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蕭功秦:十幾億中國人,為什麼活成一個人?

蕭功秦:十幾億中國人,為什麼活成一個人?

全文共5109字 | 閱讀需10分鐘

內容摘要:中國的儒家走向了「律則化」,即把儒家的「道」變成官學化的政治意識形態,變成為統治者的工具,變成一種硬化了的「君尊臣卑」的綱常倫理。禁慾式的「律則化」對人性的壓抑,形成機械式的人格特質。這種格式瓦解後,則呈現為不受精神力量制約與節制的逐利趨勢。

孔子講學圖

不久以前,我們去看一位從美國回上海探親的朋友。這位和我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二十年前赴美留學,他談到多年以來在美國的生活,感觸最深的是:在美國的中國人的生活追求,與西方人相比,有一個相當大的區別,那就是旅美中國人無論事業成功與否,無論屬於哪一個階層,似乎都非常重視物質生活方面的追求。

只要中國人在一起,無論是台灣人、香港人、大陸人還是多年旅居美國的華僑,都非常實際,講求生活的享受與安樂。中國人平時談話的內容不外乎是房子、汽車,在世俗生活的享受方面似乎有很強的從眾心理,不像西方人在人生追求方面那麼多元化。

在西方,確實有不少人只關心自己的物質生活,但也確實有為數不少的人在追求其他東西。例如有的人喜歡冒險,而在日常物質享受方面則相當隨便,有的人成了億萬富佬,但生活卻十分樸素,始終開一部普通的車子,錢賺得再多也不會想到買什麼高級轎車。

他們對於別人以何種方式生活,追求什麼,物質生活如何好,完全不在乎。每個人都以自我為中心,追求自己覺得值得追求的價值。中國人的人生追求相對而言則十分單一,而且很在乎別人如何看自己。既然社會上以物質生活為中心,在從眾心理的支配下,人們也就自然會去擺闊,以此來顯示自己的成功。

世俗功利為王,中國人的同質化

當下中國人的價值追求的單一化、同質化,我在日常生活中就有深切的體會。去年有一天,我的一個發了小財的初中同學請我和其他幾位同學吃飯,在開往一家大飯店的計程車上,他突然大發感嘆...在他看來,在當今中國(像我這樣)讀歷史書又能賺多少錢?

對此我一時語塞。不知如何回答才好,我確實找不到合適的語言來對他的想法提出反駁,因為這實在不是一個簡單的常識問題,而是一個不同的生活價值態度問題。這個例子之所以特別有意義,是因為這位朋友在中學時期是全校最傑出的優等生,他的作文常常被語文教師當作全校高中生的範文印出來讓大家欣賞。

而現在他卻非常真切地把金錢與享受,作為人生唯一值得追求的價值,並相當自然地以此作為唯一的尺度,對別人幸福與否、可憐與否來進行評價,絲毫不覺得這樣做有什麼不妥。

這種一元論的拜金主義、功利主義、世俗化的價值觀如同潮水一樣已經滲透在我們活著的一代人中。以至於這種價值優勢已經取得可以指點江山、臧否人物的霸權地位了。

另一個例子是,記得有一天晚上,我的自行車壞了,正在車攤修車時,放在車架上的一本《西方哲學史》的書名給一位路旁休息的中年人看到了,他好像是突然發現外星人似的驚訝地看著我,並自言自語地說:「哈!哲學!現在是什麼時代了,居然還有人在讀哲學!」

這件事至少可以說明兩點,一是這位市民周圍、確實長期以來沒有人對於純粹屬於人文領域的事物有興趣,否則他不會把我看成異類,並如此真切地感到驚訝。

其次,他非常自然地認為,所有的人都理應追求與他所追求的同樣的價值。他無法理解別人追求一種與他不同的價值是合理的、自然的。他的表現正是他的人生態度的一種最自然的反應。

我用這個例子只想以此來說明,中國人在人生價值方面,確實相當普遍地存在著一元化、板塊化、同質化現象,中國人的價值觀分化程度很低。用這個例子可以從反面來說明,什麼是「特立獨行」的生活態度。

前不久我見到的一位來上海開會的美國女教授。十八年以前,我在南京大學讀研究生時,就與這位研究中國歷史的留學生成為好朋友。她現在在美國新英格蘭地區一所不太有名的大學任教,她說,她希望的是提早退休,這樣,她就可以有足夠多的時間來自由地研究中國文化與歷史,因為她現在上課太忙了,最缺少的是自由支配的時間。

她還說,她生活很簡樸,只要再積一些錢,提前退休以後的生活不會有問題。這種把學術視為生活中最重要的價值追求的生活態度,在美國並非少見。在美國大學裡,人文學科的助理教職的收入並不那麼有吸引力,然而往往會有數十個博士或博士後寧願不要去公司賺大錢,而要前來應聘,大學教職競爭非常激烈。

