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別爭了,佛教徒到底能不能吃香菜?終於有答案了!

別爭了,佛教徒到底能不能吃香菜?終於有答案了!

原創來源:二休師父走世界

文/二休師父

前幾天老有人問,師父,咱們能不能吃香菜?香菜屬不屬於五辛?

一直以來,都有一種論調,說佛教徒不能吃香菜。

咱們的結論是:能,大大地能,香菜非五辛

今兒二休師父就全方位、超時空、立體、圖文、360度無死角地扒拉扒拉這事兒。

1、五辛有哪些?

蔥,蒜,韭菜,薤(音xie謝,小蒜),興渠(興渠是啥,先不說)。

2、為什麼佛教戒五辛呢?

《首楞嚴經》里說:「是五種辛,熟食發淫,生啖增恚」,什麼意思呢?這五種植物,熟吃長淫心,生吃增怒意。生的熟的都吃,時間久了就是暴怒的色狼,後果很嚴重。

還有一個更嚴重的後果是:「諸餓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與鬼住」,半夜三更,小鬼兒偷偷來親你小嘴兒,天天跟著你,別人走路帶風,你走路帶鬼。

更可怕的是常吃五辛「福德日消,長無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修的福報全漏了,白修,菩薩也不加持,護法神也不來守護,修啥也修不成。

結論:五辛當戒。

之所以很多人弄不清香菜到底能不能吃,是因為把「興渠」當成了香菜,爭論由此而起。

辣么,「興渠」是香菜嗎?

二休師父裝作很有學問的樣子,來引經據典地,扒拉一下:

第一、《佛祖統紀》(宋,志磐)卷 33: 興渠,蔥蒺也。生熟皆臭。葉如蔓菁,其臭如蒜。經音義云:「生於闐國」。 應法師云:「烏荼國人常食,即阿魏」

這段話有3個意思:1、氣味口味接近蒜。2、新疆有(古于闐國)。3、印度人常吃(烏荼國,今印度境內),它的名字又叫「阿魏」(興渠是梵語音譯,阿魏則是波斯語angnyan的漢譯)

第二、唐代慈愍三藏慧日大師:

「五辛此土唯有四:一蒜二韭三蔥四薤,闕於興渠。梵語稍訛,正雲形具,余國不見,回至於闐方得見也。根粗如細蔓菁根而白,其臭如蒜。彼國人種取根食也。於時冬天到彼不見枝葉。薹荽非五辛,所食無罪。日親見為驗歟。」(《宋高僧傳》卷第二十九)

小學老師這樣教咱們總結這段話的中心思想:五辛,咱們漢土只有四種,唯缺興渠,新疆才有。「薹荽」(即芫荽,香菜)不是五辛,吃吧,沒事兒,我慧日親自驗證的。

這話可靠不可靠呢?可靠。

慧日三藏大師本人曾於唐睿宗嗣聖十九年出發經西域到印度參學,到開元七年(719)歸返長安。在他的記述中,他在於闐國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和田地區,親見興渠。

後來他直接說:(芸)苔、(胡)荽非五辛,所食無罪。這是存在於唐朝,明確說明「胡荽(芫荽)」非五辛的最早文據。

結論已經很清楚:漢地無興渠,新疆有。香菜非五辛,能吃,大大地能。

除此之外,在唐代,「興渠」不是香菜的文據還有很多。如:

《一切經音義》(唐?慧琳)卷 45:

興渠,梵語阿魏葯也。

《翻譯名義》集卷 3 云:似桃膠,西國取之以置食中,今有阿魏葯是也。

到了明代,李時珍寫《本草綱目》,再次認定,興渠就是「阿魏」,他這樣記載:

佛家以大蒜、小蒜、慈蔥、蘭蔥、興渠為五葷。興渠,即阿魏也。 雖各不同,然皆辛熏之物,生食增恚,熟食發婬,有損性靈,故絕之也。

《三藏法數》(明?一如等集注)云:

興渠者,葉如蔓菁,根如蘿蔔,生熟皆臭如蒜。出於闐國,華夏不產,故不翻也

以上是唐、宋、明三朝從大師、旅行家到醫藥學家,對「興渠」的鑒定。

辣么,「興渠」是怎麼被誤傳為香菜的呢?

民國初,印光大在《文鈔》 三編(下冊)〈答善熏師問〉時即說到:

五葷,我國只有四,即蔥韭薤蒜。薤,即小蒜。西域有興渠,吾國無此一 種。有以芫荽(即香菜)為五葷之一者,乃外道所立耳。

大師的意思是,認為香菜是五辛之一,這是外道的說法兒。

外道不懂佛教,也不去旅行,也不去查證,張冠李戴以訛傳訛,就把興渠說成是「香菜」。

現代科學,把五辛進行了成分的研究劃分,得出這樣的結論:五辛之所以是五辛,是因為五辛中,除了芫荽(香菜)是來自醛及酮類化合物外,其餘蒜蔥、韭薤、興渠的臭味成分,皆來自有腥臭味的「二硫化物」,所以,芫荽(香菜)與其他五者成分不同是很明顯的。

好了,此事已經了了分明。放心吃,大膽地吃。


香菜

(傘形科刺芹屬植物)

