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初突厥勢力猖獗,為何宰相溫彥博主張收服,魏徵不同意呢?

唐初突厥勢力猖獗,為何宰相溫彥博主張收服,魏徵不同意呢?

初唐邊境並不太平,特別是西部突厥勢力比較強大,經常犯邊,讓唐太宗很是惱火。這時就向宰相魏徵和溫彥博徵求意見。這倆人意見並不統一。

溫彥博對突厥的分析主要有三句話:一是認為「今突厥破除,余落歸附」。二是認為「突厥余魂,以命歸我,收居內地,教以禮法,選其酋首,遣居宿衛,畏威懷德,何患之有」。三是「今陛下仁厚,從其所欲,河南、河北,任情居住,各有酋長,不相統屬,力散勢分,安能為害」。

總結起來就是,突厥現在正處破敗之時,不得不依附我們。如果我們教之以禮法,為他們選好酋長,他們會「畏威懷德」。如果再使突厥各部落間不相聯繫,使其力量分散,他們就不可能對我們有威脅。

他不了解突厥主要表現在以下三點:一是只知道突厥此刻因破敗表現得很馴服,但不明白他們不會永遠破敗,永遠馴服。二是不明白突厥不是短期內(幾十年內)可以教化的。

三是不知道突厥的力量不會永遠分散的,而且即使始終分散,但只要有一支力量發展起來,就是中原不能承受的。溫彥博之所以對突厥作出錯誤的判斷是因為不是真的了解突厥,對他們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相反,魏徵對突厥卻知之甚深,他說「匈奴人面獸心,非我族類,強必寇盜,弱則卑伏,不顧恩義,其天性也……」。突厥是游牧民族,靠天吃飯,他們生存遵循的是森林法則:弱肉強食。突厥就像一群野獸,只要有利,什麼都可以干,沒有長遠規劃,沒有廉恥,不講禮義。這是他們的天性,無法改變。溫彥博除了對敵人不知,其對己也不知。

溫彥博建議對突厥進行教化,以示懷柔,是基於儒家的理想、唐帝國的強大,卻沒有考慮萬一唐帝國不那麼強大,甚至弱於突厥時,那該怎麼安撫、教化突厥呢。

而魏徵在這方面就能考慮全面,他說「且今降者幾至十萬,數年之後,滋息過倍,居我肘腋,甫邇王畿,心腹之疾,將為後患,尤不可處以河南也」。即數年後,他們一旦強大,又離我們都城那麼近,我們定會處理不了他們,所以應該消滅他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館 的精彩文章:

對越反擊戰,越軍碉堡久攻不下,他一躍而起炸毀兩座,炸死敵人14名
北宋因建立一個機構而惹惱了數萬軍隊起義,建立政權,兵敗全被殺

TAG:文史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