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海外形象為何如此差?真實原因令人憤怒

中國海外形象為何如此差?真實原因令人憤怒

眾所周知,由於西方媒體輿論話語權的強勢,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形象總不盡如人意,為了讓西方客觀看待中國,中國甚至拍攝了國家形象宣傳片,但效果仍然不佳。9月19日,因中國遊客被瑞典警察粗暴對待而站上風口浪尖的中國駐瑞典大使桂從友表示,自己想與瑞典媒體溝通或投稿都屢遭拒絕;20日,香港大律師湯家驊炮轟《紐約時報》是一份「頗為奇怪的報紙」,對「港獨」文章照單全收,卻對辯駁文章全部拒絕刊登,如此這般,讓人不禁質疑,西媒一貫自我標榜的客觀公正到底去哪了呢?


美媒歡迎「港獨」文章,港府投稿全部被拒


美國《紐約時報》日前刊出已被撤銷立法會議員資格的香港「青年新政」成員游蕙禎的「港獨」文章。香港行政會議成員、資深大律師湯家驊20日炮轟《紐約時報》是一份「頗為奇怪的報紙」,拒絕他的投稿,卻對「港獨」及破壞香港法治的文章照單全收。


美媒歡迎「港獨」文章,港府投稿全部被拒


據香港《星島日報》20日報道,湯家驊表示,他與前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曾多次就香港法治、憲法及法庭判決等議題向《紐約時報》投稿,該報全部拒絕刊登,甚至他們以讀者來函方式,對方也拒登,「但對港獨、破壞香港法治的文章卻一律照單全收,令特區在國際間只有不斷被偏頗言論抹黑,卻毫無自辯機會,令人感到遺憾和憤怒」。


《紐約時報》日前刊登的游蕙禎題為「香港民主之死」的文章誣稱,香港回歸後內地不斷侵蝕和「幾近摧毀」香港民主、自主,「公民自由」及「三權分立」等在英國管治時期高度重視的概念正被捨棄,「香港唯有脫離中國,才能享有真正的民主與自由」。



湯家驊臉書截圖湯家驊臉書截圖


全國港澳研究會香港特邀會員朱家健撰文稱,游蕙禎只以個人主觀政治見解向外國人闡述其所見所聞,是扭曲香港實況,破壞香港國際形象。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任何人做出損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國家安全的行為,是踐踏國家紅線,依法受到制裁也是天經地義。


游蕙禎胡扯「北京對香港的干預」,企圖引起外國輿論注意,從而得到外國保護傘的庇護,成為「反華亂港」的棋子。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稱,類似游蕙禎拋出的「港獨」論調過去也曾在美國媒體刊登,聯繫最近「香港外國記者會」邀請「香港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發表「港獨」演講,都顯示有人藉機擾亂中國內部事務。


只選擇性發布符合自己期待的「港獨」言論,而置客觀公正原則於不顧,《紐約時報》的雙重標準可見一般。


駐瑞典大使:想見瑞典媒體屢遭拒絕

近日,中國一家遊客被瑞典警察粗暴對待的事件近來引起很多人的關注,也把堅持為中國遊客維權的中國駐瑞典大使館推上了風口浪尖。


9月19日,桂從友大使就媒體交流和中瑞關係在使館接受瑞典《記者報》記者隆德奎斯特專訪。


桂大使表示,

坦率地講,我們找你們不容易

。上周你們提出要採訪我,我同意了。我去年8月到瑞典工作後,一直想與瑞典媒體交流,到今年5月瑞典廣播電台採訪我,這是我到任9個月後第一次有機會與瑞典媒體打交道。今天與你們見面距我到任已經1年1個月了,有點晚,但晚見總比不見好。


我更願意把今天的見面當做一次友好交流。我來瑞典工作1年1個月,發現一些瑞典人士對中國有這樣那樣的看法,有些看法很深、很偏。對於這樣的人士,我們建議他們在發表針對中國很深、很偏的看法前,先去中國走走、看看,對現實的中國進行全面、客觀的了解,然後再發表看法。



駐瑞典大使:想見瑞典媒體屢遭拒絕


對於瑞典媒體的不實涉華報道,我們都在使館網站上做了回應。比如瑞典一些媒體稱中國在西藏「侵犯人權、迫害藏族」。瑞典一些人士渴望了解西藏,我們對此表示歡迎,但建議他們去中國看一看,而不是聽信極少數圖謀將西藏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人的謠言。又比如有瑞典媒體稱中國「在新疆迫害維族」。他們的信息從何而來?他們天天跟極少數意圖將新疆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人交往,聽信他們的謠言。瑞典人士如果想了解西藏、新疆,為什麼不與我們交流、不親自去中國看看?


桂大使強調,中國有句古話,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我和我的同事非常願意與瑞典媒體接觸,進行友好交流。但我們的會面請求大部分都被拒絕了。我們寫了客觀介紹中國的文章,希望瑞典媒體刊登,多數情況下也被拒絕了。

今天是你們來找我。我不知道如果將來我和我的同事要找《記者報》交流,你們是積極安排還是拒絕?

