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009)初標五章,教相為三

(009)初標五章,教相為三

教相為三:

一、根性融、不融相。

二、化道始終、不始終相。

三、師弟遠近、不遠近相。

教者,聖人被下之言也;相者,分別同異也。

云何分別?

如日初出,前照高山,厚殖善根,感斯頓說。頓說本不為小,小雖在座,如聾如瘂,良由小不堪大,亦是大隔於小,此如《華嚴》。約法被緣,緣得大益,名頓教相。約說次第,名從牛出乳味相。

次照幽谷,淺行偏明當分漸解,此如三藏。三藏本不為大,大雖在座,多跢婆和,小所不識,此乃小隔於大,大隱於小。約法被緣,名漸教相。約說次第,名酪味相。

次照平地,影臨萬水,逐器方圓,隨波動靜,示一佛土,令凈穢不同。示現一身,巨細各異,一音說法,隨類各解,恐畏、歡喜厭離、斷疑、神力不共,故見有凈、穢,聞有褒、貶,嗅有薝蔔、不薝蔔,華有著身、不著身,慧有若干、不若干,此如《凈名》、《方等》。約法被緣,猶是漸教。約說次第,生蘇味相。

復有義,大人蒙其光用,嬰兒喪其睛明;夜遊者伏匿,作務者興成。故文雲「但為菩薩說其實事,而不為我說斯真要。」雖三人具學,二乘取證,具如《大品》。若約法被緣,猶是漸教。約說次第,名熟蘇味相。

復有義,日光普照,高下悉均平。土圭測影,不縮不盈。若低頭,若小音,若散亂,若微善,皆成佛道。不令有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具如今經。若約法被緣,名漸圓教。若說次第,醍醐味相。

當知《華嚴》之譬,與《涅槃》義同。

三子、三田、三馬等譬,皆先菩薩,次及二乘,後則平等凡聖(云云)。

Q

&

A

既以五味分別,那同稱漸?

Q

A

&

約漸得明五味耳。又若小不聞大,大一向是頓;若大不用小,小一向是漸;若以大破小,是漸頓並陳;若帶小明大,是漸頓相資;若會小歸大,是漸頓泯合。故《無量義》雲「漸頓二法,三道、四果不合。」今時則合,即此義也。

Q

&

A

云何相資?

Q

A

&

小聞於大,恥小而慕大,是為頓資小;佛命善吉轉教,大益菩薩,是為漸資頓。

如前分別,但約顯露,明漸頓五味之相。若論不定,義則不然。

雖高山頓說,不動寂場,而游化鹿苑;雖說四諦生滅,而不妨不生不滅;雖為菩薩說佛境界,而有二乘智斷;雖五人證果,不妨八萬諸天獲無生忍。當知即頓而漸,即漸而頓。

《大經》雲「或時說深,或時說淺。」應問即遮,應遮即問。

一時、一說、一念之中,備有不定。

不同舊義,專判一部。

味味中悉如此。

此乃顯露不定,秘密不定,其義不然。

如來於法,得最自在,若智、若機、若時、若處,三密四門,無妨無礙。

此座說頓,十方說漸、說不定。頓座不聞十方,十方不聞頓座。或十方說頓、說不定,此座說漸。

各各不相知聞,於此是顯,於彼是密。

或為一人說頓,或為多人說漸、說不定,或為一人說漸,為多人說頓。

各各不相知,互為顯密。

或一座默,十方說;十方默,一座說。或具默,具說。

各各不相知,互為顯密。

雖復如此,未盡如來於法自在之力。

但可智知,不可言辨。

雖復甚多,亦不出漸、頓、不定、秘密。

今《法華》是顯露,非秘密;是漸頓,非漸漸;是合,非不合;是醍醐非四味;是定,非不定。

如此分別,此經與眾經相異也。

又異者,余教當機益物,不說如來施化之意。

此經明佛設教元始,巧為眾生作頓、漸、不定、顯密種子,中間以頓、漸五味調伏長養而成熟之。

又以頓漸五味而度脫之。

並脫、並熟、並種、番番不息。

大勢威猛,三世益物。

具如〈信解品〉中說,與余經異也。

又眾經咸雲「道樹,師實智始滿;起道樹,始施權智」。

今經明師之權實,在道樹前久久已滿。

諸經明二乘弟子不得入實智,亦不能施權智。

今經明弟子入實甚久,亦先解行權。

又眾經尚不論道樹之前,師之與弟,近近權實。

況復遠遠?今經明道樹之前權實長遠。

補處數世界不知,況其塵數!

經雲「昔所未曾說,今皆當得聞。」

殷勤稱讚,良有以也。

當知此經,異諸教也。

文章 | 智者大師

圖片 | 玉泉禪寺數據中心

玉泉Monastery

微信:dy-yuquanchansi

天台祖庭 智者道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陽玉泉禪寺 的精彩文章:

凈化心靈達至解脫自由的止觀實踐體系——佛陀的覺醒(二)
湖北省「宗教慈善周」相關活動啟動儀式與會人員考察當陽玉泉禪寺

TAG:當陽玉泉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