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朱復戡對二王書法的理解
談談朱復戡對二王書法的理解
文/李志宏
世人喜歡談二王書法,越談越玄,從技法,章法到韻味,真可謂是下筆千言,思想全無。不知魏晉風流,不讀《世說新語》,實在難以把握其精神內涵。古代書家如說趙孟頫,文徵明,董其昌都是學習二王的,但他們對於傳統的態度並沒有亦步亦趨,有人說趙孟頫的書法沒有個性,我的看法正好相反,趙孟頫的書法雖然是學習王羲之,但是更加註重筆法的簡單和規範,面貌非常明顯。
朱復戡先生
《中國書法》雜誌有一期專題是介紹著名紅學家周汝昌的,周汝昌先生提到自己對於王羲之的《蘭亭序》情有獨鍾,而且臨池不綴,有一個不懂書法的江湖評論家馬上就發表文章,說周汝昌的書法和蘭亭序不搭邊。誠然從用筆結構方面來評論周汝昌先生的書法,似乎過於苛刻,周汝昌先生的書法更加關注蘭亭帖的精神內涵,任情閑逸。至於他對於《蘭亭序》的研究,在他的文章也可以如見一斑。
一個人站在不同角度,他所看到的,所領悟到的自然不同,我非常佩服這樣一個人——假如說他的書法是學習二王的,恐怕很多人都會有意見。朱復戡原名朱義方,號靜龕。祖籍浙江海寧,四十歲之後改名復戡。根據馬國權先生曾為朱復戡寫了一篇介紹文章,「幼承庭訓,四五歲即蘸水於大磚練字,稍長得翰林王秉蘭授以《說文解字》,並摹習《石鼓文》。七歲在怡春堂箋扇庄揮寫《石鼓文》集聯,適為吳昌碩先生所見,大加讚許,以『小畏友』稱之,由是『神童』之名不脛而走。」朱復戡七歲時書寫的集石鼓文對聯,用筆剛勁,筆法嫻熟,特別是落款「朱義方書」四個字,北碑氣勢與唐楷法度融匯而成,用筆老練精到,很難想像這副對聯是七歲的小孩子寫的。
在朱復戡的藝術生涯中,不能不提到一個人,他就是吳昌碩,朱復戡曾應《書法》雜誌之邀,寫了一篇文章《懷念吳昌老》中說到他自己對《說文》九千三百五十三字,記得滾瓜爛熟,刻印居然沒有刻錯一個字等,篆刻作品曾經學習吳昌碩,後來對周秦古璽、石鼓銅詔、鐵權瓦量朝夕摹寫,並且逐漸形成自己的面貌。朱復戡的行草書法作品,有吳昌碩的影子,主要表現在字的趨勢上,陡峭絕險。但以篆書的筆法作行草,用筆迅猛如電,圓熟精悍,剛柔並濟,蒼勁雄渾,不拘成法。朱復戡的行草書法幾乎每個字都是從二王法帖走出來的,通過自己的改造,形成鮮明的面貌。《朱復戡書法作品——行草》中,登載了朱復戡的行草書法作品,取勢左低右高,用筆放蕩不羈,成篇猶如長刀大戩,精神飽滿,有一種火氣在其中。
朱復戡有大量的臨摹王羲之和王獻之的作品,他除了忠誠於原帖的精神內涵之外,更加重視用筆,比如臨摹《喪亂帖》,用筆不如原帖婉轉,筆法不如原帖細膩豐富,但是鐵畫銀鉤,碑刻味道非常濃烈。朱復戡對於二王書法,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
1 尊大王而輕小王。
在朱復戡的行草書法作品中,輕視王獻之,抬高王羲之的言論俯拾皆是。如「右軍作書,筆筆沉著,故其點畫遺環無不似鐵畫銀鉤,遒勁暢連,大令則不然,但用筆尖輕,巧取媚稍加熟練,便易揮灑,且羲之特重結體,每成一字穩如鍾鎛,變化萬端,字無雷同,獻之便多傾側,言,水相混尤亂法度,故羲之書千載來,無人能得其一筆,獻之書往往落懷素宋仲溫祝希哲輩手中,此獻之所以不及羲之也(論二王書)戌子年。」又如「伯英草聖,羲獻繼之,獻不及羲,代有定論。」確實扼獻揚羲在書法史上,最出名的是唐太宗,他甚至認為除了王羲之的書法之外,其餘不足論道,令人不理解的是,唐太宗的行書書法《溫泉銘》顯然是王獻之風格的複製版,我的推測是,作為一代君王,尊王羲之為正統,是因為王羲之的書法文質彬彬,法度也相對比較嚴整,而且王獻之自認自己的書法勝過他父親,像這樣的狂士,當然不能尊崇的,這應該是出於政治的原因吧?
