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博山爐鑒賞,卧看仙崖雲海間

博山爐鑒賞,卧看仙崖雲海間

博山爐鑒賞,卧看仙崖雲海間

香薰文化

博山爐鑒賞,卧看仙崖雲海間

古人有熏香的習慣,源遠流長。今人似乎淡忘了,日常生活中並不多見,高端女性玩的香薰屬於修身養性的活動,也不是日常生活的必須。

想來也未必是古人生活精緻,也許更多是不得已而為之。據說法國路易十四時代,宮廷中即使皇帝一年才洗兩回澡,身上有異味,於是發明了香水。

我估計古代中國更早時代的人們,洗澡也不會很方便。而且,室外環境也不會好到哪裡去。鄉村室外應該是處處馬糞等遺留的氣味;城市中上下水道工程不會好到哪裡去,人多擁擠,絕不會是我們今人想像的世外桃源圖景......熏爐的誕生,其實順理成章。

千萬別被我的上述臆想,壞了口味。無論如何,上千年的熏爐,今天無論怎麼評價,都是不打折扣的藝術珍品,國寶。

博山爐鑒賞,卧看仙崖雲海間

西漢 青銅騎獸人物博山爐

河北博物館藏

博山爐是一類造型特殊的熏爐,主要流行於漢晉時期。常見的博山爐多為青銅器或陶器,前者率先出現於貴族器用之中,後者是前者的替代品,並且演變成為明器。

從形制上看,博山爐的器身近似豆,其上覆以尖錐狀的蓋。爐蓋一般被塑造成怪石嶙峋的山的形態,留有孔隙以便煙香溢出。山內與山外隨處可見雲氣或海水紋飾,峰巒間往往還點綴著奇珍異獸,望之有如仙山。

博山爐鑒賞,卧看仙崖雲海間

劉勝墓金錯博山爐

博山本是人們對仙山的籠統稱謂。戰國秦漢以來,文獻中的仙山概念通常與大海有關。

宋人呂大臨在著名的《考古圖》中曾著錄過一件博山爐,他寫道:爐像海中博山,下有盤貯湯使潤氣蒸香,以像海之迴環。

這段話雖然難以代表早期中國熏爐的設計理念,觀察力卻非常敏銳。隨著西王母信仰的崛起,漢代人對仙的想像從沿海轉向西域,因此博山圖像中水的意象漸趨淡化。

不過,在博山爐發明之初,海顯然是必要的元素。《史記·封禪書》記載了當時人對仙山的直覺印象:入海求蓬萊者,言蓬萊不遠,而不能至者,殆不見其氣。上乃遣望氣佐候其氣雲。可以看出,神仙居住的世界充滿玄妙,而水與氣都烘託了他們的靈蹤。

博山爐鑒賞,卧看仙崖雲海間

劉勝墓博山爐線描圖

博山爐就是真實可見的神仙世界。考古發現的漢代博山爐數量眾多,河北省滿城中山靖王墓出土的金錯博山爐曾是實用的生器,在它的表面,上演了一幕幕動人心魄的情景。

滿城漢墓發現於1968年,一、二號墓的主人被確定為中山王劉勝和王后竇綰。劉勝死後的兩千餘年,共有四件銅熏爐在山岩內陪伴著他,一件在前室,三件在後室。與其他幾件造型簡約的熏爐不同,深藏後室側間角落的博山爐精工細作,卓爾不群。

由於這間墓室象徵著地下王國的浴間,我們推測金錯博山爐有可能原本與醫療有關。「升降隨長煙,飄搖戲九垓」,在爐香與霧氣之間,中山王是否像他的兄弟漢武帝劉徹一樣時常夢想著登仙?

中山王后竇綰墓總計出土了三件青銅熏爐,其中兩件為豆形熏爐。第三件熏爐屬於博山爐的另一種常見類型。這件香爐下有承盤,在底座處塑造了跨騎神獸的人物,爐蓋刻畫了兩層透空物象。石崖之間,閃現著虎、熊、羊、人物、牛車和怪獸,虎嗜羊的圖式透露出草原藝術風格。千變萬化的博山爐器身普遍較為矮小,在席地居坐的漢代,它們適合放置在私人活動空間。大概,漢代的天子和王侯都習慣於卧看帳內案前亦真亦幻的雲崖海島吧!

早在博山爐出現之前,熏香已經進入了中國人的生活。除了佩戴草葉之外,焚燒香草也是華夏先民潔身凈室、辟除邪魅的慣用手段。隨著域外香料的輸入,熏香行為越來越盛行,香爐形式更是潛移默化發生著改變。

目前我們所見到的最早的博山爐時代集中於武帝朝,足見開創「絲綢之路」的漢武帝在中國香爐的發展史上留下的印記。陝西興平茂陵陪葬區出土的鎏金銀竹節銅博山爐曾在未央宮寢殿使用,器身有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的銘文,也許屬於最早問世的博山爐作品。

博山爐鑒賞,卧看仙崖雲海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昌論壇 的精彩文章:

調整期市場突圍四字訣
書寫景泰藍輝煌,林徽因曾有一筆

TAG:雅昌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