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軍民融合服務於富國強軍 而非照顧利益集團

軍民融合服務於富國強軍 而非照顧利益集團

9月6日,第六屆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隆重開幕。在這次博覽會的主論壇上,《科技日報》總編輯劉亞東發表了題為《民參軍:一個迫在眉睫的時代命題》的主旨演講。在為時不長的演講中,劉總編回顧了美國軍民融合的歷史和現狀,對目前中國民營企業參與國防工業的現狀進行總結和批評。

劉總編認為"與"軍轉民"相比,"民參軍(筆者註:此處指民營企業參與軍事工業)"當今在我們國家似乎矛盾更加尖銳,問題更加突出"、"我們的"民參軍"範圍有限,領域狹窄,層次不高,比例過低",最後他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軍工系統的觀念和利益問題。

軍民融合服務於富國強軍 而非照顧利益集團

那麼事實是否真是這樣?

筆者認為並不是。那些把軍民融合理解成民營企業必須高度參與軍事工業的人無疑是把民營企業當成了軍民融合中"民"的主體和關鍵。這種論調就輕視了國防工業的極端重要性和複雜性,也侮辱了那些通過競爭參與到國防工業中的高科技民營企業。

軍民融合戰略的出發點必須是富國和強兵,通過行政命令照顧某一類市場主體只能是南轅北轍。

民營企業參與軍工生產較少這種感覺有問題

描述軍民融合現狀的最好的窗口是全軍武器裝備採購信息網,因為推動部分國防工業產品的公開採購正是為了打破原來軍工複合體的利益藩籬。

傳統的軍工企業完成軍工業務,可以分為四種情況:一種是完成的又便宜又好,比如軍用太空梭,目前國內根本沒有非軍工企業和研究所能夠承擔第三代及更先進戰鬥機的設計和生產;還有就是好而不便宜、便宜而不好以及既不便宜也不好。

軍工企業完成的又便宜又好的國防工業產品沒必要拿出來進行採購,拿出來進行採購的主力是好而不便宜以及便宜而不好的產品。既不便宜也不好的產品往往是因為西方發達國家的禁運和封鎖,拿出來公開採購也面臨同樣問題,意義並不大。

之所以有些軍用產品交給過去的軍工系統生產會出現好而不便宜的問題主要是因為這些產品軍隊需求較少而民用需求較大。如果完全由軍工系統進行生產,則無法通過擴大生產規模來攤薄成本。相反地方很多企業長期生產類似商品,只需要通過工藝改良達到軍品要求就可以通過產量和過去的設備投入有效的降低成本。

軍民融合服務於富國強軍 而非照顧利益集團

這方面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是龍芯中科的某型CPU獲得2000萬軍用晶元大單的案例,根據《軍營觀察》報道該訂單如果走過去的方法約需花費2億元。之所以省錢效果如此明顯,按龍芯總裁胡偉武的說法正是"這項技術, 我們民品已經做成熟了,按軍用要求修改即可,自然比從頭做起要省錢得多"。

而出現生產的便宜而不好的原因則是:軍工企業掌握著廉價優質原料的生產,但是加工成產品時則缺乏相應的技術。而地方企業和高校相應的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了,因此通過公開採購引入地方技術就能大大提高產品的質量。

值得一提的是,現今我國解放軍來自民營企業的供應商已經有數千家之多。從份額上看,2016年通過競爭性採購獲得軍隊訂單份額中民營企業也已經高達26%之多,而且呈逐年上升趨勢。

軍民融合服務於富國強軍 而非照顧利益集團

(2016年民營企業在國防領域競爭性採購中份額已佔到26%)

軍民融合的民不應該僅僅指"民營企業",同樣也應該包括地方院校和地方企業。民營企業想要擴大自己在國防工業採購中的份額完全可以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與其他企業公平競爭。

如果說非軍工企業和軍隊單位在競爭性採購中份額已經佔到50%以上的現在,還認為軍工採購封閉,"民參軍"比例過低,那無疑是與事實不符的。


軍民融合服務於富國強軍 而非照顧利益集團


軍轉民已經不是軍民融合的主要矛盾了?

