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和尚和道士都是出家之人,為什麼和尚肥頭大耳而道士清瘦呢?

和尚和道士都是出家之人,為什麼和尚肥頭大耳而道士清瘦呢?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和尚和道士,也不知道是不是看電視劇多了,忽然就發現和尚大都是肥頭大耳,道士大都清瘦,為什麼同樣都是出家之人,和尚和道士的差距就這麼大呢?

和尚和道士是有區別的,一個是外來的,一個是本土的,道士是有四大傳統的,愛國、護民、敬祖、禮神,始終是將國放在第一位,這一點和其他宗教是不一樣的,這也就是為什麼亂世的時候道士下山救世(近代著名道士抗日救國事迹:武當賀炳炎,全真教李圓通,茅山宮黎遇航),盛世的時候道士就會歸隱山林。

道士之所以給人的感覺是清瘦的,是因為道教追求的是仙風道骨,比如張三丰、丘處機他們平日除了必要的功課,就是打坐,打坐也是有方法的,他們煉精化氣,吃飯吃一點點,時不時還辟穀不食,體內那些五穀雜糧早已被排出體外,給人以一種返璞歸真的感覺,自然就瘦,讓人看著就是仙風道骨的。

和尚之所以給人的感覺是胖胖的,是因為佛教追求的是憨厚敦實,比如彌勒佛就是這麼一個胖乎乎的形象,再加上影視劇中的渲染,所以我們潛移默化都感覺和尚是胖胖的,其實不然,並不是所有的和尚都是胖胖的,很多寺廟景區的錢也不是全部進入和尚的腰包。

在這個人心浮躁的社會,我們還是以一種更公平的態度來看待宗教就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與歷史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幾千年前的春秋戰國能出現那麼多牛人?原因很簡單
此人是一個小混混,在明朝期間,僅靠一張嘴就讓三個國家休戰倆月

TAG:文化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