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我該如何理解我的媽媽,感覺她愛我,但並不喜歡我」 | KY諮詢師信箱Vol.14

「我該如何理解我的媽媽,感覺她愛我,但並不喜歡我」 | KY諮詢師信箱Vol.14




親愛的心理諮詢師:

 


您好!我想向您傾訴和尋求一點建議。我一直有一種感覺是:

父母愛我,可是不喜歡我。


 

在我的家庭生活里,

母親付出很多,是一個非常盡職的母親。我倆也經常交流很多想法和經歷。在我倆要好時,關係也很像朋友。

父親大概不愛我,只是把我當成重要的人。而我感覺從心裡深處更放不下的,是對更親近的母親的懷疑。


 


我對她的懷疑主要來自三點,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她從很早就向我表達想要個兒子(我是獨女)。

有時候我會替她惋惜,但當我自己獨處,想起這個會感到怨恨和不公平。我其實更希望自己沒有出生,而她的孩子是個男孩,這樣我既不用作為女性更艱難地面對各種掙扎,她也能得其所願。我有時會很努力想向她表現自己,有時又自暴自棄覺得反正沒有意義,她不可能真的開心。


 


第二點,是她對我表姐和表弟的態度使我非常嫉妒。

表姐性格溫和,我媽喜歡她跟她在一起會很開心。表弟是個性格不錯的男孩,無論他做多小的好事,我媽都會覺得新奇讚歎,表弟跟我們分開,她會很失落一段。讓我嫉妒的是,她跟他們在一起會真的非常開心,而跟我在一起她經常陷入抱怨或者焦慮的情緒(一般是抱怨她自己),或者就是一直在走神。

 


第三點,我爸總會讓她失望生氣,可是不管怎樣她的注意力仍然全部放在他身上

。只要我爸回來,不管在不在家,她情緒波動都很大,什麼事都不想做了,我想轉移她注意力卻總是失敗,感覺很氣憤。


 


我知道她愛我總想多付出讓我過得好。可她不喜歡我的性別,不喜歡我的性格。我寧願她自私點不要愛我,只有點喜歡我這個人就行。我有時候恨她,有時候又想她。


 


我也很怕以後自己有孩子也是女兒,我怕女兒的話會面臨跟我一樣但我無法掙脫的困境,也怕女兒性格更像我而我特別討厭自己的性格,更怕我會像我媽一樣生了女兒卻無法說服自己喜歡,一輩子都在抱怨懊悔。其它的事情我倆都可以交流或者吵架,但這個感受我不能跟她說,因為她會對我感到愧疚難過,而我仍然是個如果是男孩就好了的女孩。


 


請問在這樣的心理下,我該怎麼跟她更好的相處呢,真心期盼能得到您的一點建議。感謝!






 諮詢師回復1




你好。我是劉翠莎。

跟你一樣,我是人類的一份子,也是女性中的一員。




你在來信中提到「感覺父母愛我,可是不喜歡我。」這讓我好奇,一方面你對父母尤其是母親對自己的態度感到懷疑,另一方面你又使用了最為強烈的表達親密的詞語來定義你感受到的父母對你的情感。似乎你不僅是懷疑這份愛的,同時你也是確定這份愛的。我想,這絕不是沒有來由的矛盾反應,也許恰恰是你感到父母是矛盾的:他們在表達對你的重視的同時,又在向你傳遞著相反的信號——「媽媽從很早就跟你表達她想要個兒子」、「媽媽跟你在一起時經常陷入對自己的抱怨」、「爸爸讓媽媽失望生氣,媽媽的情緒波動不已」,媽媽的眼光總是難以帶著飽滿愛意和溫情的聚焦在作為女兒的你身上,你的目光緊緊的追隨著母親,卻總等不到母女間深情的四目相對,而是看見母親憂愁的表情、忙碌而落寞的背影。也許你在感動於母親盡職付出的同時,你又感到你接受到的母愛帶著強烈的犧牲意味,這讓你感到自己既重要卻又渺小,好像你對於母親的「苦難」負有責任。我想,這樣的愛,無論對於任何一個孩子而言都太沉重了,你多希望「她自私點不要愛我」,你多希望自己能做點什麼,點亮母親的希望、喚醒母親的活力,「你努力表現自己」、「你轉移母親對父親的注意力」。如果可以,你是要救母親於水深火熱之中的,然而你無奈的發現你是獨立於母親的,所以「你有時又自暴自棄覺得反正沒有意義」,你不能真的左右你的母親。