2 二王書法在流傳的過程中,神失存形。
朱復戡的行草作品《跋王羲之帖》中說到:「右軍行楷草書無不精妙,惜輾轉摹刻,失神存形。」在《跋初月帖》中,他也說到:「初月帖流暢,穆是羲絕佳書,或懷疑米偽作,吾不解也,吾曾見戲鴻堂有米臨七帖隔此三春,伏比。」二王書法傳到今日,多是唐宋臨本,雖忠誠於原帖,韻味已經無處尋覓了,儘管在形態上可謂是惟妙惟肖,精神氣息已經收到唐重法度觀念的影響,缺乏一種自由度,比如唐摹本如《馮承素的蘭亭序》,《喪亂帖》等,宋摹本比較重視意趣用筆較為自由,疑是是米芾摹本的《中秋帖》,《大道帖》等,也能隱約看到宋人用筆風韻。朱復戡對於二王書法的看法,談不上是創新,但是在臨摹的過程中,取捨有致,故能成一家之面貌。
3 二王法帖的臨摹,應取長補短。
在他的作品,如《臨摹得示帖後》有言:「逸少沉著雄健,子敬瀟洒奔放,今而兼之,便當勝藍。」又如「舊臨三紙,扼獻揚羲,今日展讀,實覺好事,自來臨書二王,並著當然,皆具獨到,各有千秋,固執成見,厚彼薄此,徒限伊好之(幾適)爾,臨斯可不慎哉。辛卯重書」
4 時趨於前,後不如前,輕視懷素等草書大家。
對於懷素的草書,朱復戡是有非議的。1982年1月朱復戡集中精力,將十餘年苦心編著的《朱復戡修改補充草訣歌》定稿,最後書寫一通。朱復戡對草法特別重視,他曾將《懷素自敘帖》在的不合草書法度的草字定為「錯字」——於帖上為之修正,共76字。如「懷素書學大令,略窺堂奧,便欲菲薄右軍,固是狂僧。然其筆冢,差堪媲美池墨,功力自深,故於伯高、過庭並稱唐草三家。當時捧之為聖為神,亦過甚已。嚴格論之,則恣縱有餘,規範不足;筆少虛實,氣勢鬆弛;水言不分,結體散亂,且多乘誤。特加註正,後之覽者,知所辯也。甲寅臘月 朱復戡」再如「伯英草聖,羲獻繼之,獻不及羲,代有定論。草書自羲獻素旭過庭而後千餘年來,幾成絕響,宋仲溫點畫浮薄,結體鬆懈且多乖(豎心加吳 ),不足道也。」
5 重視章草的學習。
王羲之之前的時代,章草盛行,包括王羲之都有不少章草作品傳世。朱復戡的行草書法作品,很多波磔,都明顯受到《急就章》的影響,一直到他去世,他的行草書法作品都有章草的痕迹,朱復戡在十二歲的時候為為寧波阿育王寺寫「大雄寶殿」橫匾,到了八十九的時候再題寫這四個字,「大」和「殿」兩個字的波磔,如刀一般,明顯有章草的特徵。
誠然,朱復戡的行草書有吳昌碩的影子,假使他沒有用心去學習二王的行草,恐怕會落俗野一路,他的作品用筆近似中盈,行筆直截了當,如斬釘截鐵一般,和吳昌碩的書法相比,在速度和取勢上佔有很大優勢。除此以外,他作為一名篆刻家,金石學家,追求高古質樸的氣息,這是很多單純學習二王書法的書法愛好者望塵莫及的,所謂功夫深厚,指的不僅僅是在用筆,結構和章法上臨摹得細緻,字字有來歷,更重要的是創新,王羲之認為「適我無非新」,沒有創新意識的人去談論二王,不過是矮人觀場。從這一點來說,朱復戡是成功的。其次,他對古文字有深入的研究,追本溯源,所以他的書法更加高古,他在《七古白頭吟》寫道「信手寫來大小篆 史籀李斯似舊識 漢魏以降重行草 草書本由篆書出,以篆作草宗張芝 出入羲獻復顛旭 ……」
