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剛剛,在黃海發現一艘沉沒124年的戰艦:它揭開中國一段最屈辱的歷史

剛剛,在黃海發現一艘沉沒124年的戰艦:它揭開中國一段最屈辱的歷史

回復

晚安

送你一句晚安心語





逝者如斯,但英魂永在,鼓舞著後來的人們,發奮自強,保家衛國。




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書劍為酒







2018年9月21日,已沉沒在水底百年的甲午海戰北洋水師沉艦「經遠艦」證實被發現,這是繼「致遠號」發現的又一重大水下考古成果。




124年前,1894年9月,甲午海戰在黃海北部大東溝海域爆發,北洋水師的經遠艦奮戰5小時後中彈沉沒,200多名戰士殉國。




「經遠艦」出,是對屹立在大連鰲頭山的一座雕像的告慰。




這座雕像誰?




連軟弱的清政府都不得不嘉獎他「爭先猛進,死事最烈




他和丁汝昌在甲午海戰中一同以身殉國。




後來,人們集資為他樹立雕像。




他就是「經遠艦」的管帶,英雄

林永升








1




1853年的中國,康乾盛世下,落日的餘暉已經漸漸散去,福建侯官家裡響起了一聲嬰孩的啼哭。誰也不曾想到,這聲啼哭竟在後來警醒國人200年。




1871年,林永升考入福州船政學堂學習輪船駕駛,當時的清政府在「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意淫中,開設了西式學堂,可並未廢除科舉制。




在不少官老爺眼裡,「祖宗之法」才是破敵根本,願意去西式學堂學習的,也唯有林永升這樣銳意的年輕人。



很快,歷史便告訴我們,他們的選擇沒有錯。




1877年,林永升以公派留學生的身份前往英國學習,與他同行的還有我們熟知的嚴復和劉步蟾等人。




說是留學,可這批人背後的國家之貧困,政府之贏弱,讓血氣方剛的他們在英國格林威治海軍學院受盡了白眼。







加之環境陌生,語言障礙,他們在英國的日子舉步維艱。




不蒸饅頭爭口氣,想要得到認可,唯一的方法便是超過「種族優越」的英國學生。英國學生只需要學習專業知識,而林永升除了要學習在國內還是一片空白的知識,更大的困難在於常常聽不清老師的發音,大大增加了學習的難度。




他們需要花別人3倍的時間才能彌補,點燈夜讀,是留學的常態。因為,他們是彼岸祖國的希望。




終於,在經歷了破繭之路後,林永升的成績在格林威治海軍學院屢列優等。第二年,林永升獲准去「馬那杜」大鐵艦實習,巡歷地中海各洋面,看到了在國內不曾見識到的種種與海軍有關的知識。




3年後,林永升學成歸來,一心要把國內落後的局面打開。可是,時局似乎並不那麼樂觀。





2




第一批留學生已經回國,清政府卻還在爭論要不要向西方學習,搖擺不定中消耗的是大清自己的生命力。






李鴻章(中)




好在,李鴻章還沒完全糊塗。林永升很快接到了李鴻章的調令,任「鎮中」炮艦管帶,學有所用,還平定了1882年的朝局動亂。




之後,林永升榮升都司,彷彿迎來了自己的歲月靜好。




但四艘快船的到來戳破了這份平靜。




清政府向英、德兩國訂製的「致遠」、「靖遠」、「來遠」、「經遠」4艘快船

(巡洋艦)

