病害。生長旺盛期可每月噴洒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1~2次,還可用阿維菌素一起混合噴洒,效果更佳。已形成樹瘤疙瘩的要用金屬片或竹片把瘤疙瘩清理乾淨,再用石灰水或石硫合劑塗抹患部,等石灰水干後再塗抹阿維菌素或多菌靈。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半月1次,要塗3次以上才有功效。

臨流掬月日在手 小石積 60×70厘米 郭俊作

崢嶸如歌 小石積 85×9厘米 李堅作

村頭老樹的回憶 小石積 60×75厘米 許維連作

夢系桃源 小石積 85×98厘米 尹輝作

張國琳

雲南省盆景賞石協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玉溪市美術協會會員,通海盆景協會秘書長、通海縣文聯書畫家協會副理事長、通海楹聯學會會員、通海孔子文化研究學會會員,秀山書畫協會副理事長。痴迷於盆景藝術30餘年,在盆景創作上有獨特的見解。

認可愛木盆景最好的方式——轉發,

頂愛木盆景最好的方式——關注,

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

原載:《中國花卉盆景》

獲取更多花木盆景資訊

關注公眾號,


送《小型盆景製作與賞析》電子書

愛木期待與您面對面的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木盆景 的精彩文章:

室內種植蟹爪蘭小技巧
是我太重還是馬太小

TAG:愛木盆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