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建築業的人均效率看保障房政策

從建築業的人均效率看保障房政策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導讀

搞經濟,就是抓兩個事。效率低的行業要做成高效率,高效率的行業就要注意公平分配。

本文寫於2011年12月22日

(註:本文是當時的看法,認為效率很高的產業工人應該得到較好的居住條件,靠保障房。現在看來讓全國人民住上房子不是太難,後來確實建了很多很多房子,沒幾年看上去就要過剩了,2015年開始還要搞去庫存,很多中小城市拉人買房。現在的問題住到哪個城市去,哪個地段,這應該是沒有辦法。)

按2011年預計產量估算,水泥產量20億噸,是第二名印度的9倍,美國的20倍,佔全球總量58%。鋼鐵產量6.5億噸,是第二名日本的6倍,印度和美國的8倍,佔全球總量的48%。

建築業就是靠鋼鐵水泥。2010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額5.25萬億,銷售面積10.43億平米,約1000萬套。這在世界上是個什麼水平?

美國的新屋銷售、新屋開工數據,用的是「年化」的古怪統計方法。近期說經濟數據好轉了,11月新屋開工多了,「年化」是68萬套,可能是指當月有68/12 = 5.6萬個新屋開工。2010年銷售不好,新屋銷售「年化總數」降至32萬套。中國的商品房就是「新屋」,這樣看來,中國新屋銷售套數是美國的20倍以上。當然美國一套不只100平米,總面積可能是10倍上下。

2010年,「建築業總產值」96031億元,「建築業增加值」26714億元。美國2009年「建築業總產值」10910億美元,匯率折算後約是中國數值的四分之三。而美國「建築業增加值」5375億美元,中國是美國的四分之三。這個「增加值」就是GDP。

中國的新屋面積、套數,是美國的10倍20倍,鋼鐵水泥產量也是10倍20倍,但建築業增加值還不如美國了,這是怎麼回事?

2010年,建築業從業人數達到4043.37萬人,約佔全社會就業人數的5%。這麼多人,創造的產業增加值只有26714億,人均6.5萬。其實比起人均GDP還是多的。巧合的是,美國建築業就業人數也約佔全社會就業的5%,約是700多萬人。

如果算建築業GDP,中國人多五倍,產業增加值只有四分之三,建築業人均GDP只有美國的七分之一。所以,經濟學家的結論是,用了這麼多鋼鐵水泥,GDP比美國還少,中國是「粗放式」的GDP。我看這是鬼扯。

如果看建房的數量,中國工人到和美國工人差不多。中國人多幾倍,建的房也多幾倍,用掉鋼鐵水泥多更多,效率應該是差不多的。中國美國工人都大量使用建築機械,效率確實應該可比。從工人平均「操作」的鋼鐵水泥數量來看,中國工人似乎效率還高些,應該是工作時間長。美國工人機械可能好些,但干一會就休息。

而印度的建築業就業佔比6.9%,人數和中國差不太多,用掉的鋼鐵水泥卻少一個數量級,所以效率是要差很多。應該是有數量級的差距。印度建築業增加值約1000億美元,算是合理的。工人用工程機械操作建材,合理規劃建築流程,很重要。印度排人龍傳遞材料,肩挑手提,中國就用大吊塔。

但中國工人效率不比美國工人差,為什麼人均產業GDP卻只有美國工人的七分之一?是不是美國房子建出來值錢,一套頂中國10套?這也不是,據說現在美國房子比中國還便宜了。中國房子一套50萬人民幣,已經貴得罵聲一片了。我們來找一個合理解釋。

假如中國建築工人年薪增加20萬元,追上美國工人了,那4000萬人,一年薪水要增8萬億。這個產業增加值才2.6萬億,怎麼搞?就漲房價建築價,漲出8萬億,全給工人發工資。那建築的成本里一大半是工人工資了。漲價後,材料成本不變,增加值就凈增8萬億,變成了近11萬億,這樣建築業人均GDP就能和美國差不太多了。

所以,在建築業這種中美人均效率可比的行業,人均產業GDP就是和人均收入相關的。在這種行業,增收就是增GDP。人均產業GDP低,而效率又不低,只能說明工人收入太低了,分配極不合理。

由於效率高,這兩年建築行業的人均收入確實增加比較快,建築業民工月收入五六千不奇怪。而房地產老闆並不抱怨工人工資大漲,利潤還是很可觀,只是怕調控。效率差不多,工人收入低,現在房地產業的利潤率,應該比美國地產公司要高得多。美國富豪沒幾個是搞地產的,中國的一半以上都是。因此,中國建築工人應該還有潛力增加很多收入。中國地產老闆都是鬼扯,掙這麼多錢,對工人太不公平了。

中國建築工人建的房,自己卻用不上,這是胡搞。發生這種情況,就是政府胡搞失職,就是地產黨。特別讓人憤怒的是,這不是生產力不夠,明明建築效率是全球頂尖的,還搞這種地產黨。

鋼鐵水泥佔全世界的一半,生產效率非常高了,全球頂尖。據說水泥生產線是世界效率最高的,所以產量驚人。又不是印度這樣,生產力低,人多也造不出足夠的房子。建築業人均效率比美國還高,人均收入卻低得多,沒有別的解釋,就是根本性的大錯特錯。

這就不是餅不夠大,而是分配出大問題。從產能與技朮看,建築業總是可以做出非常非常大的餅了。建築業工人卻無力在城市安家,這就是大錯特錯。不管房地產調控怎麼搞,如果高效率的建築業工人無法使用自己生產的產品,就是巨大的不公平。不是因為大城市白領買不起房,而是因為產業工人自己用不上。

一種辦法是漲房價給建築工人增收,但這是不行的。因為中國不只建築工人,還有很多其它產業工人,而效率象建築業這樣全球最高的行業還不多。建築工人收入沒增多少,房價已經漲得不可忍受了。美國人其它行業效率高,普遍都是高收入,房價高一些無所謂。而中國這些年漲房價弄得天怒人怨,因為有很多行業效率不夠高,增收幅度遠遠趕不上房價上漲速度。

所以,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大建保障房,用行業的高效率,讓產業工人實質增收。證明略。

因此,政府2003年搞地產「創新」,商品房佔90%,保障房10%,這是根本性的大錯誤,怎麼調控都是錯的。政府要認識錯誤轉變方向,下屆政府要緊抓不放鬆,轉到以保障房為主。成敗就看產業工人能不能住好,過上正常的生活。

搞經濟,就是抓兩個事。效率低的行業要做成高效率,高效率的行業就要注意公平分配。是以做大餅為主,還是分大餅為主,需要具體行業具體分析。低效率的行業要優先把餅做大,印度人建築效率太低,想5年掃除貧民窟只是胡吹。高效率的行業就得公平優先了,建築業效率已經全球最高了,任務就是讓全國人住得舒服住得開心。

本文得出的結論並不新鮮。但是,通過對建築業效率的深入分析,能讓我們更加明確地認識到,什麼房地產政策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

背景簡介:本文作者筆名陳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科學學士,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科技與戰略風雲學會會員,《中國的官辦經濟》作者,微博@風雲學會陳經。

責任編輯:郭尖尖

歡迎關注風雲之聲

知乎專欄:

一點資訊:

今日頭條:

http://toutiao.com/m625657584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雲之聲 的精彩文章:

中美貿易戰7月正式開始後的一些走向和推演
奇妙的數學:藍眼睛島和強弱共識

TAG:風雲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