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養生法
【秋分】2018年9月23日(農曆八月十四)
戊戌年 【狗年】辛酉月 戊午日
秋分這個時候最適合於養肺了。秋分和春分一樣,陽光幾乎都是直射赤道,所以是晝夜相等的時候,白天和晚上的時間剛好相等,但是不同的,春分稱之為天門開,這個時候就陽氣升騰,從此以後天氣就越來越暖和,秋分這個時候就稱之為地門關、地門閉,表示陰氣漸盛,從此天氣就越來越涼了。所以中國的古諺上說:「秋分雷始收聲。」雷聲是天空之中陽氣很旺盛的一種表現,秋分時候陽氣衰弱了,所以從此以後基本上也就聽不到雷聲了。
在秋分這個時候養生的食療方是什麼呢?有一個國醫叫朱良春,江蘇南通人,現在可能差不多一百歲了,他就曾經給弘一法師看過病,弘一法師還給他題過一個書法「聖手妙醫」。他有一個每天自己喝的食療方,我們也可以用,他跟我們藥師法門這個秋分的養生法剛好是差不多相通的,是一樣的一些藥物。
可以用一點黃芪,用黃芪來煮水,煮水以後棄渣留汁,(水要多放一點,後面還要放其他的),棄渣留汁以後,汁裡面加上薏苡仁、扁豆、綠豆、蓮子、大棗,將要熟的時候再放一點枸杞子進去,這樣來煮粥吃能夠長期吃都不會燥、不會膩。而且因為它寒熱食物都有,搭配得非常好,尤其適合於在秋分的時候吃的一個食療方法。
對於經常失眠的人,或者睡眠很差的人,就可以用酸棗仁,搗碎它然後加上小米來煮粥,吃以前放一點蜂蜜,在睡覺以前一個小時喝,就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睡眠。
大願法師《藥師法門健康養生隨許法》
24節氣的「秋分」,是秋季第四個節氣。這一天晝夜平分,古稱「日夜分,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後,氣溫越來越低。北方冷空氣頻頻南下,造成「秋風陣陣,秋雨綿綿」的天氣。南方始入初秋,秋雨和秋燥會交替出現。
秋分以後,白天開始比晚上短,南方地區乾旱少雨或常常陰雨連綿,形成了「秋分寒」天氣,氣溫逐漸下降,即將步入深秋季節。東北地區降溫早的年份,秋分見霜已不足為奇。
初候,雷始收聲。雷,二月陽中發聲,八月陰中收聲,入地則萬物隨入也。
二候,蟄蟲坯戶。坯,益其蟄穴之戶,使通明處稍小,至寒甚,乃墐塞之也。
三候,水始涸。春夏氣至,故長,秋冬氣返,故涸也。
起居調養:早卧早起
秋季,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附向收斂、閉藏,起居作息要相應調整,《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秋三月,早卧早起,與雞俱興。」早卧以順應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氣;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中醫認為,人體生理活動要適應自然界陰陽的變化,因此,秋季要特別重視保養內守之陰氣,凡起居、飲食、精神、運動等方面調攝皆不能離開「養收」原則。
精神調養:收斂神志
秋季漸轉乾燥,日照減少,氣溫漸降,人的情緒未免有垂暮之感, 「秋風秋雨愁煞人」。此時應保持神志安寧,減緩肅殺之氣,收斂神氣,適應秋天容平之氣。
運動調養:動靜結合
常外出登山、散步、打球;或練五禽戲,打太極拳、做八段錦等。「動功」鍛煉時配合「靜功」,如六字訣默念呼氣練功法、內氣功、意守功等,動靜結合,動則強身,靜則養身,則可達到心身康泰之功效。
飲食調養:多酸少辛
飲食攝養上,因秋屬肺金,酸味收斂補肺,辛味發散瀉肺,所以宜收不宜散,盡量少食蔥、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酸味甘潤的果蔬。秋燥津液易傷,宜多選用滋潤之品,以潤肺生津、養陰清燥。