你對於自己與母親是相分離的兩個個體的感覺,也許比你的母親更明顯。你在來信中描述你的母親「跟你在一起時她經常陷入對自己的抱怨中」,有沒有可能,在那樣的時刻,

作為孩子的你是感到自己並沒有真正的擁有一個心理上的母親的,你感到你反而被母親當成了她自己的一部分,成了母親自我傾訴的對象,而不是一個需要呵護關愛照顧的孩子,由此你好像被奪去了孩子的位置,成為了母親進行自我照顧的內心聽眾。分離停滯在生理層面,而沒有達到心理層面,關係看起來親近,實則糾纏矛盾;而心理層面的分離,雖然讓人感到無奈甚至有些哀傷,卻是邁向成熟和獨立、走向真正的親密的開始。




你說你害怕以後你有了女兒……你說你好奇「要怎麼跟她更好的相處」。我竟有些欣喜:我想,你的這個「她」,說的既是你媽媽、也是你自己。不知道你是否認同?我想,你也是在思考:你可以如何理解作為女性的你的母親、你可以如何看待作為女性的你自己,以及你將如何讓未來的你擁有你感到理想的母性。




關於如何理解作為女性的你的母親,我想,這並不是一個容易的課題,

正如你提到對母親對你的態度的懷疑;你感受到的來自家庭對你的矛盾反應,這絕對有你的道理:因為如果將鏡頭拉得足夠長足夠遠,我們不難發現社會大環境、時代大背景對待女性的矛盾態度,與此相對,其實也有對待男性的矛盾。所以,有沒有可能,你感受到的怨恨和不公平,恰恰是你母親對她自己生為女兒身的惋惜、對她經受到的命運艱難感到的掙扎、對外界強加在女性心靈枷鎖的認命和無可奈何?不得不去看見的是,

在很長一段時期,女性被賦予了過高的角色及功能期待,同時又被賦予了相對次要的身份和地位。彷彿在「人」面前有了男女,是有高低主次的。性的魅力不能因其差異性而得到欣賞,反而因其差異性而受到抬舉或貶低。







你在來信中並未更多提及母親的過去,不確定你的母親是怎麼被帶到這個世界上的呢?在她作為一個女孩的時候,她怎麼被父母養育?她如何理解她的父母養育自己的方式?她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她理想中的女性是什麼樣的呢?當她出落成為一個亭亭玉立的女子時,她感到欣喜嗎?她對於自己為人妻、為人母是什麼樣的感受?你又是怎麼理解你母親的這一切的呢?




當然,

理解我們的父母從來不是我們自我旅途的終點和目的,而是我們更好的和自己相處的途徑和通道。

當你在信中談及你的擔心的時候,我之所以說我竟感到欣喜,在於我感到你敏銳的覺察到了你接受到的影響,而你不希望重蹈覆轍,你希望有所不同。而這樣的時候,往往意味著你不打算將自己局限在被定義的「讓人惋惜的女性」或者是「不被喜歡的孩子」的位置上。這樣的自我探索,也許在大多生活於那個時代背景下的母親們、母親的母親們那裡,沒有參照,也沒有答案。所以,這對你而言,不能不說是充滿勇敢精神的超越。




你說你嫉妒媽媽對錶姐和表弟的態度,聽起來在那裡你看見了你心裡最想要擁有的母親,有沒有可能那最接近你對理想母性的嚮往——開心的、容光煥發的、新奇的、充滿活力、積極關注的、大方讚歎的;在什麼樣的情境下,你也散發出這樣的魅力?當你用這樣的充滿母性的目光回視自己的時候,你發現:你是如何感受到開心的?你在做什麼的時候最能喚醒你的熱情和生命力?你感到自己在什麼樣的狀態下獨具魅力?你對自己作為一個生命個體、作為一個女性,你是如何讓自己享受其中,如何創造機會收穫到美好體驗?當你怎麼樣擁抱生活的時候,你感到時光不被蹉跎、此時此刻值得全心投入?







