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最「小氣」的開國中將,喝酒捨不得吃下酒菜,說我是農民的兒子

最「小氣」的開國中將,喝酒捨不得吃下酒菜,說我是農民的兒子

在之前的文章中,其實我們講過很多關於老一輩革命家的故事,他們大部分都有一個共性——儘管身居高位,依然保持著令人敬佩的勤儉節約的作風。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開國中將,更是如此。

最「小氣」的開國中將,喝酒捨不得吃下酒菜,說我是農民的兒子

張達志,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陝北根據地的創始人之一。戰爭年代的功勛就不多贅述了,想必大家都多少有所耳聞,我們來說說張達志建國後的一些事——

張達志被譽為是「布衣將軍」,顧名思義,就是因為他作風正派,艱苦樸素,廉潔奉公,密切聯繫群眾,充分表現了一位身經百戰的共產主義戰士的高貴品德。

建國後,張達志最開始擔任第四軍軍長,職位也很高了。但是他平日里生活非常儉樸,身上穿的是不知道打了多少補丁的衣服,吃的也是粗茶淡飯,甚至有時喝酒,都捨不得讓炊事員做點下酒菜,而是拌個辣椒干著喝。

最「小氣」的開國中將,喝酒捨不得吃下酒菜,說我是農民的兒子

身邊的警衛員不理解他,他卻說:「我是農民的兒子,是在黃土地上吃小米飯長大的,牢記著「粒粒皆辛苦」的祖訓,牢記著共產主義的遠大目標始於足下,我們這些老傢伙責無旁貸地應該身體力行,把艱苦奮鬥的延安精神作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傳給子子孫孫。」

每次下基層,張達志總是堅持和群眾打成一片,下伙房、看豬圈,和戰士們下象棋、打撲克。在戰士們面前,他不像是個首長,像是一個普通士兵。

張達志說:「與基層和廣大群眾接觸,才能聽到群眾的呼聲,了解群眾的疾苦,為基層辦實事。」

最「小氣」的開國中將,喝酒捨不得吃下酒菜,說我是農民的兒子

張達志雖然對自己要求節省,但是在支援社會主義建設和有困難的戰友時,卻十分慷慨。1960年,家鄉人民遇到了困難,張達志主動捐贈了2500元,鄉親和老部下來城裡辦事、看病,他常常主動地為其解決食宿和路費……

張達志將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一個老革命家的崇高品格,令人敬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評說 的精彩文章:

中國最後一個土匪,祖上曾是農民起義領袖,1965年才被擊斃
民國第一大土匪,敢單挑十幾路軍閥,說自己是「洋人」的老子

TAG:歷史評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