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月餅原為桌上祭品 直徑如磨盤 吃不完留著春節再吃

月餅原為桌上祭品 直徑如磨盤 吃不完留著春節再吃

每逢中秋,現在每家每戶都會買上一些月餅作為節令食品食用,但你可知道月餅最初其實是作為祭品,放在供桌上進行祭祀的呢?是不是有一種陰風起,秋瑟瑟的感覺了,手中的月餅也有些不大好咽了。

讓我們先來看一段明朝《帝京景物略》中的文字:「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之如蓮華。紙肆市月光紙,績滿月像,跌坐蓮華者,月光遍照菩薩也。華下月輪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搗葯臼中。紙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繽紛。家設月光位,於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月餅月果,戚屬饋相報,餅有徑二尺者。女歸寧,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團圓節也。」

書名《帝京景物略》,說的就是當時北京城裡的風俗。這段文字詳細記錄了當時人們祭月的過程,人們在中秋節的時候不但要相互贈送月餅,還要儘可能的回到家中與家人團聚,從那時候起中秋節也就有了「團圓節」的別稱。

在中秋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祭位,向著月亮升起的地方進行祭拜。在桌上供有月餅,瓜果,等到燒紙焚香祭拜結束後,人們才會將月餅從供桌上取下來分而食之。

當時將作為祭品的月餅拿來分食主要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生活條件不好,月餅作為祭品用料上極為講究,除了形狀必須是圓形外,裡面的餡料也是平時不多見的。相比於平時所吃的點心有極大的不同。二是將月餅從供桌上撤下後,不能扔掉,大家一起分了吃了,以表示對月神的尊重。

其實最主要的一點還是窮呀,把這麼好的月餅供桌上一放後扔掉,家裡有礦呀?

當時的月餅個頭可不小,一般直徑都在兩尺左右。因此中秋節的時候一次吃不完是常事,還得小心的收好包好放在通風乾燥的地方,等到歲末闔家團圓的時候再拿出來一起分享。

所以中秋節也被稱為團圓節,月餅也就成了團圓餅。在中華文化中除了春節,中秋便是人們最為重視的一個傳統節日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美國海軍作戰部長:一場流產的政治陰謀產物
老照片:1949年向斯大林70歲生日祝壽的珍貴彩照

TAG: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