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山趣讀】《與嚴子陵書》:劉秀寫給嚴光的一封信
原標題:【獅山趣讀】《與嚴子陵書》:劉秀寫給嚴光的一封信
與子陵①書
〔漢〕劉秀
古大有為之君,必有不召②之臣。朕何敢臣子陵哉!惟此鴻業,若涉春冰,譬之瘡,須杖而行。若綺里不少高皇③,奈何子陵少朕也。箕山潁水④之風,非朕所敢望。
注釋
①子陵:嚴光,字子陵,曾與劉秀同學。劉秀即位後,他改變姓名,隱居不見。後被召到京師洛陽,任諫議大夫,他不肯受,歸隱於富春江。
②不召:不用宣召而自來。召,宣召。
③綺里:指秦末漢初著名隱士綺里季,深受漢高祖劉邦的敬重。少:輕視。高皇:指漢高祖劉邦。
④箕山潁水:唐堯時代的隱士許由,住在「潁水之陽,箕山之下」,後以「箕山潁水」代指隱居。
今譯
自古以來,但凡大有作為的君王,必有不用宣召而自來投奔的臣下。我豈敢將子陵你看作一般的臣子呢?只是我這宏圖大業,好像春天踩著薄冰過河,隨時都有危險;又好似身患瘡傷,須依靠手杖行走。我是多麼需要你來扶助啊。如同以前綺里季不輕視高祖一樣,你怎麼會輕視我呢?至於隱跡于山水的高人風範,就不是我所敢想望的了。
作者將自己和對方放在完全平等的地位,以故舊的身份請求對方出仕,共圖大業,絕無居高臨下的傲氣。文辭婉轉,感情真切,又是恭維,又是懇求,又是埋怨,又是企盼,求賢若渴的情態溢於言表,感人至深,為帝王書信中所罕見。有人評之為「兩漢詔令,當以此為第一」,並不過分。
劉秀建立東漢王朝,深知人才的重要。當他打聽到嚴光的下落後,即遣使聘迎。三次往返,才將嚴光接到京城。劉秀當天就去看望嚴光,嚴光正在睡覺。他撫摸著嚴光的肚子,說:「唉,唉,你就不能出山助我嗎?」隨即將嚴光請入宮內敘舊。當晚,與嚴光同榻而卧。嚴光睡相不好,將腳壓在劉秀的肚子上。劉秀毫不在意,第二天,還笑著對人說:「昨晚我與老朋友睡在一起呢。」
劉秀禮賢下士,愛才求才若此,比後來的劉備有過之而無不及,表現出「大有為之君」的胸襟與氣度,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話。
TAG:碩士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