穴位調養:按摩太淵調整肺氣
太淵是手太陰肺經的原穴,不但可以調整肺氣的升降功能,還可疏暢三焦氣機。按摩刺激太淵,可防治肺系統的眾多病症,如咳嗽、胸悶逆氣、嘔吐、眼睛紅腫、氣喘、咯血多痰等。因此,無論是寒燥引起的咳嗽,還是溫燥引起的咳嗽,都可按摩太淵穴治療。太淵穴的保健方法是按摩和外貼穴位膏。也可用黃芪和人蔘打成細末,貼在穴位上,外用醫用膠布和紗布固定,也有良效。
特殊調養:燥咳分溫涼,療法大不同
秋冬交替之時,天氣乾燥,咳嗽隨之而至,中醫稱之為燥咳。秋天的燥咳,有溫燥與寒燥之分。(以秋分為界線,秋分前有暑熱餘氣,以溫燥最為常見;中秋後,寒涼漸重,多出現寒燥。)其區分法主要觀察舌苔:如舌苔白,痰較稀、白黏,兼有鼻塞流涕,說明體內寒重。如果舌苔發黃,舌質紅,咳嗽的痰是黃稠,不易咳,有咽痛,說明內熱較大。如果晚上加重或是白天不咳只晚上咳嗽,多數是寒咳和虛咳。
寒燥咳嗽:蒸大蒜水
大蒜7-10瓣(小兒用3-5瓣)拍碎,加入半碗水,放1粒冰糖,加蓋入鍋蒸,大火燒開後改小火15分鐘即可。當蒜水較溫時喝下,一天2-3次,一次小半碗即可。
溫燥咳嗽:川貝梨湯
將梨1個洗凈,柄部橫斷切開,挖核後放入冰糖2-3粒、敲碎成末的川貝10粒(小兒5-6粒),把梨用牙籤插緊,上鍋蒸30分鐘即可。成人一次吃完,小兒分兩次吃,潤肺、止咳、化痰。
養生葯膳燥郁仲秋 食補有別
天氣變涼,胃口大開,進補食材亮相餐桌。進補要適量,忌以葯代食,葯補不如食補。根據不同身體狀況選擇食材,年輕人進補忌 「偏食」,老人別「逢補必肉」。食補以滋陰潤燥為主,包括烏雞、豬肺、燕窩、銀耳、蜂蜜、芝麻、豆漿、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鴨蛋、菠菜、梨等,這些食物與中藥配伍,功效佳。
秋高風燥養肌膚--白果菊花雪梨飲
[材料]白果20克、白菊花4朵、雪梨3個、淡牛奶250-350毫升、蜜糖適量。
[烹制]白果去殼,開水燙去衣、去心;白菊洗凈,取花瓣;雪梨削皮去心,切成粒狀。白果、雪梨放入開水,水分不宜太多,文火煲至白果熟透,加白菊、淡牛奶稍滾,熄火稍降溫後,加適量蜜糖調成甜湯,供2-3人用。
秋來補肺正其時--瓊漿玉露
[材料]人蔘15克、生地60克、茯苓30克、蜜糖30克。
[烹制]生地洗凈切粒;茯苓碎粒洗凈,放進瓦煲加清水1500毫升(約6碗水量)煲1小時,至湯約400毫升(1碗半水量)用燉盅盛裝,人蔘切片,入燉盅加蓋文火隔水燉3-4小時,待稍涼入蜜糖則成,供1-2人用,深秋時宜每周1-2次。
通神好葯黑耳之寶 葯食兼用
黑木耳,食用菌的一種。因其生長在朽木上,形似人耳,色黑或褐,是葯食兼用之品。
中醫學認為,黑木耳味甘性平,歸脾、肺、肝、大腸經,主治氣虛血虧、肺虛久咳、咯血、痔瘡出血、婦女崩漏等。其性平力緩,不膩不燥,可長久服用。歷代本草如《名醫別錄》、《食療本草》、《本草綱目》等,對其均有論述。
黑木耳為補品,藥力平緩,故宜於輕症、緩症或亞健康者的日常保健。此外,黑木耳較難消化,有一定滑腸作用,故脾虛消化不良或大便溏稀者忌用。
木耳食療小偏方
血管硬化、冠心病:
黑木耳5克,清水浸泡一夜,蒸1小時,加適量冰糖,睡前服,連續食用;或加入菜肴、餃子或包子餡中,長期食用。
貧血:
黑木耳30克,紅棗30個,紅糖少些,加入糯米中,熬成粥服食。
痔瘡出血、便秘:
黑木耳6克,柿餅30克,同煮爛,當成零食吃。
結石的輔助治療:
對於初髮結石,保持每天吃1-2次黑木耳,疼痛、惡嘔等癥狀可在2-4天內緩解,配合藥物治療,結石能在10天左右消失。對於較大較堅固的結石,效果較差,應配合藥物吃黑木耳。
正安醫囑治身治國以平為期
作者:黃拓(正安中醫出診大夫)