桂大使表示,我和我的同事也願與他們隨時交流。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就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一樣,不接觸、不交流就容易產生誤解、誤會、隔閡。我們的任務就是向瑞典民眾介紹一個現實、客觀、全面的中國,同時也向中國民眾介紹一個現實、客觀、全面的瑞典,從而促進中瑞友好交流與合作,推動中瑞兩國共同為世界和平、安全、穩定、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作為一國大使,都無從在瑞典媒體為中國發聲,更別說其他人了。


澳導演:西方對中國的偏見報道是危險的


2016年12月,英國電視台播出的一部紀錄片引起不小關注。《即將到來的對華戰爭》分四部分,分別為馬歇爾島的秘密、中國的崛起、美國在沖繩軍事基地遭遇當地反對、作為帝國的美國正在構築對中國的包圍圈,時長約兩小時,由現居倫敦的澳大利亞記者約翰·皮爾格拍攝。他既是一位戰地記者,又是作家和電影人,曾兩獲英國新聞界最高榮譽「年度記者」,還獲得過「聯合國媒體和平獎」。


這部紀錄片通過訪談方式,以大量事實證明,美國媒體炒作所謂「中國威脅論」,但是真正在亞太地區「耀武揚威」並構成威脅的是美國。《衛報》評論稱,該紀錄片暴露了美國令人不安的核戰術,揭露了美國軍隊在太平洋地區的恐怖歷史,暴露了其半秘密基地先發制人的侵略性。



《即將到來的對華戰爭》,因批美遭禁


約翰·皮爾格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偏見報道是危險的。皮爾格在郵件中書面回復記者說:「西方電視新聞展示的是中國在南海修建飛機跑道,咄咄逼人,卻從不報道中國正在被美國400個軍事基地所包圍和威脅這樣的事實。」「美國海軍已部署到亞太地區,導彈驅逐艦正四處出沒。」


皮爾格希望《即將到來的對華戰爭》能夠在美國上映。不過,他也承認:「美國雖然號稱言論自由,但是如果一部影片講述的是美國政策真相,它往往也最難在美國上映。」

事情的發展果然如此。該紀錄片最先在英國上映,有著高達八九成的上座率。然而,它在美國卻遭到了封殺,甚至在youtube上以英文標題發布該片視頻,都往往會被惡意刪除。想當初奧巴馬能夠為了一部詆毀朝鮮的爛片《刺殺金正恩》能夠在美國各大院線順利上映而親自出來搖起言論自由民主萬歲的旗幟高聲吶喊,但在這部《即將到來的對話戰爭》面前,美國整部國家機器卻都在忙著躲避。影片導演約翰·皮爾格對媒體說:「美國國防部拒絕了我的採訪要求。我們還收到了一封信,說這部影片『對美國軍隊不利』」。


從事新聞行業幾十年的皮爾格對西方國家的新聞自由非常失望。「美、英等西方國家都宣稱其新聞言論自由,而我從來沒有真正看到過所謂的言論自由。從憲法上來說,美國是全世界媒體最自由的國家,但其實是全世界媒體管控最嚴格的國家之一。」皮爾格對記者說,「比如,這部影片可以有機會在中國上映,但在美國上映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所有院線都有各自的利益鏈,導致自我審查。」



約翰·皮爾格對西方國家的新聞自由非常失望


他說,「就像喬治·奧威爾的《1984》那樣,我們總被不斷灌輸,要恨那些惡魔。我拍這部影片,以及之前的一些影片,是希望西方觀眾反省一下自己社會中的意識形態宣傳(Propaganda),西方社會中的意識形態宣傳也是最為成功的」。他舉了個例子,冷戰時期,蘇聯記者參觀美國,行程將近結束時,記者問美國同僚,「我們在電視、報紙中看到的新聞故事都基本類似,你們不用把他們關監獄、拔指甲,是怎麼做到的?」


皮爾格說,「典型的BBC晚十點新聞是,比如報道中國在南海擴張軍事力量。而他們從來不會將鏡頭拉遠,看看包圍中國的美國軍事基地。雖然在網頁新聞有報道過,但我從未在電視新聞中看到。」他認為,俄羅斯被西方媒體塑造成了典型的敵人,而中國是「將來的敵人」。西方媒體將普京的妖魔化,甚至有甚於當時的斯大林。「普京是一個非常務實的領導人,曾經一再強調願與美國成為盟友,但現在他已經不說了。」


歸根到底,意識形態是社會的核心政治資源,每個國家都對它高度重視。近年來中國人越來越看清楚了,美國是高度意識形態化的國家,做什麼事都「政治挂帥」。美國的國家智庫不可能允許一個支持共產主義的學者擔任要職,同樣,歐洲的公共媒體里甚至容不下一個為中國說幾句公道話的編輯。



即將到來的對華戰爭,並非危言聳聽


中國海外形象之所以差,西方媒體的選擇性報道可以說是罪魁禍首。作為一個與西方體制截然不同的超級大塊頭,沒有按照西方指定或期待的套路發展,是中國最大的原罪之一,西方世界對中國的敵意和恐懼由來已久,所謂西方發達國家的主流媒體,也早已習慣了以批評或歧視的眼光來看待中國的方方面面,而往往不願意正視來自中國的正面聲音。如今已是網路時代,曾經強勢的西方媒體越來越難壟斷消息源,隨著中國實力的進一步提升,西方媒體將不得不摘下自己的「有色眼鏡」,將有更多的約翰·皮爾格這樣的媒體人,從更客觀真實的角度來向西方社會介紹中國。不管是貿易戰,還是打南海牌、台灣牌,西方世界的老大美國正加緊對華圍堵,英法日等小弟也積極跟風,「即將到來的對華戰爭」恐怕真的不是危言聳聽,就看特朗普是不是夠瘋狂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科環宇 的精彩文章:

西方文明遭反噬,特朗普緊急發聲,「覆滅」慘痛教訓值得中國警惕
日本潛艇南海絕密演習,透漏重要信息

TAG:國科環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