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城市交通,能徹底擺脫擁堵嗎?

城市交通,能徹底擺脫擁堵嗎?

別!堵!了!

導語:此時此刻的你是否正蜷縮在狹小的鐵皮箱里,享受著繚繞的尾氣,抬頭便是形形色色的汽車尾氣管。如果說浪費時間就是奪人性命,那麼每天的堵車真是無異於一場令人毛骨悚然的集體自殺。到底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向堵車說永別?!

對於許多現代都市而言,交通擁堵實在是一個令人頭疼的頑疾,它不但導致了經濟的浪費而且還污染著環境。那麼,有什麼解決辦法嗎?城市能徹底拜託擁堵之困嗎?

塞車可以稱得上是司機們的共同噩夢,它不僅是上班遲到的罪魁禍首,還是自駕游路上少不了的煩惱(有誰能忘記五一、十一那「愉快」的高速路五日游?)。不過沒有最慘,只有更慘,我們來看看巴西聖保羅的司機們吧(請注意保持同情的目光),今年五月的一個晚上,那裡排起了長達344公里的汽車長龍!沒錯,344公里,相當於北京的3環、4環再加5環統統排滿了一動不動的小汽車。難以想像排在最後面的那位司機過了多久才到達他原本的目的地。這個數據來自當地的交通管制中心。

塞車不但讓人心煩意亂,而且還污染空氣,不僅如此,它對人們的健康也危害十足。來自哈佛大學風險分析中心的研究者稱,美國83個最大的城區里的交通擁堵引起了不少於2200例的早逝,並增耗了180億美元的公共健康費用。

接下來是時間被浪費導致的經濟損失清單。在美國最堵的10個城市裡,司機們每年要白白坐在汽車裡度過42個小時,浪費了價值1210億美元的時間和汽油。司機同胞們,知道自己的車老沒油了么?

為了緩解擁堵問題,道路被不斷拓寬和增建;但這似乎只是吸引來了更多的汽車。(Thinkstock)當然了,這並不是什麼新問題。在轎車開始繁榮的20世紀60年代,城市的設計者們似乎找到了一個顯而易見的解決之道:修路。但似乎這是一項永無止境的任務,路越來越寬,可依舊擠滿了龜速前行的汽車。以加利福尼亞為例,1997年的研究報告顯示,只用短短5年時間,新增的車輛就會填滿高速公路90%的新增通行能力。這簡直叫市政部門絕望了。每一個城市——不論是倫頓、北京或是紐約——的交通難題都各不相同,不過也有幾點是共通的:許多市民堅持駕駛自己的車,而不願拼車或者騎自行車;路上約有1/3的車輛只是在找停車位(想想看,包圍你的8輛車裡,恐怕有3輛車只不過是想找個地方停下來。當然了,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如願以償了。);然後就是人為因素:我們當中的大部分人都算不上是一個好司機(女司機們,原諒我第一時間想到了你們)。

那麼,到底該怎麼辦才好呢?一些交通規劃人員把寶壓在了合乘車輛專用車道(car-pool lane)、更多的駐車換乘機會(park-and-ride opportunity),以及改善公共交通來緩解擁堵。一些城市的方案則沒有那麼「細節」,而採用了例如限行,或者實行單雙號通行這樣略顯粗暴的法子。

路霸VS女司機

不過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應該是了解癥結所在。顯而易見的原因是,道路中的瓶頸路段以及車流高峰期。不過還有一些堵車似乎是隨機發生的,可能只是一輛車突然變道引發的「蝴蝶效應」。一項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究將責備的目光投向了兩類車手:路霸——開得過快、車距過小,以及那些過於謹慎的司機,他們在車與車之間留了過大的空間。這兩類司機都使得其他司機不得不踩下剎車,於是剎車的漣漪就此在道路上蔓延開來。

科學家們採用了很多類比模型來模擬車流,從液體到氣流,再到鳥類和滑雪愛好者們的運動路線。但正如密歇根大學的伽柏·歐羅斯所言,「雖然這些類比幫助我們增進了些許理解,但是愈發明顯的是,車流在牛頓的宇宙里是沒有其他相似物的。」我不知道歐羅斯老先生是否暗示這裡需要量子力學,物理學霸們動起來吧,如果你們找到了答案,請不要聯繫我,直接投稿發論文吧。

大多數的現代都市都飽受擁堵的折磨,擁堵的汽車所造成的污染每年奪走了上千條人命,所浪費的生產力價值數十億元。(Thinkstock)介於有如此之多的車只是在尋找泊車位,一些城市正嘗試設計一個能報告附近是否有空車位的系統。由一個個感測器連接組成的系統網路能更高效地幫助車主們找到空車位,並希望這樣能緩解擁堵。首批嘗試這個系統的城市有舊金山和洛杉磯,兩個城市的系統都是由施樂的子公司ACS提供的。

兩年前,莫斯科也嘗試了這種智能停車系統,他們現在使用的系統是由Worldsensing公司提供的。公司的共同創立人米沙·多勒爾(Mischa Dohler)如是說,他同時還是倫頓國王學院的教授。他還說,擁有近2萬個智能停車位的莫斯科可以說是世界上智能停車系統最發達的城市了。就沖這條,莫斯科,我來了!

擁堵的數據確實下降了,多勒爾補充道:「這也許是因為人們已經得知前面沒有空車位,所以沒有再駛進那些狹窄的單行車道。」

連鎖反應

但是要將擁堵之患斬草除根,還得下猛葯才行。試試將目光從道路移到車輛本身會如何呢?

