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你知道「笨蛋」一詞是怎麼來的嗎?

你知道「笨蛋」一詞是怎麼來的嗎?

如果現在有人說你是笨蛋,你肯定不高興,甚至會勃然大怒。因為「笨蛋」這個詞,就是指智商低下的人。可你知道,「笨蛋」一詞是怎麼來的嗎?

其實,古時沒有「笨蛋」這個詞,當然和人的智商也沒有絲毫關係。其中「笨」這個字,其本義是指一種造紙的原料。《說文解字》說:「笨、竹里也。從竹、本聲。」《廣雅》解釋說:「竹其表曰苠,其里曰笨。」清代文字學家朱駿聲進一步解釋說:「謂中之白質也。其白如紙,可手揭者,謂之朱孚俞。」綜合以上註解,可見「笨」的本義就是竹子的裡層,是竹子剝去青皮後留下的部分,是一層白色的薄膜,像紙一樣又薄又白,可以做造紙的原材料。東漢時,蔡倫造紙初期使用的原材料非常簡單,主要有樹皮、破漁網、破布、麻頭等。後來的人才開始使用「竹白」作造紙的原料。

「笨」這一原始語意,到了魏晉時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據《晉書?羊聃傳》記載,有四位大臣的德行、特質,被人們稱之為「四伯」:大鴻臚(按:晉代官職,主要掌管殿廷禮儀。)江泉因為能吃而被稱為「谷伯」、豫章太守史疇因「大肥」而被稱為「笨伯」、散騎郎張嶷因狡妄而被稱為「猾伯」、廬陵太守羊聃因凶暴而被稱為「瑣伯」,其中「大肥」就是指身體肥大、行動不便,這類人被稱為「笨伯」。可見此時的「笨」字,已經轉義成了笨重的意思,但還沒有和智商低下聯繫在一起。

到了東晉時期,著名的道教領袖葛洪門人向他請教天下的惡人都有哪些種類,葛洪列舉了「悖人」、「逆人」、「虐人」等數十種,其中說到:「仗淺短而多謬,暗趨舍之臧否者,笨人也。」在葛洪看來,笨人是指那種見識淺陋,謬誤百出,又不懂得善惡得失的人。這種人當然是愚蠢的人!直到此時,「笨」才和人的智商掛起鉤來。

清朝文人李鑒堂所編的《俗語考原》上說:「山東人謂粗魯人曰體漢,體與笨同。」古時,「體」字與繁體字「體」是兩個字,「體」字的意思是「劣」,又指「粗笨」。笨漢當然智商低下,可見在山東民間的俗語里,已經把「笨」的意思定型了。

至於「笨」和「蛋」何時結合成為固有的「笨蛋」詞語,筆者沒有查到確切的說法。很可能是「蛋」字特指男人的生殖器,一般情況下,都是罵人、訓人等詞之後的語助詞,如混蛋、滾蛋、完蛋等等。隨著時間的推移,至少清代以後,山東民間的「笨」慢慢地和「蛋」字組合起來,形成了今天的「笨蛋」一詞,以至於在全國推廣開來,成為固定的詞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探秘大全 的精彩文章:

李世民到底是怎麼死的?
和珅除了貪財還貪色,霸佔乾女兒不算,還染指皇上的女人

TAG:歷史探秘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