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地球上應該沒有比鷹類更帥氣的鳥類了,它們是天空的霸主

地球上應該沒有比鷹類更帥氣的鳥類了,它們是天空的霸主

天空中的霸主

提到鷹,

地球上應該沒有比鷹類更帥氣的鳥類了,它們是天空的霸主

人們往往會聯想到這種體型碩大的鳥展開羽翼在曠野上空盤旋覓食的場景。事實上,鷹的確算得上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肉食鳥類之一,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猛禽。它們利用鋒利的爪子獵殺小動物,也憑藉這些技能成為天空中的霸主。在這些猛禽當中,非洲哈皮鷹和菲律賓鷹的體型最大,體重至少在9千克以上,翼展寬度大約為2.4米。它們的爪子巨大而鋒利,足以成功捕殺猴子和鹿一類的獵物。

地球上應該沒有比鷹類更帥氣的鳥類了,它們是天空的霸主

此外,還有翼展寬度達3米的安第斯禿鷹

地球上應該沒有比鷹類更帥氣的鳥類了,它們是天空的霸主

、身高不足17 厘米的黑腿小鷹等。

地球上應該沒有比鷹類更帥氣的鳥類了,它們是天空的霸主

鷹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特徵:能夠自主捕食;長著鋒利且呈鉤形的嘴;具有非凡的眼力;長著強有力的利爪,能夠牢牢抓住獵物並將其殺死。一般來說,只有同時具備上述特徵的鳥類才被稱為猛禽,而其中唯一的例外是兀鷹,

地球上應該沒有比鷹類更帥氣的鳥類了,它們是天空的霸主

因為它們屬於食腐動物,並不親自捕食活物。儘管烏鴉和喜鵲等鳥類也能夠捕食、能夠吃肉,也長有鋒銳有力的尖嘴,但它們無法利用爪子獵取食物,因而不被歸入猛禽。

地球上應該沒有比鷹類更帥氣的鳥類了,它們是天空的霸主

全球的鷹大致可以劃分為4個種群。第一類被稱作捕蛇鷹,

地球上應該沒有比鷹類更帥氣的鳥類了,它們是天空的霸主

共有12種,喜歡穿行於樹木之間,靠捕殺蛇、青蛙和蜥蜴等爬行或兩棲動物為生。第二類都是類似兀鷹的大塊頭(比如哈皮鷹、菲律賓鷹等)

地球上應該沒有比鷹類更帥氣的鳥類了,它們是天空的霸主

地球上應該沒有比鷹類更帥氣的鳥類了,它們是天空的霸主

,共有6種,喜歡在叢林中巡視,主要靠捕殺鹿一類的大型哺乳動物為生。第三類被稱為穿靴鷹,因為站立時身上的羽毛遮蓋腿和爪子而得名,共有30種,包括世界上分布最廣的金鷹。正是由於金鷹

地球上應該沒有比鷹類更帥氣的鳥類了,它們是天空的霸主

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所以它們捕食的品種也是多種多樣的。第四類被稱為海鷹,共11種,其中比較著名的是美洲禿鷹,

地球上應該沒有比鷹類更帥氣的鳥類了,它們是天空的霸主

它們主要以魚和海鳥為食,有的甚至會捕食紅鶴和有毒的海蛇。 不同的猛禽喜歡的食物有所差別,但總的說來,它們的獵物包括昆蟲、蛇類、蝸牛、蝙蝠、嚙齒類動物和蜥蜴等。生活在南美洲熱帶雨林中的鷹甚至能夠捕食旱獺和猴子;兀鷹專門吃屠宰後開始腐爛的畜體;

地球上應該沒有比鷹類更帥氣的鳥類了,它們是天空的霸主

埃及的兀鷹甚至懂得將鴕鳥蛋摔碎後再吸食;金鷹一類的猛禽知道將烏龜帶入高空再摔在岩石上,以取食硬殼保護著的鮮肉;鶚由於常年生活在有水的地帶,

地球上應該沒有比鷹類更帥氣的鳥類了,它們是天空的霸主

所以懂得捕食魚類。由於長著長腿,鶚能夠站立在水中捕食,有時它們也會從空中俯衝下來把頭扎進水裡覓食,偶爾還可能因為捕食到的魚過重而溺水。

當然,鷹家族中也有一些纖弱的成員。有的看上去就像是小羽毛絨球,這種鷹一般只能在低空撲騰很短的距離,飲食也主要以昆蟲或果子為主。例如,在非洲叢林中生活著一種冠毛捕蛇鷹。

