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儉的清官海瑞進京一次得花多少招待費?答案是能買十四個丫鬟
歷朝歷代都適合一句話:「再多的錢也多不過公帑。」我們從古代最清的清官海瑞身上就能找到例證,從海瑞身上發生的兩件事我們就知道,古代的官場接待和公務宴請也不是很節儉的。清官海瑞用自己回淳安縣報銷的五十五兩差旅費可以證明:再多的錢也多不過公帑。他進京一次報銷的五十五兩銀子路費,雖然沒有四十萬那麼多,但是也夠普通人家吃喝好幾年的,明朝買一個丫鬟,最低的時候只需要四兩銀子。也就是說,封建社會天下第一清官海瑞進京一次花的招待費,能買十四個丫鬟(批發應該是可以優惠一兩的)。
閑話少敘,咱們還是來講海瑞的兩個故事。第一件當然是胡宗憲的大公子遊玩到海瑞的淳安縣,因為不滿意縣招待所伙食標準太低,結果打了招待所所長(驛吏)一頓,然後又被海瑞手下的衙役打了一頓,沒收了全部隨身財物之後遣送回原籍了。這時候大家都看到了海瑞的剛直不阿,但是卻沒看到此前發生的等事情:胡大公子雖然不是公務人員,但是還是住進了只招待各級官員和公務人員的招待所(驛站),享受著違規的公款吃喝。如果不是吃慣了山珍海味對農家樂不感興趣,那麼胡大公子手下幾十號人吃飽喝足之後抹抹嘴走了,那麼他這些「公款消費」是要由海瑞的淳安縣財政報銷的——海瑞當然不會自掏腰包補窟窿。事實上他也補不起,一個母親過生日買了二斤肉卻驚動胡宗憲總督的窮縣令,就是光給胡大公子一行吃饅頭,他也供不起。
第二件事就是海瑞海知縣自己到京城出差。據說一路上只吃住在驛站,因為他是正七品縣級老爺,驛站給他準備的公款招待費是不少的,如果錯過了驛站,那麼海大人就住破廟草堆。為此某月感動得熱淚盈眶,說海大人如何清廉,並驚訝地表示:「報銷的差旅費居然只有五十五兩,空前絕後!」我們可以來看一看地圖:淳安到京城路程確實不近,有三千來里地,連來帶去至少要兩個月。但是我們要知道,他一路上基本都是吃驛站的公家飯,是不用花錢的,只有在京城那幾天或許有點公務往來宴請,而他是客人,請客的機會不多。海瑞去京城就是例行公事彙報工作,也住不了幾天,要是全國的縣令都住在京城不走,那麼大明王朝就停擺了。
海瑞報銷的差旅費是五十五兩,我們要相信海大人的人格,他是不會「吃床腿」中飽私囊的,這五十五兩肯定都花出去了。那麼在嘉靖年間五十五兩是個什麼概念呢?當時的官員工資是摺合成小米(或大米)發放的,海瑞一個月的俸祿是七點五石大米(他在浙江,不會發小米)。有史料記載,明朝嘉靖二年的米價是每石一點四兩,也就是說,海瑞除了吃驛站伙食不花錢之外,還吃掉了等於近四十石糧食的食物,等於他小半年的工資。
在上面的計算中,筆者已經大大地打了折扣,因為明朝大部分時間發給官員的俸祿是「六品以下米三鈔七」,其中有七成是一天一個價的「寶鈔」,有時候一貫寶鈔規定價值一千錢,但是到了市面上卻只能換到二三十個大錢(《明史食貨志》)。
海瑞報銷五十五兩差旅費「空前絕後」,但是我們也要知道,明朝的驛站制度之完備也是空前絕後的。《明會典》明確規定:「自京師達於四方設有驛傳,在京曰會同館,在外曰水馬驛並遞運所。」也就是說,海瑞只要不請客,在京城的食宿也不用自己掏腰包,讓海大人送禮,估計比讓黃河水變清還難。那麼他的五十五兩銀子是怎麼花出去的呢?想必讀者諸君已經知道了,畢竟沒見吃過豬肉的人也是見過豬走的。
寫到這裡,請讀者諸君不要誤會,筆者絲毫也沒有貶低清官海瑞的意思,因為海瑞進京花的招待費已經是空前絕後地少了,只摺合四十石大米,不是四百石,也不是四十萬。無論如何,四十石大米也是賣不到四十萬塊錢的——更何況沒有史料記載海瑞是一次請客就花了五十五兩銀子。
海瑞堪稱古代第一清官,但是進京一次還要花上五十五兩銀子,請京官們吃「家常便飯」。明朝第一相、活太師張居正,也就是相當於清朝的總理王大臣,相當於後來的……出差的時候坐的是三十二個人抬的大轎,被抄家產的清單,跟嚴嵩、錢寧的抄家清單一起,編成了厚厚的一本書,書名叫《天水冰山錄》。當然,很多人看到的《天水冰山錄》上只有嚴嵩的名字,張居正那段被刪掉了,因為張居正畢竟是「大明第一名相」「變法先驅」,很多時候都是要為尊者諱為賢者諱的……
※李世民麾下四大悍將 程咬金能排第二 秦瓊不會同意尉遲敬德入選
※洪秀全是洪武大帝的後裔?他祭祀明孝陵的時候說得很明白 但不知道朱元璋作何感想
TAG:半壺老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