寫到這裡,我想起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最近一年過春節,我問起我的父親:「當你發現有了我這個女兒,是什麼樣的感覺。」爸爸抽了一口煙,沉默了一會,坦白告訴我說,他並不是從我一出生就有了當父親的感覺的。他說起一段回憶,那大概是在我2、3歲的時候,一天晚上我哭鬧不停,他和我媽媽折騰許久,發現我是吃東西被魚刺卡到了,但他們怎麼也取不出魚刺,頭疼不已,他連夜把我背到醫院……當醫生把魚刺從我喉嚨取出來後,他看到我止住了哭聲,神情滿足而安定,他說他那時才回過神來,發現我當時一直用我很小很小的手緊緊的抓著他的手指,爸爸說那個時候他的心裡升起來一種感覺:「哎呀,我這個新手老爸很重要!哈哈!」




我翻譯我父親的這句話,有許多版本,其中我覺得我理解得最精準的一個是:「哎呀,你們有我這個女兒,真好!哈哈!」




即便是孩提時如此依賴於父母的我們,也在不斷地主動地對我們自己、我們的父母、以及我們與父母之間的關係重新賦予意義,在我們離開父母成為自己的過程中不斷地建構著彼此的關係,從而得以實現真正的親密,感受到統合的而非矛盾的親子之愛。而這,總是首先建立在我們成為、確認並愉悅認領自己的基礎之上。我想,這不僅僅是來信的你的議題,也是回信的我的重要議題之一,也可能是看信的他或她的議題,很感謝你通過講述將我們聚到這裡。願我們在此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好!




諮詢師  劉翠莎





↑本期回復諮詢師劉翠莎的知我心理預約平台主頁↑







 諮詢師回復2 




你好!


 


從你的來信中,我看到一個不斷想方設法要得到母親認同,但卻總是對無法改變的結果失望、對自己生氣、充滿無助感的女孩。你反覆提到母親不喜自己的性格、你也不喜歡自己的性格,而表姐與表弟的性格都很不錯,母親對他們的反應讓你很嫉妒,這些都造成你的自我否定──否定自己的性別和性格。


 


我想告訴你的是:你渴求母親的關愛是很正常的,這是人類的共性。我相信你從小到大必定為此做了極多的努力,但也為你的努力沒有達到想要的結果感到心疼,因為在這一切努力嘗試的背後,你該是怎樣一次又一次地帶著期待、又怎樣傷心地去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其實,若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孩子在2歲前後自我概念開始塑形,這過程中會產生很強烈的獨佔心理,會拒絕跟人分享母親的懷抱,只有當你感到充分安全的時候,才會開始懂得分享

,不過很顯然你一直沒有得到足夠的安全感,所以你對錶姐表弟的嫉妒是很合乎常情的,

這並不是你的錯,更多的是父母的缺失。而孩子對父母關注的渴求,是人類的核心需求,當這種被關注的需求在生命早期階段得不到滿足時,人類的求生本能會促使我們就當時能掌握的技能,發展出一些看來有效的適應性思維與行為(不論是屈從、逃避、或過度補償)。

我猜想你當時因嫉妒而有的行為反應是為了讓你母親回到你的身邊,可惜的是,久而久之,它卻成為了你性格的一部份。


 


聽到你問到「在這樣的心理下,我該怎麼跟她更好的相處?」真為你感到心疼,因為看到你還是那麼渴望母親的關愛。雖然你意識上降低了自己對母親關愛的需要程度(「只要有點喜歡你這個人就行」),但你潛意識中還是渴求她對你完全的接納,你希望她能重視你、也喜歡你做她的女兒,但是你認為她做不到。你愛的母親不能同樣的愛你,使你身陷苦海之中……







