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透明的天花板」:溫柔的女性並未受到世界溫柔地對待

「透明的天花板」:溫柔的女性並未受到世界溫柔地對待

文|於韡航

「透明的天花板」:溫柔的女性並未受到世界溫柔地對待

美國憲法修正案第 19 條出台:公民選舉權不因性別而受限,即賦予女性選舉權

1917年俄國的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封建專制和農奴制度,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同時賦予了女性平等的選舉權利。而在新中國成立之前的1947年,中國女性就已經獲得了平等選舉權。

法國由於政體幾度更迭,加上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都涉及本土,因此國內主要焦點在於實現和平以及爭執政體之上,婦女運動被壓制在民族國家鬥爭之後,直到1944年才通過法案給予女性選舉權。一戰後期由於女性在戰爭中做出的貢獻,歐洲很多國家通過了女性選舉權法案,如德國、奧地利、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

而世界上最早給予女性選舉權與被選舉權的國家是澳大利亞,1902年,緊隨其後,北歐很多國家也通過了婦女選舉權法案,1906年芬蘭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對女性的歧視已經從法律上的直接歧視轉向具體社會領域的隱形歧視,美國著名女權運動領袖貝蒂·弗里丹出生於女性已經獲得平等選舉權的年代,然而在她成長的過程中她仍舊感受到女性受到所謂「透明的天花板」的困擾,她所撰寫的著名女性主義著作《女性的奧秘》中也指出在表面的平等背後,美國女性深受性別歧視的困擾。戰後成長的新一代女性雖然接受了高等教育,卻發現自己的才能毫無用武之地,她們只能屈居於次要職位,而美國的流行文化也在不斷地強化著女性的刻板印象,她們日復一日的沉浸在充斥著性別歧視的文化氛圍中,最終將這種外在施加的歧視內化,進而自我認知成「次要的人」,低人一等的存在,而這又與她們所接受的教育——追求理性、自由和平等完全背離,這種二元割裂是新一代女性面臨的問題。

20世紀初的女權運動領袖們此時已經成為歷史,當今時代,女性參政議政機會逐漸增加,在國際政壇活躍著越來越多女性政治家的身影:英國的特蕾莎·梅首相、德國的默克爾總理、芬蘭總統塔利婭·哈洛寧、賴比瑞亞前總統埃倫·約翰遜·瑟利夫??她們用行動表明,即使是在政治領域,女性在各方面並不遜色於男性。在商業界,也出現了許多傑出的女性商人、管理者:惠普前CEO梅格·惠特曼、IBM總裁弗吉尼亞·M·羅曼提、百事集團首席執行官盧英德??她們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證明女性不僅僅是「感性的動物」,女性同男性一樣,能夠承擔社會責任。而在其他曾經只有男性才能准許進入的領域,也出現了女性活躍的身影:核物理、勘探、航天等等,越來越多的女性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動克服社會上的偏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挑戰世界之巔:200多人喪生,最難路線被中國人征服
《荷馬史詩》中的強大希臘國家到底存不存在?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