地球上應該沒有比鷹類更帥氣的鳥類了,它們是天空的霸主

從外表上看,這種鷹差不多跟鴿子一般大小,整天在叢林中跳上竄下地搜尋蛇的身影。同樣生活在非洲的一種名兀鷹的鷹則完全是「素食主義者」,喜歡含油果類,根本不吃肉。

猛禽藉助雙翼從地面起飛而後在天際翱翔。最初起飛騰空的動力源自於翅膀的外側,而在空中滑翔的上升力則主要產生於翅膀的內側。猛禽的羽毛外形獨特,能夠起到增強氣流的作用,彷彿就是特意為其飛行而度身定做的。然而,在空中翱翔對於這些體型龐大的猛禽而言並非易事。為了減輕飛行負擔,它們往往會利用地表形成的上升暖氣流助力。白天,當地面溫度持續升高時,地表附近的空氣就會形成向上運動的暖氣流。猛禽搭乘不同的上升氣流就能夠逐步提升飛行的高度,同時節省自身的能量。

地球上應該沒有比鷹類更帥氣的鳥類了,它們是天空的霸主

大多數猛禽的眼珠跟人類的眼珠差不多大,但它們的眼窩沒有足夠的空間將其容納,所以眼球無法自如轉動。正因為此,猛禽都長著長長的脖子。它們的脖子由14塊脊椎骨構成,使它們在捕食的時候能夠全方位轉動腦袋,這樣就可以更好地觀察獵物的情況。鷹具有十分敏銳的眼力。

地球上應該沒有比鷹類更帥氣的鳥類了,它們是天空的霸主

有研究表明,某些鷹甚至能夠在3.2千米以外鎖定兔子般大小的獵物。鷹非凡的視力在相當程度上得益於其獨特的眼部構造。首先,鷹的眼睛在其頭部佔據了相當大的位置。其次,它們的眼球中密布著大量感光細胞。一般說來,人的每平方毫米視網膜上大約分布著20萬個感光細胞,而同樣大小的鷹眼上則分布著約100萬個,幾乎是人眼的5倍。人的視網膜只有1個中央小窩,鷹卻有5個,這使它們能夠準確鎖定偽裝得很好的獵物。

相對於喜歡在白天活動的獵鷹而言,貓頭鷹等則喜歡在黃昏和黎明之間獵食。但在哺育雛鳥等特殊時期,它們也會被迫在白天外出覓食。每當夏季來臨,生活在北冰洋地區的各種貓頭鷹往往會在太陽尚未落山前藉助日光覓食。

生物學家經研究發現,各種鷹在捕食上有一個顯著的差別,即:有的鷹的捕食範圍僅限於一片森林;有的鷹卻喜歡盤旋於一大片曠野或海域之上,俟機覓食。一般說來,諸如冠毛捕蛇鷹一類的森林鷹的翅膀長得比較短小,尾巴卻很長,這樣有利於它們在林間追逐獵物時迅速轉向,避讓樹樁樹枝等障礙物。而金鷹一類喜歡在高空盤旋的鷹的尾部較短,雙翼的翼展寬度卻很大,這樣的身體構造能夠幫助它們更有效地利用風力在空中滑翔。實際上,這些時刻盤旋於高空的猛禽並不善於飛行,對它們而言,每一次起降都是一場冒險,每當它們在獵物不經意間氣勢洶洶地從空中俯衝下來的時候,其實它們正在迅速「墜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宙小百科 的精彩文章:

自地球誕生以來從來不缺少謎團,有些謎團人類似乎永遠都解釋不了
動物也會」欣賞「音樂嗎,我們聽到的聲音有多少是客觀存在的

TAG:宇宙小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