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文冠果的特徵特性及栽培技術

文冠果的特徵特性及栽培技術

文冠果的特徵特性及栽培技術

文冠果又名崖木瓜、文官果、文燈果,蒙名僧燈毛道,在植物分類上屬無患子科文冠果屬,獨屬獨種,是我國北方特有的木本油料樹種。 在立地條件好、土壤水肥充足的條件下一般生長為喬木,樹高 7~10 m ;立地條件差、土壤瘠薄的地方一般為小喬木; 立地條件特差、 或主幹死亡、受損傷的,多長成叢狀灌木。 文冠果栽培比較容易,可育成苗栽植,也可直播造林。 為緩解種源不足,保持優良單株的品性, 也可採用根插和嫁接方法培育苗木。 據萊蕪市林業和城鄉綠化局的科技人員在萊蕪地區近幾年的試驗調查數據表明, 文冠果具有結果早、壽命長的特點,栽植第 2 年開始結果。 5 年生單株產量可達 5 kg , 10 年生單株產量可達 8 kg ,以後隨著樹齡的增加,種子產量也逐年增加。 在萊蕪地區的表現總結如下。

文冠果的特徵特性及栽培技術

1 文冠果的形態特徵及生物學特性

1.1 樹皮

老樹皮灰褐色和黑灰色,片狀開裂。

1.2 枝

小枝有短絨毛。 老枝灰褐色,新梢褐紫色,個別灰綠色並著生灰色短絨毛,新枝多呈二、三杈分出,也有四、五杈分出,枝條粗壯直立,幼齡植株如在水肥條件好的情況下,一年可在春、夏、秋三次抽梢。

1.3 芽

新芽在前一年形成,卵圓形,紫褐色,外面被多數芽鱗包裹, 多數鱗片有白色絨毛。 花芽頂生或側生,較肥大;葉芽側生,較小,頂端較尖銳,也有混合芽。 頂生芽多為花芽,側生芽一般上部是混合芽,下部為葉芽。 萊蕪地區 4 月上旬萌芽。

1.4 葉

葉為奇數羽狀複葉,互生,長達 20~25 cm 。 小葉9~19 枚,無柄,多對生,長橢圓形至坡針形,長 2~6 cm ,邊緣呈銳鋸齒狀,葉面暗綠色,一般光滑無毛,個別葉背面有銀灰色的短絨毛。 文冠果先葉後花或花與葉同時開放。

1.5 花

總狀花序,序長一般 15~25 cm ,最長可達 30 cm ,花梗纖細、直立,花黃白色漸變為淡紫色,少數基部為紅紫色。 分孕花和不孕花兩種,孕花雌蕊長 6~7 mm ,雌蕊柱頭三裂,雄蕊 8 個從子房基部伸出,長僅達子房一半,花藥不開裂、不散粉,子房圓球狀膨大,發育正常,能結果。 孕花多生於頂生花序中上部,少數著生於側生花序上。 不孕花雌蕊不發達,子房萎縮,雄蕊長 6.5~8.0 mm ,發育健壯,花粉囊開裂早,起雄能花作用。 不孕花多著生於頂生花序中的下部和側生花序上。 4 月下旬始花, 5 月下旬謝花,花期長達 4 周,一般側生花序比頂生花序先開 1~2 d 。

1.6 果實

為胞背開裂蒴果,因類型不同所致,有圓形、圓錐形、紡綞形、倒卵形等,綠或深綠色,多數由三個心皮組成三室, 少數由兩個到五個心皮相應組成二到五室,有厚壁。 果實大小不一,果徑 4~9 cm ,果長 4~10 cm ,平均單果重 20~45 g ,少數重 50~60 g ,每果有種子 7~24 粒,個別有 30 多粒。 果實成熟時,果皮由綠色變為黃綠色,表皮由光滑變為粗糙,果皮厚,木栓質。 成熟期 8~9 月份。

1.7 種子

扁圓形或球形,直徑為 1~1.6 cm 。 未成熟時種子白色,逐漸變為粉紅色及赤褐色,成熟的種子為黑褐色或黑色,有光澤,風乾後種子呈黑褐色和暗褐色,光澤消失。 種臍突起, 白色。 種子平均千粒重 400~1 175 g 。