以下兩點建議,供你參考。


 


一、與母親和解──平和地溝通




你提到你與母親能像朋友一樣的聊天交流,從你的成長曆程來看,能與她保持這樣的親密真的很不容易,但可惜的是,因為你擔心母親會對你感到愧疚難過,所以你心底深處最想要的,你不敢告訴她。我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你對母親的體貼與對她的愛,但是否也可能因為你擔心如果你說出你真正想要的,她會更不喜歡你?不論原因為何,我猜想你母親並不了解你心裡對她真正的想法與感受,以及它們形成的原因。也正因為如此,她自然也沒有機會告訴你不論是她的重男輕女、或是「更喜歡」你的表姐表弟的真正原因,是否可能來自於她的家族包袱或是其他因素?另外,你提到她在你身邊經常有「不開心」的表現(焦慮、抱怨或走神),

有沒有可能不是因為你這個人的關係,而是她在你身邊時,才能最放鬆的做真正的自己?


 


建議你不妨真把自己當做母親的朋友,找個合適的時間,彼此傾吐心裡的話。如今你已經長大,更加容易透過語辭來表達內心的感受,也更容易理解她要表達的內容。當然,我相信要你邁出這一步需要極大的勇氣,因為你不確定後果是好是壞,不過這個心結沒能解開,你和她相處的時候,內心必定還會充滿焦慮;只要出現了可能吸引你母親注意的人,你還是會再次受傷的。




二、向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求助





你的缺乏安全感與自我否定,都與你幼時的經驗息息相關。要讓自己內心的那個脆弱的孩子能長大,能看到自己的好,能給予自己所需要的安全感而不需向外求,是個高難度的挑戰,也需要時間。


 


另外,

性格是可以養成的

,不過大多數人都知道自己應該有所改變,但卻跳不出自己固有行為模式的框框。


 


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可以幫助你在較短的時間內,聚焦在需要面對的議題上,更有效的達到目標。TA也可以與你一同商討合適你達到性格改變的步驟,協助你專註於走完這一條並不輕鬆的旅程。


 


你能提筆寫這封信,表示你已經踏出了改變的第一步,我深願你能獲得內心真實的安全感與自信,去面對你的母親、家人、與將來的孩子。




諮詢師 鄔美嘉





↑本期回復諮詢師

鄔美嘉

的知我心理預約平台主頁↑







相關閱讀:


大齡辭職,仍在處理家庭焦慮的我能轉行做諮詢師嗎?| KY諮詢師信箱Vol.13


「我一崩潰就打自己,我該如何改掉這種自我攻擊的習慣?」| KY諮詢師信箱Vol.12


「我不想好起來,怕病好了就沒有人愛我了」 | KY諮詢師信箱Vol.11


老公出軌後和我離婚,我可以恨他嗎?| KY諮詢師信箱Vol.10


「只有戴上面具才能交朋友嗎?做自己會不會一直孤獨?」 | KY諮詢師信箱Vol.9


「他是個值得嫁的好男人,但我們卻聊不到一起,還要繼續嗎?」 | KY諮詢師信箱Vol.8




或者平時通過點擊公號底部菜單欄「心理諮詢」→「心理諮詢預約」,可根據需求搜索查找諮詢師。








你可以通過

KY編輯部郵箱


editorial@knowyourself.cc(在標題註明:諮詢師信箱)

向知我諮詢師平台上的諮詢師們寫信,你的來信便可能有機會得到回復。


 


注意:在這裡,諮詢師的回信是以教育和分享為目的的,並不能取代/等同任何專業建議、診斷或治療。當你覺得自己有需要的時候,請一定到專業的機構或醫院尋求幫助。




若有任何困惑,請發信息到公號後台,


我們會在48小時內給你解答。



搜索文章/心理測試/招聘/轉載/請戳菜單欄






我最不服輸的時候,是我喜歡你的時候 | 陷入迷戀的8種表現
完美陌生人:一個簡單的遊戲顛覆了婚姻,你敢玩么?

TAG:KnowYoursel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