我曾向一位美國朋友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既然獲得一個大學文科教職是如此困難,為什麼在美國還是會有那麼多人選擇去讀文科學位呢?這位朋友告訴我,這是因為他們確實有志於哲學、歷史、文學與藝術專業,確實以此種學科當作為自己由衷的愛好,他們才會做出這種選擇。

去年七月我在舊金山矽谷參加了一個中國新僑民舉辦的家庭聚會。我滿以為這些旅居海外的朋友會由於我這位剛從國內的老鄉的到來,而問及有關中國的一些話題。然而在整個聚會中,人們談的只是各自如何賺錢,剛買不久的房子又漲價了,附近什麼地方的託兒所最便宜,等等。

人們幾乎完全沒有注意到一位中國大陸來客的存在。也根本沒有想到問問自己的故鄉有什麼新鮮有趣的事情,中國有什麼變化,中國有什麼問題,未來會怎麼樣。

回來的路上,我對此十分感嘆,詢問帶我來參加這次聚會的朋友,這是為什麼,我的朋友一時也回答不上來,只是說,「這裡大多數中國人圈子談的都是這些。不談這些他們還有什麼可談的?」

你所聽到的那些說法都不是真相

為什麼會這樣?有人說,這是由於中國人長期以來太窮了,窮怕了。所以會以十倍的努力,來追求自己從來沒有真正享有過的東西。將來中國人富了以後,一切都會變的。人們的追求會多元化的。

但這種解釋卻不能說明,為什麼那些已經相當富裕的海外中國新僑民中產階層仍然如此強烈地追求實惠,在他們身上,似乎絲毫看不出有什麼新的價值觀出現的跡象。

就拿香港來說,我在香港作了三個月的訪問學者,使我最驚異的一大發現是,號稱為世界上第一自由港的香港,擁有六百萬高素質人口的特大都市,除了一份《二十一世紀》外,居然找不到一本本地人辦的純人文刊物。

有人說這與中國文化中缺乏宗教因素有關,這樣的解釋也有一定的道理。因為宗教對來世,對超越性的彼岸世界的追求與信仰,往往能培育人們超越功利的價值觀。中國人與其他民族相比,宗教心理確實是相對淡漠的。佛教並不是中國的國教,在中國,人們即使信佛,也往往是懷著某種相當具體的功利的目的來求神拜佛的。

一個結婚幾年沒有生兒子的中國人去觀世音象前燒幾柱香,與其說是出於對超然世界的追求,不如說是一種對神靈的賄賂,體現的恰恰是最功利的態度。一個缺乏彼岸觀念的國度里,講求實惠、注重於現世的生活,務實而少幻想,便成為我們中國人的民族性品格。

如今又處於一個商品世俗化成為潮流的時代,那麼,走向全民性的物質財富的追求也就自然而然了。有人說中國人的價值同質化這種現象與大一統的儒家價值有關,因為儒家文化與其他文化相比,由於沒有宗教作為自己的形而上的存在基礎,儒家缺乏強烈的宗教情懷,缺乏超越功利的價值。

深受儒家影響的中國文明,因而與其他文明相比,無疑是一種世俗化程度最高的文化。然而,當我們追溯到孔子的思想中去時,卻會發現孔子恰恰是一個具有特立獨行的人生態度的人。

孔子本人是有強烈的超越功利的價值追求的例如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在儒家先賢那裡,對形而上的道的信仰與追求是相當執著而且強烈的。「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一個像顏回(孔子弟子)那樣有精神信仰的君子,會生活得相當充實並具有人格力量。

還原真實的孔子和真實的儒家文化

孔子從來對超功利的藝術與精神領域的追求看得遠比物質上的收穫更重要,他說過「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他還意識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在他看來,貴在自得之樂,一個人的追求才具有真正的動力。他對音樂的熱愛可以使他到「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步。在《論語》中,人們可以找到這方面的許多言論。另一方面,孔子對「道」的追求又並沒有使他成為禁欲主義者,他從來沒有單純地拒絕過物質上的享受。

他並沒有像後世的佛教徒那樣,一般意義上反對「富且貴」。他只是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無寧說,他主張在現世生活中,在追求崇高的超越性的「道」同時,仍然保持著一種有節制的世俗物質生活。

這是一種相當樂觀的、積極向上的、既有精神追求又有物質享受的人生圖畫。一個以原典意義上的儒家作為安身立命的基礎的君子,他希求的是在精神與物質方面達到的平衡和諧狀態。這使我想到了我的祖父。直到六十代年初期過世,可以說他屬於中國最後一代的受儒家影響的老式讀書人。