1.8 種仁

外具一層棕色包膜,去膜後,種仁呈乳白色,重量約佔種子重量的一半,異形雙子葉。 種子萌發出土時,子葉留在種皮內,一同殘留在土層中。

2 文冠果育苗技術

2.1 播種育苗

選擇樹勢健旺、豐產性強、種子含油率高的植株作為採種母樹。 8~9 月份當果皮由綠色變為黃褐色,種子由紅褐色變為黑色時,即可採收。 隨采隨播時,種子無需處理;如來年春播,播前應進行催芽。 催芽方法有混沙埋藏和溫水浸種。 待種子三分之二裂嘴露白時播種,或陸續選出裂嘴種子,分期播種育苗。每畝播種量 30~40 kg , 定苗後保持苗距 10 cm , 1 年生苗高可達 60 cm ,每畝產苗 1.5 萬 ~2 萬株。 l~2 年生苗均可出圃造林。

表 1 扦插育苗不同處理結果

文冠果的特徵特性及栽培技術

2.2 扦插育苗

2.2.1 不同材料扦插對比 根插、硬枝扦插、嫩枝扦插不同處理成活率見表 1 。 從表中看出,根插育苗繁殖速度快,成活率高達 93.6% 以上,高於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

2.2.2 根插育苗技術 育苗地要選地勢高、 背風向陽的地,開挖陽畦,寬 1.2 m ,深 0.5 m 。 土壤基質採用土、沙分層,陽畦底面鋪 1 層 5 cm 厚的潔凈河沙,再鋪 5 cm 的土, 基質若選用泥炭土和蛭石成活率更高。 選擇健壯的幼齡樹木或生長健壯的 1~2 年生苗,作為采根的母株,距主幹 0.5 m 處挖根。秋季采根,可秋季扦插也可來年春季扦插,秋季插根一般在 11 月中下旬進行。 春季扦插根穗要經過越冬沙藏處理。 根穗短截長 10~15 cm , 大頭粗度 0.5~2.0 cm , 上端平口,下端斜口,利於扦插。 短截時要求剪口平滑,不能劈裂。 插前用激素處理可大大提高插穗的成活率。 試驗表明, 扦插前用 250 mg/L 的 NAA 或 250 mg/L 的ABT 處理插根基部 30 s ,處理效果最好,生根率可高達 93.6% 以上。扦插按株行距 5 cm×15 cm 進行,為防止插條生根前腐爛, 可採用 0.05% 甲基托布津溶液澆灌扦插溝。 扦插時以直插為好, 扦插深度為上端與地面平, 上切口蓋一小堆活土。 據測定, 適宜插條生根的土壤含水量為 60%~80% 。 根插完畢可按15~20 kg/m 2 的用量對陽畦噴透水並覆以薄膜, 越冬期間補噴 1~2 次小水, 以維持適當的含水量至翌春3 月。 3 月上旬增加噴水次數, 每 7~10 d 噴 1 次水;4 月上旬苗高達 15 cm 以上且不封頂時,說明根系已經形成,即可打開薄膜煉苗,此時應增加噴水次數 1~2 次 /d ,同時煉苗期還應防雨。 進入移植階段後,移植前半天噴透水,以便小苗帶土出畦。 苗木移植可在全光煉苗 7~10 d 後莖葉變得老健時移植, 4 月上旬是根插最佳移植時期,可全天移植,時間可一直延續到5 月上旬,但最好在陰天或每天 16:00 後移植。 當苗高 20 cm 左右時, 留一個生長旺盛、 長勢最強的新梢,其餘全部抹除,以促進保留新梢的生長,其他管理措施同實生育苗。

3 文冠果栽植技術

3.1 合理密植

文冠果的栽培因目的不同而採取不同的栽培措施。 作為水土保持林,主要目的是鬱閉地表,所以應採取高密度栽培,按株行距 1 m×1.5 m 栽植;作為田埂防護林,有加固塄坎、防止坍塌、減輕水土流失的作用,按株行距 2 m×2 m 栽植,並能獲得一定的經濟產量。 適當密植,可增加早期產量,提高效益。 具體密植應根據立地條件而定。 土質肥沃、有灌溉條件的地塊宜稀一些, 土壤瘠薄、 無灌溉條件的地塊宜密一些。 旱地條件下,可按 2 m×2 m 株行距栽植,每畝定植 170 株左右;也可按 3 m×2 m 株行距設計,每畝定植 110 株左右。 有灌溉條件的地塊,可按 3 m×3 m 株行距設計,每畝栽植 70~80 株。