二王書法之美不僅僅在於技法的豐富性和結構的和諧,應該從精神氣息上去把握,避免泛泛而談。一個書法家寫出什麼樣的作品,內行人一看就明白,何必自我標榜,以作品說話是最實際的。一味追求外在形式,作品寫得尖酸流暢,沒有什麼了不起。曾國潘說過:「凡大家名家之作,必有一種面貌,一種神態,與他人迥異不相同」,林散之先生也說過,說句內行話不難,寫出個性,格調難。學習什麼不在於太像,在於能化,學著寫帖裡面的字,除了在入門的時候要做到之後,不斷重複已經毫無意義了。
延伸閱讀:紀念朱復戡先生誕辰一百一十六周年書法作品展
朱復戡先生幼承庭訓,涉獵經史,好習書畫。7歲能作擘窠大字,吳昌碩稱為「小畏友」。16歲時篆刻作品入選掃葉山房出版的《全國名家印選》,17歲參加海上題襟館,師事吳昌碩,與馮君木、羅振玉、康有為等過從甚密,獲益良多。南洋公學畢業後遊學法國,回國後歷任上海美專教授、中國畫會常委。新中國成立後,從事美術設計。
自左至右: 前排 諸樂三 朱復戡 王個簃 沙孟海 謝稚柳 錢君匋 程十發
朱先生涉獵廣泛,於金石、書畫、篆刻、詩文,乃至考古、古文字研究,無所不及,無所不精。就書法而言,風格多樣,個性獨具。草書可作章草、大草,隸書可作古隸、簡帛,篆書則青銅重器銘文、石鼓文、小篆、招版皆能。篆書是朱復戡一生研究與創作的重頭。所書大小篆都充滿正大堂皇、端嚴肅穆的廟堂之氣,及雄渾剛健,著力千鈞的陽剛之氣。劉海粟稱讚其大篆是:「筆墨之間,淵然有思,醰然有味,游神於三代,冥心於造化。」
1989年2月 朱復戡(左三)在深圳為《深圳特區報》題大篆
1919年,在北泥橋北京路瑞康里朱宅,一個自稱姓張名爰,剛從日本學習繪畫回國,在上海「九華堂」看到朱老先生的字畫,十分心儀,特來投師。這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張大千。當得知朱義方是一位剛剛二十還不到的年輕人時才作罷。
朱復戡先生的繪畫,意境深邃。寫意或兼工帶寫的作品中,寫實的形體與寫意的神采相互交融,取西畫之長,不失為道地的民族形式的中國畫創作。馬公愚評價他的國畫之「獨癖蹊徑」,在於以篆書線條作人物、山水、花鳥、走獸等各種體材,「高古雄麗,冠絕前人」。
朱復戡全家福
朱復戡先生,一生的篆刻作品難以勝數,尚存印拓近兩千張。朱先生的書法篆刻藝術,早年受到吳昌碩的影響,兩人都是諸藝兼擅博通該洽的大師,吳昌碩多番推崇獎掖過他,介紹他參加海上題襟館金石書畫會,推薦出版了《靜龕印集》,自此一生遨遊於藝術殿堂的最上層。
朱復戡晚年照片
晚年的朱復戡,出版了《修改補充草訣歌》《草書千字文》《朱復戡篆印墨跡》《朱復戡墨跡遺存》等書籍。20世紀70年代初,周恩來總理說過現在能辨識古文字的還有兩三個活著的,其中一個在山東,指的就是朱復戡。1988年,國務院在上海成立了「朱復戡藝術研究室」,一年後,朱復戡去世了。朱鎔基總理當時在上海,指示說朱復戡這個人要搶救,他是國寶級的,一定要盡全力搶救。亞明也曾說:「我最佩服的人是朱復戡。」
篆書魯迅詩句軸 紙本 縱九九厘米 橫五四厘米
一九八五年書
譯文:俯首甘為孺子牛
乙丑春種 朱復戡
鈐印:孺子年牛(白) 復戡金石書畫(朱) 朱氏之璽(白)
行書龍飛風舞軸 紙本 縱六六厘米 橫三六厘米
一九八零年書
譯文: 龍飛鳳舞
庚申 朱復戡
鈐印: 孺子年牛(白) 朱復戡(白) 學到老(朱)
篆書李白詩軸 紙本 縱六六厘米 橫四五厘米
一九七七年書
