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機處:一個只用親信不問出身的地方
原標題:軍機處:一個只用親信不問出身的地方
● 原創投稿請至:historymook@sina.com
軍機處的設立,是清初沿襲明朝內閣制以後的一個重大改變—內閣大學士的職權轉移到軍機處。清初,內閣票擬批答,為承旨立法之府,而有關軍國大事,不由閣臣票發的,由選派的滿洲貴族議政王大臣會議決定。到了康熙中期以後,議政王大臣都是世襲的貴族,沒有實際經驗,不熟悉國家大事;而內閣又在太和門外,離街市近,人員又多,往返遞奏本章容易泄露機密,於是在隆宗門內設立了軍機處。
軍機處的設立,反映了政權由內閣轉移至軍機處。軍機處開始出現於雍正六年(1729年),到了1730年機構才正式確定。為什麼 稱為軍機處呢?因為當時西北發生了軍事行動,為了加強對軍事消息的保密,於是設立了軍機房。成員由內閣中選派,也就是皇帝選拔了幾個重要親信秘書,擔任機要工作,稱為軍機大臣。原先只管軍事,以後逐漸涉及政治大事。從此內閣無權參預國家大事,形同虛設。儘管內閣大學士是最高官吏,如不兼軍機大臣,就無實權。議政王大臣也不討論國家大事了,於是取消了,實權集中到了軍機大臣身上。
為什麼產生了這樣的變化呢?主要是皇帝要加強自己的控制力量。清初,以大學士為最高官吏,一般官吏按照資格要到六七十歲甚至七十歲以上才能升到大學士。他們雖然資格深,經驗富,但多半年老了,往往偏於保守,缺乏朝氣。
封建皇帝為了自己命運,總願意提拔一批自己親近的、稍微年富有為的人,作為參謀輔佐,以便可以直接控制,而不願意找歷階而進的一般官吏。軍機處就是基於這種精神而組成的。所以只用親信,不問出身。明初的內閣大學士也是如此。過去皇帝發布命令要經過內閣,再由內閣分別發出,程序多而慢;如內閣不同意,命令還發不下去。軍機處成立以後,命令由皇帝命軍機處直接發出,稱為廷寄;部院及各地方的公文也直接送到皇帝的手裡,稱為折本,不再經內閣。於是,大權集中在皇帝身上。所以軍機處的設立,反映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進一步發展。
這裡附帶談一下滿漢關係問題。清初,滿漢有一定的差別,滿族平民要比漢族平民的政治地位高。滿人官吏升遷要比漢人快。所以說清代完全沒有民族歧視是不合事實的。清廷意識到這一矛盾,並有意掩蓋這一矛盾。在官吏的設置上,梵谷級官吏都是一滿一漢,例如大學士、尚書、侍郎都是這樣。有些官職事實上不能兩人共管,如各省總督、巡撫,用滿人抑用漢人,那就要看皇帝對他們的信任如何。有些規定用滿人,如各地將軍、內務府大臣,有的規定用漢人,如宗人府府丞。總的說來,在高級官吏中滿人要多些。
軍機大臣是不分滿漢員缺的,滿漢人員都有。軍機大臣同時有幾個,而其中有一人職任較重,稱為領班(滿語達拉密),俗稱首樞,就是第一軍機大臣。清代設置軍機大臣,前後共一百八十三年(從1729年到 1911年)。在這一百八十三年中,有二十七人擔任過首樞。其中有四個貴族(親王),任職的年限共五十二年;還有十五個是旗人,任職共九十四年;八個是漢人,任職共三十七年。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滿人政治地位高於漢人。
儘管表面上看去好像是滿漢平等,骨子裡卻總是要滿足和保證滿人在政治上的優越地位,所以我們不能說清代完全沒有民族矛盾的存在,但也不能說民族矛盾在整個清朝統治時期佔主導地位。1905年同盟會的綱領中有「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這也反映了滿漢矛盾是客觀存在的,而且有時還表現得相當尖銳。但是,這一綱領從整個來說並不僅僅是要反滿,實際上更重要的是反對封建制度,所以也就不能因此說清朝一直是民族矛盾佔主導地位。
【摘自:《清史簡述》鄭天挺/著 北京出版社】
推薦公號
北京出版社公眾號尚書(shangshubook)
(直接搜索ID更精確)
大家小書公眾號(dajiaxiaoshu)
※千張LIFE民國34年到38年老照片(二十八)
※一場辯論引發的革命
TAG:史客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