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二十四節氣之秋分:四海一明月 千山共清輝

二十四節氣之秋分:四海一明月 千山共清輝

據漢代哲學家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記載:「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我國的古人認為,秋分這一天,世間萬物的陰陽是對半平分的,因此白天和夜晚一樣長,天氣不冷也不熱。

秋分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但是今年的秋分,有著與眾不同的重要意義。因為從2018年起,秋分正式成為了我國的「農民豐收節」。

「秋分天氣白雲來,處處好歌好稻栽」。秋分節氣天高氣爽,雲淡風輕,大自然呈現出一片靜謐安詳之態

「秋分氣初爽,燈火新照夜」,在這暑氣消散的秋分時節,農民們迎來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時節,北方的人們忙著播種冬麥,南方的人們則忙著晚稻的收割。

秋分到了,除了忙著做農活,人們還要忙著吃螃蟹。「秋水時至,百川灌河」。秋分前後江河湖泊的水位豐滿,此時的螃蟹格外鮮美,因此民間有著「秋分食蟹忙」的俗語。

螃蟹是我國一種重要的水產品,它不僅僅產量眾多易於獲取,還富含鈣、磷、鐵以及維生素A等多種營養元素。

由於秋分是螃蟹成熟的時節。秋分的蟹黃和蟹膏都最為肥美甘醇、入口即化,此時進食能達到最理想的滋補效果。

除了螃蟹,秋分時節還十分適用於進食雪梨。中醫認為:此時的空氣較為乾燥,人體的津液容易耗損。而雪梨是「寒性水果」,有潤燥降火之功效。

因此為了防範皮膚乾燥、咽喉腫痛和便秘等「秋燥」的隱患,秋分之時,適當地吃點雪梨,有利於身體健康。

「屋頭明月上,此夕又秋分」。秋分節氣和傳統文化里的中秋佳節總是聯繫在一起。這是因為在古代,秋分也被稱之為「祭月節」。

據先秦時期的《禮記》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指的就是祭祀月亮。這一習俗,逐漸演化為後世的「春祭日,秋祭月」之說。比如說,如今北京的月壇公園,就曾是明清兩朝的帝王們祭月的地方。

但是根據我國傳統的曆法,「秋分」節氣在八月內具體哪一天是不固定的,有的時候秋分之夜不一定有月亮。比如說,2017年(丁酉雞年)的秋分節氣是農曆八月初四(公曆9月23日),那天晚上人們就無法見到滿月。

因此,為了方便起見,古人們便逐漸約定俗成地,將八月份「滿月十五」的這一天定為了祭祀月亮的日子,於是中秋節便承擔了秋分之夜祭月的習俗。

秋分節氣也就變成了人們「慶五穀豐登、盼國泰民安」的好日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菜根譚》:富貴勿要刻薄 聰明應知收斂
《延禧攻略》:寬容是諒解 忍耐是蟄伏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