根據家人的回憶與我小時候對他的依稀的記憶,他是一個樂天的老人,自命為「謔翁」,喜歡喝酒,喝得過量也會發酒瘋,對人非常善良。讀書甚勤,擁有萬卷藏書,購書成為生活中最大的愛好。

每次發薪水就用來購書,購書之後往往是身無半文。反過來還要向子孫輩「借錢」。吃的則基本上是粗茶淡飯。高興時會眼淚縱橫。對子女又非常寬容。

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他就鼓勵自己的女兒(即我的姑媽)去讀易卜生的《傀儡家庭》,去追求自由戀愛,他從來不以自己的意志要求他人。朋友很多,見到別人有難總會儘力相助。

現在想來,祖父正是在精神上最接近於孔子原本意義上的那種儒者了。他對他所理解的「道」的誠摯信仰,與對現世生活的熱愛、對現世價值的享受有機地結合到一起,並達到和諧的地步。

他從來沒有壓抑自己的個性,他的這種自由舒展的個性與他的人生意義的追求結合到一起,形成一種樂天的生活態度與生活方式。

這種生活態度的意義就在於,對天道的尊崇,使一個人可以擺脫那種單純的物質金錢的追求,而對現世人生的熱愛與樂天的態度,又使人不至於變成「道」的殉葬者而不自知。

我想,這種和諧的生活,可以產生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自由的人格,一種不是刻意包裹與修飾自己,以迎合世俗生活的人生風格。一種有著豐富的精神追求的,達到「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人生境界。可惜,這一種類型的儒者與我們之間已經出現無法接合的斷層。

被嚴重曲解、強姦的儒家文化

二十世紀以來,士紳文化終於徹底消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帶了革命特色的農民文化。而農民不得不為稻梁謀的生活處境,使這種文化註定具有相當實用性與功利性特質。當然,這一點肯定不能解釋我們提出的問題的全部,但也許可以解釋部分。

當然,從總體上來看,中國的儒家走向了「律則化」,即把儒的「道」變成官學化的政治意識形態,變成為統治者的工具,變成一種硬化了的「君尊臣卑」的綱常倫理。其結果就是儒家自身的異化。

一種重發舒(指充分發展)的、通達而多少富有人性味的原典儒家,在西漢以後演變為「重一道同風」的、以律則化的方式,來限制人的自由發展的官學化的儒家。於是,中國文化就顯示出這樣的特點,禁慾式的「律則化」對人性的壓抑,形成機械式的人格特質。這種格式瓦解後,則呈現為不受精神力量制約與節制的逐利趨勢。

在亂世時代,這種物質追逐表現為沒有章法的不開化的利己主義,在一個商品化的世俗承平時代,則表現為「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而無論在禁欲主義的格式化約束力有效的時期,還是在其失效的時期,無論在亂世還是承平時期,國民人格的表現都體現為同質化。中國有的是賢臣、烈婦,營利之徒或官學化的儒生,但就是極其缺少特立獨行的自由人格。

在當今時代,一個長期受僵化甚至異化了的制度與律則支配,在市場化、電視文化的影響下,只能導致人文精神的缺乏,對超然的、超越功利的審美追求的缺乏,務實的傳統品格傳承下來,也只有逐利一途。

其實,我們現代中國人中並不是沒有特立獨行的人,每一個民族的文化中總有一些超越性價值的因子。只是我們沒有去發掘它們。我們歷史中有過屈原的浩渺無涯的想像力,有過《史記》中的豫讓那種充滿悲劇性格的俠義英雄,有過竹林七賢的真瀟洒,有過李白的真浪漫。

只是這些文化因子逐漸消失了,消失在金榜題名與洞房花燭的世俗追求之中了......難道到了今天,我們芸芸眾生註定只能把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作為唯一的生存方式?中國人什麼都不缺,智慧、毅力、勤勉、奮發、這些東西都有,缺少的就是一種對人生的浪漫主義態度。事實上,特立獨行的人生態度乃是創造之母。

有沒有這種多元化的生活態度與人生哲學,有沒有對生活本身的富於詩情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將決定我們生活方式的丰度與深度,決定這個民族對人類的文明是否能提供更多的具有原創性的東西。決定我們的生命有沒有一種立體感。

一個終日在電視機旁的看「會動的圖畫」 的兩腳動物是不會有原創性的。一個不能寬容特立獨行人生的態度的民族,是很難產生天才的。天才就是那些具有常人所沒有的思想與行事方式的人們。

他們對於社會的意義在於,他們以全部的心思投入到自己的事業中去,並經由這種超越來達到常人難以達到的境界。只有在那種境界中,才有可能發現常人難以發現的事物的本質。

來源:中國經濟學人

掃碼加小編微信,即刻邀您入群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家歷史 的精彩文章:

難以彌合的裂隙:足球折射下的法國移民問題
歷史數據表明:中國最賺錢的職業十年一個輪迴

TAG:中國國家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