香菜,學名芫荽,屬傘形目雙子葉植物綱,是一種有特殊香氣的植物,一般用作食用。原產歐洲地中海地區,我國西漢時(公元前一世紀)張騫從西域帶回。

中文學名

芫荽

拉丁學名

Coriandrum sativum L

別 稱

香菜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傘形目

傘形科

亞 科

芹亞科

芫荽族

芫荽屬

芫荽

形態特徵

香菜

一年生或二年生,有強烈氣味的草本,高20-100厘米。根紡錘形,細長,有多數纖細的支根。莖圓柱形,直立,多分枝,有條紋,通常光滑。根生葉有柄,柄長2-8厘米。葉片1或2回羽狀全裂,羽片廣卵形或扇形半裂,長1-2厘米,寬1-1.5厘米,邊緣有鈍鋸齒、缺刻或深裂,上部的莖生葉3回以至多回羽狀分裂,末回裂片狹線形,長5-10毫米,寬0.5-1毫米,頂端鈍,全緣。傘形花序頂生或與葉對生,花序梗長2-8厘米。傘輻3-7,長1-2.5厘米。小總苞片2-5,線形,全緣。小傘形花序有孕花3-9,花白色或帶淡紫色。萼齒通常大小不等,小的卵狀三角形,大的長卵形。花瓣倒卵形,長1-1.2毫米,寬約1毫米,頂端有內凹的小舌片,輻射瓣長2-3.5毫米,寬1-2毫米,通常全緣,有3-5脈。花絲長1-2毫米,花藥卵形,長約0.7毫米;花柱幼時直立,果熟時向外反曲。果實圓球形,背面主棱及相鄰的次棱明顯。胚乳腹面內凹。油管不明顯,或有1個位於次棱的下方。花果期4-11月。[1]

生長環境

芫荽能耐-1℃至2℃的低溫,適宜生長溫度為17℃至20℃,超過20℃生長緩慢,30℃則停止生長。芫荽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土壤結構好、保肥保水性能強、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有利於芫荽生長。

分布情況

原產歐洲地中海地區,中國西漢時(公元前一世紀)張騫從西域帶回,現中國東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廣東、廣西、陝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省區均有栽培。

主要價值

摺疊

藥用價值

芫荽性溫,味辛,具有發汗透疹、消食下氣、醒脾和中之功效,主治麻疹初期透出不暢、食物積滯、胃口不開、脫肛等病症。芫荽辛香升散,能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開胃醒脾,調和中焦;芫荽提取具有顯著的發汗清熱透疹的功能,其特殊香味能刺激汗腺分泌,促使機體發汗,透疹。

別名:胡荽、香菜、香荽、延荽

來源:本品為傘形科芫荽屬植物芫荽Coriandrum sativum L.,以全草與成熟的果實入葯。全草春夏可采,切段晒乾。夏季采果實,去雜質,晒乾。

製法:鮮用或洗凈,晒乾,切碎用。

性味歸經:辛,溫。入肺、胃經。

功能主治:發表透疹,健胃。全草:麻疹不透,感冒無汗;果: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均為1~3錢;外用全草適量,煎水熏洗。

備註:內服常與西河柳、浮萍、升麻、葛根等配合應用。外用本品煎湯熏洗,或乘熱頻擦,可助麻疹透發。

摺疊

食用價值

芫荽嫩莖和鮮葉有種特殊的香味,常被用作菜肴的點綴、提味之品,是人們喜歡食用的佳蔬之一。

營養分析

香菜中含有許多揮髮油,其特殊的香氣就是揮髮油散發出來的。它能祛除肉類的腥膻味,因此在一些菜肴中加些香菜,即能起到祛腥膻、增味道的獨特功效。香菜提取液具有顯著的發汗清熱透疹的功能,其特殊香味能刺激汗腺分泌,促使機體發汗,透疹。另具和胃調中的功效,是因香菜辛香升散,能促進胃腸蠕動,具有開胃醒脾的作用。

營養成分

香菜(芫荽)營養豐富,內含維生素c、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等,同時還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如鈣、鐵、磷、鎂等,其揮髮油含有甘露糖醇、正葵醛、壬醛和芳樟醇等,可開胃醒脾。香菜內還含有蘋果酸鉀等。香菜(芫荽)中含的維生素c的量比普通蔬菜高得多,一般人食用7~10克香菜葉就能滿足人體對維生素c的需求量;香菜中所含的胡蘿蔔素要比西紅柿、菜豆、黃瓜等高出10倍多。

宜忌人群

宜食:小兒麻疹及風疹透發不快或透而復沒時、流行性感冒流行傳染期間和已患有流感時的人食用好處多,可起到預防和治療效果;此外還適宜於食欲不振,胃滯腹脹的人食用。

忌食:芫荽性溫,因熱毒雍盛而非風寒外來所致的疹出不透者忌食;小兒麻疹已經透發後即不能食用;患有癌症、慢性皮膚病和眼病、氣虛體弱和患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之人不宜多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育萬物 的精彩文章:

我本全盛紅顏子,不如半死白頭翁!看看我的「邪淫之禍」你就什麼都明白了!
邪淫者自絕前途、災及家人、抱憾而終、家破人亡

TAG:善育萬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