劉總編認為現在我國現在"民參軍"的矛盾和問題似乎比"軍轉民"嚴重的多,而其演講全文也是通過引用美國民參軍的歷史,希望擴大民參軍規模以及拓展民參軍領域。

其實"軍轉民"與"民參軍"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而"軍轉民"始終是軍民融合的主要抓手。沒有高水平的"軍轉民",只依靠"民參軍"就能富國強軍是不現實的,也無法打破利益的藩籬。

作為世界上第一大軍事強國,美國"軍轉民"的水平遠超"民參軍"。

軍民融合服務於富國強軍 而非照顧利益集團

我們日常生活所見的計算機、互聯網、硬體防火牆等產品以及數據恢復、語音識別、GPS定位與數字地圖測繪、移動通信中的CDMA等技術都是美國軍方組織研發並向民用推廣的結果。

美軍除了把軍民兩用技術大力向民間推廣,甚至還把部分更加偏向軍事應用的技術經過脫敏之後也進行公開和推廣,典型的例子有BRL-CAD項目和CFD Utilities項目。

BRL-CAD是一個美國陸軍1979年開始開發的一個可以提供輔助計算機模擬和工程分析軟體,主要用於美軍軍用車輛的開發。當時美國陸軍也想過採購改良版的民用CAD來滿足陸軍車輛的設計要求,但是始終找不到合適的民用產品。

最終美國陸軍自行研製了同時兼備光線追蹤渲染效果、力學效果可靠的物理引擎以及在全球坐標系繪圖的BRL-CAD。即使是民用CAD得到長足發展的今天,可以直接在建模過程中進行精確的彈道和電磁分析,並號稱支持建立從亞原子(實際上達不到這麼小的尺度)到行星系模型的已知CAD仍然僅此一家。

軍民融合服務於富國強軍 而非照顧利益集團

(用該軟體設計的某型車輛)

時間到了2004年,負責開發的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認為該CAD中的很多技術完全可以經過脫敏移除敏感保密內容後轉移為民用,遂決定將其脫敏後開源。

CFD Utilities項目則遵循的是另一種模式,由於太空梭的設計製造高度機密,因此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即NASA)選擇把其中部分涉及到複雜流體力學計算的100多個程序以單獨組件組成程序庫的方式進行開源。這樣美國的企業和研究機構就能降低計算流體力學分析的成本。美國軍方類似的無償或有償的公開向民用進行的技術轉移還有很多。

軍民融合服務於富國強軍 而非照顧利益集團

"軍轉民"和"民參軍"都是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的組成部分,但為何說"軍轉民"更具引領作用呢?

對內的角度說,軍用技術向民用進行轉移,必將縮小小中型企業與大型企業在軍工競爭方面的差距。同時,軍用技術的流入也有助於增強我國部分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並且適當的不影響保密前提下的技術公開也有助於軍工企業之前增進了解,增強軍工複合體整體的實力。

而且來自軍隊的技術與來自地方的技術同台競技才能真正打破利益的藩籬,如果缺少了"軍轉民"的市場競爭,無論民營企業占採購比的比例是多少都更大程度上是體現了決策者的意志,而非誰能幹誰上。

軍民融合服務於富國強軍 而非照顧利益集團

"軍轉民"也是展現一個國家軍隊技術能力和技術形象的有力窗口,事實上只要軍工項目例如神威超算宣傳得力,都將得到廣大人民的支持和認可。如果中國軍工技術能更好的走向大眾的生活,納稅人將更為寬容地看待國防預算和軍工企業。

在對外的方面,正如毛主席所說"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軍民高度融合協調發展的軍工格局將極大的遏制不懷好意者。

古人云:"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因此在競爭性採購中絕不能以照顧的借口對任何市場主體進行傾斜,如此軍民融合的事業方可正常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流 的精彩文章:

聯想是美帝良心 還是民族企業典範?
阿里平頭哥營銷浮誇 PPT造芯炒股價幾時休

TAG:鐵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