採用無線技術,讓車與車能實時進行交流,由此讓道路更暢通。「許多擁堵都是人為引起的,」歐羅斯說,「人在對突發情況做出反應之前,都有一段時間延遲。其結果就是讓一次剎車造成的漣漪效應被放大開來,整條車河就將被迫停止了流動。」早說了,反射弧是人類前進的障礙!

但如果汽車之間能做到及時地溝通,那麼這樣的情況將可以避免。「你的汽車可以監測前方五輛車的情況,並為將要發生的情形做出準備,例如更早但不再那麼突然地剎車。收集到的信息可以提供給司機,包括建議行駛速度,或者通過自動駕駛技術來協助行駛。」歐羅斯補充道。

像莫斯科這樣的大都市正試圖針對三分之一被擁堵的車輛僅是在尋找泊車位這一情況尋找解決方案。(AFP/Getty Images)歐羅斯正主持一個技術項目,讓試驗的3000輛汽車每100毫秒發送一次GPS位置。

還有其他方案旨在幫助司機們通過堵塞的路段。去年被谷歌收購的以色列公司Waze依靠眾包的方式來讓擁堵的道路變得聰明起來。Waze的一款app簡直就是汽車自己的Facebook,上面有其他汽車提供的路況資訊,包括是否擁堵、是否在施工或者是否發生了事故(我覺得在這款app中設置點贊功能是不人道的!)。「Waze用上了大大小小的街道,壓榨出了所剩無幾的空間,但盤活了城市的整個交通,使其連接成了網路而不再只是乾巴巴的幾條幹道。」Waze的發言人朱莉?摩絲勒(Julie Mossler)如是說。

汽車方陣

另一家公司,Urban Engines,採用了稍有不同的策略。該公司的共同創立人兼董事長希瓦·庫瑪(Shiva Kumar)「我們為上班族們設計了一款線上遊戲,它會給人們提供一些行車的小建議,它還有一個隨機的抽獎系統,以此來激勵上班族們改變駕駛習慣,例如避開上下班高峰出行等。」

該公司用了兩年半的時間對主要城市的交通系統進行了前期分析,其中也包括班加羅爾和新加坡。在班加羅爾,約六分之一的人會試圖劈開高峰期,而新加坡則是八分之一。

還一個擺脫擁堵的方案是開啟自動駕駛的時代。谷歌最近公開了他們那款萌萌的無人駕駛汽車,其宣傳口號正是減緩擁堵。

我是谷歌自駕車,感覺自己萌萌噠(Google)?

城市交通,能徹底擺脫擁堵嗎?

自動駕駛真的就是未來嗎?一些公司正力圖將人們從駕駛座上解放出來。(Getty Images)「有了自動駕駛,汽車方陣就將實現,這是一種更緊湊地行駛方式。只要汽車的數量得到控制,這將大大減緩擁堵。」多勒爾(Dohler)說道。

不過,有人覺得這麼做還遠遠不夠,我們需要給出更多不開車上路的理由。加拿大維多利亞交通運輸政策研究所的托德·利特曼(Todd Litman)說道:「唯一有效的長期解決方案是提供多種選擇,步行、自行車、尤其是高效的公交系統。」向在擁堵時段上路行車的司機徵收額外的費用也許是一個選擇。像新加坡、倫頓和斯德哥爾摩這樣的城市均通過這種手段減少了車流量。另一方面,好的公共政策也不能少了美味的胡蘿蔔,例如公交車專用通道、更美觀的地鐵站、添設杯托以及車載wifi等等。wifi!wifi!wifi!wifi!請原諒我激動了……利特曼還補充說,這些解決方案可以在幾個月的時間內實現。當遇到像奧運會或者世界盃這樣的大型活動時,這些做法都已經是輕車熟路了,舉辦活動的城市一般都會開設專用車道以讓運動員、教練員及時到達場地。在2010年溫哥華冬季奧運會期間並不存在交通擁堵的問題,即便一些富裕的上班族也選擇了乘巴士上下班。但當賽事一結束,專用通道撤銷,擁堵就再次籠罩住了城市。什麼時候我才能像外賓過天安門一樣,呼呼地在東二環上飆車啊(YY中)。

一些城市通過向駛入中心路段的車輛加收罰金來緩解擁堵(Getty Images)或許現在也是一個重回前汽車時代的時候了。在有汽車、火車之前,河流湖泊曾是重要的內陸水運航道,例如英國和瑞典。

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的研究員卡爾·加梅爾(Karl Garme)正指導一項名為「水路365(Waterway 365)」的項目。該項研究得到了瑞典海事管理局的資助,目前正處在論證階段,考察水運是否足以在一年365天承擔起城市物流系統和基建交通系統的能力。溫哥華、悉尼和伊斯坦布爾都是成功利用它們水路運輸的城市典範。「問題不在於是陸路還是水路,而在於將水路整合到目前的交通系統中。」加梅爾介紹說,「這意味著出行者能夠方便地轉乘不同的交通工具,從地鐵到公交車,再到駁船等等。」

與擁堵的鬥爭如果真能取得勝利,那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等待勝利的果實。但如果所有這些方案中有哪怕幾個能奏效的話,那麼聖保羅那載入史冊的大堵車也許將能永遠地沉睡在歷史的長河中。

文章看完了?好,請跟著你前面的車再挪動5米。

(編譯:李想)

作者寫於2014-08-2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舌尖上的歷史:美食進化百萬年?
誰能取代鋰電池?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