3.2 適時定植

文冠果既可秋季定植,也可春季移栽定植,萊蕪地區以秋季落葉時( 10 月中下旬)栽植為最好,特別是大面積發展且不具備澆水條件的山區丘陵, 秋栽不須澆水成活率也能高達 90% 以上。 春季早栽也是提高成活率的關鍵技術, 土壤解凍深度達到 30 cm即可栽植。 文冠果栽植成活率極高,較楊樹高 37% ,較刺槐高 18.5% ,較山杏高 49% (見表 2 );春季在連續兩個月不下雨的情況下栽植成活率達 86% , 創各樹種之最。

表 2 相同立地條件各樹種栽植成活對照

文冠果的特徵特性及栽培技術

3.3 整形修剪

幼樹定植後及時定干,干高 40 cm 左右,肥地、水地適當高些。 苗高不足 40 cm 的不定干。 當年 6 月中旬進行夏季整形,選留 3~4 個主枝,一個中央干,其餘枝條短截,留 5~10 cm 豐產樁。 當年 7 月初發現根櫱及選留主枝下的萌櫱及時剪除, 以使養分集中供應所選定枝條,促其生長。 所留主枝應分布均勻,角度開張,相互錯落有致。 當年冬季整形修剪只作為輔助手段,不得重剪。 所選留的主枝只要高低一致,應放開促其生長,若有過強枝,則適當回縮,使其高度與其他主枝基本一致。 夏剪時短截的枝條,是為提早掛果而專門保留的,應繼續甩放,促進生長發育,力爭早開花。 文冠果系頂芽開花結果樹種,修剪中不可見頭就剪, 這是最基本的要領, 無論小樹還是大樹,該留的頂芽必須留足。 第二年修剪任務是培養枝組,調整樹形,促進開花。 一般 6 月中旬開始夏剪。 中央干應放開,讓其充分向上生長。 主枝一般可摘心處理,促生側枝。 其餘枝組一般不作處理,促生花芽。 若分枝過密,可適度剪除,以防造成競爭。 7 月中旬二次夏剪,發現主枝上有背上枝、直立枝,一般均剪除。 其餘枝不應過多打頭,促其發育。 三年生樹,此時的任務是控制橫向生長,防止鬱閉,留好二層主枝,養成優良樹形, 儘早提高產量。 二層主枝與第一層間距40 cm 左右,選留 2~3 個。 層間中央幹上的分枝可回縮一半,培養成結果枝組,待過於鬱閉時再回縮、疏除。 第一層主枝應繼續打頭,促生分枝。 鬱閉處應適度疏除或回縮。 以後的修剪應本著「依樹造形,促進豐產」的原則進行。 四、五年生以後的樹每年均能形成大量花芽,春季大量開花,但落花落果十分嚴重。此時應適度剪除花芽, 使養分集中, 提高坐果率。

3.4 噴洒生長調節劑

文冠果落花落果嚴重,有「千花一果」之說。 防止落果的關鍵是:加強管理,施足底肥,及時追肥,防治病蟲鼠害,增強樹勢。 盛花期噴 50 mg/L 的萘乙酸鈉加 0.3%~0.5% 尿素,可有效提高坐果率。 提高坐果率是增收的重要手段。 解決落花落果問題,對提高坐果率、增加產量有明顯的效果。 據試驗,可提高坐果率10.2 倍。

3.5 適時採收

作為鮮果,可在種仁內含物變濁、已成半乳狀時採收出售,種仁開始發澀不能再采。 作為油料,須等果皮變黃、種皮變黑,種子完全成熟採收。 採回後日晒開裂,待水分降 13% 以下時收儲待售。 晒種應在土地或席子上進行,不能在水泥地、石板上晾曬,以防影響種子生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錢柳 的精彩文章:

早稻受澇後的合理補救
梭篩桃育苗栽培技術

TAG:青錢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