秋分這一天晝夜相等,平分了一天,與春分統稱為日夜分。南懷瑾先生說:「孔子為什麼把他編著的歷史叫做《春秋》而不叫『冬夏』呢?我在書上也提到過,這是根據天文來的,每年春分與秋分這兩個階段,氣候溫和,不寒不冷,晝夜均長,所以『春秋』的意思就是平衡,稱一樣的公平,這是孔子著春秋的深意。」
《孔子家語》記載:「孔子曰:昔丘也聞諸老聃曰:天有五行,木火金水土,分時化育,以成萬物,其神謂之五帝。」作為周太史的老子對於天道運演有著精深的體悟,提出人道治身與治國均當效法天道的以平為期。《老子?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追求和平也成為醫道的核心治則,《索問?至真要大論》說:「謹察陰陽之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
醫道診療的核心是「平脈辨證」,《素問?平人氣象論》曰:「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調病人,醫不病,故為病人平息以調之為法。」「平脈」就是正常人的脈象,只有知常才能達變,「平脈辨證」要求醫者平心而覺,平息而察。正如《素問?脈要精微論》所言:「持脈有道,虛靜為保。」如此才能做到像《黃帝四經》中說的「故唯執道者能虛靜公正,乃見正道,乃得名理之誠。」
平常、平氣、平人、平心、平息、平脈、平和、平安,願天下太平,身心正安。
孟子「存夜氣」與營衛學說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提出秋季養生的根本原則:「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卧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秋分之後北半球進入夜長晝短的秋冬時節,遵循天人相應的規律,《內經》提出秋季應當早卧早起,與雞俱興,睡眠問題尤其值得我們關注。
孟子「吾善養吾浩然之氣」的名言人盡皆知,這位曾遊學於稷下學宮的孟夫子還十分重視要「存夜氣」。《孟子?告子》中認為即便是白天作惡的人,在夜晚入靜時也會發出善心。《黃帝四經》中提出晝氣、夜氣之名,根據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方法,古代的醫聖則發現了人身氣脈的晝夜節律,並形成了陰陽營衛學說。
睡眠問題與營衛運行的關係非常密切,《難經?四十六難》曰:「老人卧而不寐,少壯寐而不寤者,何也?然:經言少壯者,血氣盛,肌肉滑,氣道通,營衛之行不失於常,故晝日精,夜不寤也。老人血氣衰,肌肉不滑,營衛之道澀,故晝日不能精,夜不得寐也。故知老人不得寐也。」老子說:「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可見中醫經典中把睡眠的好壞看成人體衰老與否的標誌,許多身心問題都能導致營衛運行失常而產生睡眠障礙。
醫道十分重視治未病,但方法並不限於針葯,如醫聖張仲景說:「若人能養慎,不令邪風乾忤經絡,適中經絡,未流傳臟腑即醫治之;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更能無犯王法,禽獸災傷,房室勿令竭之,服食節其冷熱,苦酸辛甘,不遺形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從張家山漢簡《引書》到馬王堆《導引圖》,以及華佗著名的五禽戲,隋代中醫經典《諸病源候論》更是對導引吐納法有深入細緻的研究。
歡迎訂閱【傳承網】微信號:iccwcn,傳承中華文化,分享南師智慧!
※養生文化:三個調腎經收陽氣的小方法
※肩頸是人體的十字路口,不通生百病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