譯文: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詩 丁巳夏 朱復戡
鈐印:學到老(朱) 靜龕(朱) 朱復戡(白)
篆書軸 紙本 縱六九厘米 橫三五厘米
一九八零年書
譯文:鶴壽
昭俊同志指正
庚申 朱復戡
鈐印:靜龕(朱) 朱復戡(白) 學到老(朱)
朱復戡先生的書法篆刻藝術對海派藝術的貢獻主要有三點:
第一:吳昌碩以《石鼓文》書法為基本語言,在晚清至民國階段,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篆刻風格,並由自己弟子和諸多追隨者共同形成了享有巨大社會聲譽和廣泛影響的篆刻藝術流派。朱復戡先生以吳門弟子繼承並發展了吳派篆刻藝術,最終繞開其師所卓立的藝術高峰,確立了自己以金文書法為基本篆刻語彙,為海派印壇別闢蹊徑,是海派篆刻創派型的大家。
草書魯迅詩軸
紙本 縱一二八厘米 橫三一 · 五厘米
一九七六年書
譯文:萬家墨面沒蒿萊,
敢有歌吟動地該。
心事浩茫連廣宇,
於無聲處聽驚雷。
魯迅詩 丙辰臘月 朱復戡書於岱麓
鈐印:孺子年(白) 朱復戡(白) 學到老(朱)
第二,由吳派弟子專情於《石鼓》進而深探大篆,並由此確立其基本書法語言,逐漸形成了自己重建築美、旋律美、節奏美的大篆書法創作格局。其大篆書法藝術是海派藝術的奇葩。
詩軸 紙本 縱103厘米 橫三四厘米
一九八二年書
譯文:馳聘向黃昏
慣聽車馬喧
帝歲經歲駐
不識五侯門
張繼詩
鈐印:朱復戡(白) 學到老(朱)
第三,「以篆入草」,朱先生以大篆書法所形成的筆墨語言,假借「二王」行草框架構成,是在沈尹默、白蕉、潘伯鷹等以「二王」架、「二王」筆墨為皮肉骨骼,抒個人性情並倡個人審美理想的妍美一路以外,重要或重大的獨創,其意義深遠,更有功于海派書法藝術。
篆書王維詩軸 紙本 縱九二 · 五厘米 橫三四厘米
一九八五年書
譯文: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韓浩同志屬正
乙丑涼秋 朱復戡
鈐印:孺子年(白) 朱復戡(白) 學到老(朱)
總之,綜合朱復戡先生一生的藝術實踐和取向的藝術成就,都無愧為海上書法篆刻大家,是海派藝術不可或缺的一座豐碑。
朱先生一生坎坷多艱,顛沛流離,承受了許多常人難以承受的凄苦,直至垂暮之年,在好友山東省委老書記譚啟龍等人的幫助下及新華社內參的呼籲下,政府給予他許多常人難以得到的關懷與照顧,從而鑄就了他晚年藝術的輝煌,創作了多件名重海內外的青銅重器和諸多詩書畫刻精品,達到了藝術的巔峰,為後人留下了許多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朱復戡先生的作品,是中華民族藝術寶庫中的奇葩,歷久而彌新,隨著時間的推移將煥發出更加絢爛奪目的光輝。一生甘於寂寞和清貧的朱先生,華夏藝術亦將因為有了他的建樹而更加輝煌。
附:朱復戡篆刻作品集《靜戡印集》
朱復戡篆刻作品集《靜戡印集》,1922年民國商務版掃描圖片45張。
羅振玉書法題籤
吳昌碩篆書題寫扉頁《靜龕印集》
※沈先生七十八年前寫的這篇文章,恰可為今日的書壇作一鏡鑒
※一代醇儒 蕭?(jū)隸書欣賞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