竣工,李鴻章派林永升與鄧世昌、葉祖珪、邱寶仁等出洋接帶,林永升負責接帶的,正是開頭提到的,剛被打撈上來的「經遠」快船。




那時,勉力支撐洋務運動的李鴻章,能依靠的也只有這批一腔熱血的留洋學生。




第二年春,4艦安抵天津大沽,林永升以帶艦歸國有功,保升游擊,賞加「御勇巴圖魯」勇號。同年8月,北洋艦隻成軍,林永升被委為「經遠」艦管帶。







此時的林永升,風光無限,壯志滿懷,心中充滿了對李鴻章知遇之恩的感激。




而李鴻章也認為林永升「辦海軍出力」,在仕途上一再提攜這個後輩。兩人似乎有著足夠的默契。




如果沒有甲午戰爭的爆發,二人的情深意重或許會成為後世的佳話。





3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




丁汝昌率北洋艦隊護送赴朝援軍至大東溝。翌日上午11時,當艦隊準備返航時,一支龐大的日本艦隊突然出現在西南海面,氣氛頓時緊張,黃海大戰旋即爆發。







丁汝昌立命各艦升火,以「定遠」、「鎮遠」兩鐵甲艦居中,為「人」字雁行列陣迎戰。林永升率「經遠」艦居右翼中間。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此時戰死,是每一位軍人的榮光。可事實卻是,除了少數人奮勇殺敵外,大部分清士兵都龜縮不前,林永升只好命「盡去船艙木梯,以防兵士之退縮避匿;將龍旗懸於桅頂,以示誓死奮勇督戰。」




而就在前線將領不要命地浴血沙場,破釜沉舟時,清政府的主要領導人在幹什麼呢?




慈禧太后正模仿著當初的乾隆,提前一年便開始熱熱鬧鬧地準備著自己的壽宴,打算利用自己的六十壽誕好好讓那群「洋鬼子」看看我巍巍中華的盛世。







而北洋艦隊的發起者,當初高呼著要用北洋艦隊給外國人一個教訓的李鴻章,早把當初的誓言丟在了腦後,正躲在後方三令五申其他艦隊不許救援,不許補給,萬萬不能惹惱了日本人。




浴血奮戰的英雄沒能等到支援,只等來了日本艦隊越來越猛烈的炮火,而自己的設備雖是剛剛從德國進口來的先進武器,卻為了給慈禧老佛爺過壽,許多炮火沒有準備充足,難以抵抗。




就這樣,日艦快速橫越「定遠」、「鎮遠」兩艦,進攻北洋艦隊的左、右翼。




右翼的「超勇」、「揚威」艦中炮,起火沉沒,左翼的「致遠」艦被四艘日艦炮火猛烈圍攻,引起大火,艦體嚴重傾斜,危在旦夕,最終其魚雷發射管中彈,內置一枚魚雷發生爆炸,終致「致遠

大爆炸,清政府耗費巨資購買的船艦就此沉沒。







「致遠」沉了,而更令人心寒的是,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濟遠」、「廣甲」2艦居然擅自離陣,「經遠」艦失去掩護。




日本4艦趁機專力進攻林永升的「經遠」艦,「經遠」艦被逼出陣外。




在緊要關頭,林永升沉著指揮,一邊勒令船上將士發炮攻敵,一邊準備好大量的水快速對船艦中炮的地方進行滅火,避免船艦中炮焚毀。




激戰中,林永升發現有艘日艦受傷,便下令追擊,試圖擊沉,可「經遠」卻瞬間陷入了日艦的包圍圈,失去戰鬥力,滿船將士在火光漫天的海面陣亡,林永升本人也中彈身亡。




諷刺的是,戰後,龜縮不前的清政府卻嘉獎林永升在黃海海戰中「爭先猛進,死事最烈

,下詔照提督例優恤,追贈太子少保。







而一心籌備六十大壽的慈禧老佛爺,最終也沒能在頤和園大宴賓客,而是在寧壽宮黯然度過。竭力保全北洋艦隊而避戰的李鴻章,最終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洋務運動」宣告破產。




1894年發生的一樁樁悲劇,都將清政府釘上了恥辱柱,後人再難為他們的軟弱無能找到一絲半毫的借口。也唯有這些在海戰中犧牲的英雄們,讓我們看到國人尚有脊樑,中國尚存希望!




如今,「經遠艦」在水下被發現,是唏噓致敬,更是鞭策激勵,以告慰屹立在大連,守護著大連的林永升。






依稀可見的「經遠」艦名字牌




如今的中國,再不是清政府統治下軟弱無能,人盡可欺的存在,這盛世景象,當如英雄們所願。




周刊原創作品 |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歡迎分享朋友圈










發現中華之美,為華人發聲



提供有廣度的知識,有溫度的立場和有深度的思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華人周刊 的精彩文章:

曾虛胖、駝背、體質差,他用這種極速燃脂法,4周脫胎換骨
他一年殺死20人,殘缺的人性會把人變得比死神還可怕

TAG:世界華人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