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那些最具團隊合作精神的人,都踩過哪些坑?

那些最具團隊合作精神的人,都踩過哪些坑?

插圖:

JAMES STEINBERG




作者Sue Shellenbarger 





如今一股推崇合作精神的浪潮正席捲職場。在這一浪潮之下,有人發現自己與他人交往時太過注重合作,結果反而造成了不必要的壓力和工作量。




當你聽到「差勁的合作者」的說法時,想到的很可能是某個拒絕合作的人。但是,如果你每天費盡心思試圖滿足每位同事的需要,或者在多到根本應付不過來的會議之間疲於奔命,你也可能間接成為了「害群之馬」。這種做法背後的根源可能是天生不具備劃清界限的能力,或者自尊心驅動之下一股將自己打造成職場「最有價值成員」的慾望。




研究發現,許多過去僅與少數同事並肩作戰的白領如今要花費85%的時間通過現場會議、郵件、電話會議或即時通訊與多個團隊的同事進行「合作」,並且往往還要跨越多個時區。




據羅伯特?克洛斯(Robert Cross)稱,過去十年間,員工合作的需求量和多樣性已經上升50%。28名研究人員歷時八年,就這一話題進行了研究,試圖通過調查、郵件分析和訪談找出最高效的合作者,或者浪費時間最少(對自身或他人而言)的佼佼者。克洛斯正是此項研究的第一作者。福特汽車、博思艾倫、通用電氣等企業的培訓項目均採用了這一研究。





羅伯特?克洛斯是馬薩諸塞州巴布森學院的一名全球領導力教授。他也是一項研究的首席研究員,該研究的主題是人們如何在強調合作的工作環境下浪費時間,共有28家僱主參與了此項研究。圖片來源:

THE CONNECTED COMMONS




「當今人們對合作的重視程度令我震驚,」 克洛斯博士稱。他從事職場研究的時間已經達到20年,此前在弗吉尼亞大學工作,目前在位於馬薩諸塞州巴布森公園的巴布森學院擔任全球領導力教授。




這項研究表明,強調合作的趨勢已經讓原本構成優勢的一些個人素質反過來成為職場絆腳石。幫助他人的慾望、對職場掌控力的需求,甚至是讓同事看到自己擅長特定事項的願望都可能導致人們承擔一些不必要的工作,克洛斯博士指出。




他稱這些習慣性反應為「認同感驅動力」,因其往往能提升一個人的自我認同或者在同事心目中的形象。但在工作任務繁重的時候,這也會導致員工把握不好「度」在哪裡。




員工往往會關注容易觸發膝跳反射的情況,例如有同事來尋求幫助。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在得知自己能提供最大幫助的情況下助人為樂,這種做法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從來不懂得說「不」,克羅斯博士說,「你會成為被人賴上的老好人。」




在上述研究訪問的200位員工中,其中有一位是來自某科技公司的一位雄心勃勃的經理。 她的主要問題是沉迷於幫助同事之後獲得的滿足感,這讓她成為了人人求助的老好人。漸漸地她精疲力竭,健康出現問題,並且最終辭職。之後的一份工作,她學會了把握好度,拒絕那些會讓自己晚上或周末被迫加班的任務,很快又重整旗鼓。




要在多項任務之間做出取捨可能會令習慣在工作中獲得掌控感的員工倍感懊惱。克洛斯博士指出,有些人會因此變本加厲,甚至會抱著「我是唯一能做好這件事的人」的想法更拚命地嘗試管理好每一個細節。



來自丹佛的基蘭?泰伊(Kieran Tie)喜歡在工作中擁有掌控感。在此前的一份工作中,他很享受創造軟體然後見證軟體對客戶起到幫助的感覺。但是換了新工作後,作為一名產品經理,他的職責是監督好幾個工程團隊,這讓他很難適應。





來自丹佛的基蘭?泰伊此前是一名軟體工程師,上一份工作時因為必須嘗試就太多項目與太多同事「合作」而殫精竭慮,最終對工作產生倦怠。如今,他成為了一名自立門戶的內容營銷顧問。圖片來源:

RACHAEL WEAVER



「我一會要朝這個方向走,一會又被拉到另一個方向,分身乏術,」泰伊先生說。他感覺自己應該能確保所有項目按時完成且預算達標,所以一旦無法做到就深深自責。而當他選擇自己所知唯一可行的解決方案——加倍努力工作之後,很快便心力交瘁,不得不辭職。如今,泰伊先生選擇自立門戶,成為一名內容營銷顧問,並且正將自己工作倦怠的經歷寫成文字。





各企業應該警惕員工沉溺於「錯失恐懼症」(FOMO)。錯失恐懼症會促使人們答應參加原本可輕鬆推掉的會議。




還有一些人選擇頻頻「攬事」是因為這給了他們「展示專業才能的機會,他們心裡的想法是,『我希望被視作難不倒的「諸葛亮」,被視作專家,』」博思艾倫諮詢公司全球學習與發展總監大衛?西爾維斯特(David Sylvester)稱。他是克洛斯博士上述研究的長期參與者。一傳十十傳百,要維護難不倒的形象,需要耗費大量時間。




當然,工作負荷過重的另一個原因是把太多的工作堆砌到一起。合作型職場文化之下各類瑣碎需求的出現也要求員工發展一些應變的技能——例如放下所謂重要任務、去處理更重要任務的能力。




即便是封閉自我的慾念也可能存在弊端(當你朝一項值得奮鬥的目標前進時,這種心理可能十分有益)。複雜的合作項目往往要求員工在項目發展過程中摸著石頭過河,抱著寬容的心態擁抱不確定性。「總是有很多未知,為所作決定是否正確而焦慮擔心都很正常,」一位企業高管對研究人員說,「最重要的是做出一個大體正確的決定,然後繼續前行,」並在獲得更多信息之後加以調整。




好消息是:對某幾種行為稍作改變就可以重新獲得你在「合作上浪費掉的18%~24%的時間」,克洛斯博士稱。




這要求你專註於最迫切的工作目標。福特首席人才官朱莉?洛奇-賈勒特(Julie Lodge-Jarrett)稱,福特公司的一位高管每天早上都預留幾分鐘時間進行正念冥想(mindfulness meditation),以幫助自己專註於當天的優先事項。



請允許自己不一一回復每一封郵件。設立規劃工具,幫助自己避開不必要的需求。




微軟最近也借鑒了克洛斯博士的研究,在Outlook郵箱增設新功能,可提醒日曆表已被大小會議佔滿的用戶為重要工作預留時間。要確定哪些會議可以略過,克洛斯博士建議,打開你過去四個月的日程安排,看看自己參加的哪些會議真正必要。







你可能還關注 


老闆是如何浪費員工時間的?



職場成功的秘訣——少幹些活




大家也在讀 


職場女性往往低估了育兒成本


中美展開5G主導權之爭


法國立法禁止孩子在校使用手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爾街日報·派 的精彩文章:

衝刺電池新一輪革命,96歲的鋰離子電池發明者仍在奮戰
精英蜂擁逃離,誰來拯救暴力橫行的巴西?

TAG:華爾街日報·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