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里的「青味」是什麼?看普洱茶、綠茶和白茶茶客分別怎麼說?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
今天秋分,據說很多城市都涼下來了。
然而我們的火爐福州城,今天還是30度以上,午時的溫度是35度,出門如果不厚厚地噴一層防晒,那出去吃一頓飯,肯定會黑掉一個色號回來。
這麼熱的天氣,不喝一杯去年秋分採下來的「秋分白茶」,如何對得起這麼熾烈的驕陽?
喝!
去年秋分茶,散茶不多了。基本都被S師傅壓了餅。
去年比今年熱,整整多熱了一個月。到霜降了還有茶采。滿倉滿庫里都是從立秋到霜降採下來的秋茶,一派秋收的豐滿景緻。
然而,S師傅說,茶太多了,只留白露,其它都壓餅。一聲令下,那些上好的日光萎凋秋壽眉,都進了壓餅機的模具里。
村姑陳只來得及搶下幾箱秋分散茶。
當然,是不賣的。
留著給李麻花做嫁妝(反正她沒那麼快嫁出去)。
昨天跟一個朋友閑聊,聊起他在太姥山上買了五百斤茶,但是感覺青味很重。來問村姑陳,如何去掉青味?
青味,這真的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一說起來,滿滿的血淚史。
僅「青味是什麼」,「青味是不是一種應該有的味道」,這兩個簡單的命題,就能讓茶界中人和茶客們,討論得唾沫橫飛,激情澎湃。
對於白茶里的「青味」是什麼?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
普洱茶客對白茶青味的看法
原先喝普洱過來的人,一喝到白茶里的鮮爽味,一種富含茶氨酸的高山茶才有的味道,便立刻加以排斥:這不是普洱里的生普味嗎?這是種青味,要去掉,茶都沒有殺青,怎麼喝?這茶工藝不行!!
因為生普里有青味代表殺青工藝不到位,於是認為白茶也應該殺青,有青味(其實是一種鮮爽味)的都不是好白茶。
盲目地把普洱的標準,代入白茶,以此來斷定白茶的好壞,這種邏輯,本身就很強盜。
這種邏輯,就好比,現代人的標準是以瘦為美,而唐人的標準是以胖為美,我們拿一幅唐代簪花仕女圖,用現代人的標準去評判,當然覺得裡面的女子過胖、很醜。於是就主觀認定這位胖美人在唐朝是個醜女。
於是,一部分習慣了喝普洱的茶客,便習慣性地認為全世界所有的茶,都是要殺青的。白茶的新茶,沒有殺青,就不是好茶。
綠茶客對白茶青味的看法
綠茶客們又是如何看待白茶里的青味的呢?
喝綠茶(包括茉莉花茶)的人,是最容易接受白茶的。
綠茶相較於其它茶類,比如烏龍茶,黑茶,紅茶,是工藝最簡單的一類茶。它與白茶在工藝上的差距,要小於六大茶類的其它茶。
於是很多綠茶客,極容易接受白茶的味道,極容易接受白茶的鮮爽味,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不會認為新白茶里的鮮爽味,是一種令人不適的「青味」。
他們會很喜歡和接受新白茶的鮮爽口感和清郁的花香。
表揚一下,這是一種正確的價值觀。
有的茶就是要保留它的原汁原味的,就是要讓它的香氣和滋味盡最大可能還原到茶湯里的,這是一種極難得的技術和技巧,素麵朝天清水出芙蓉,比濃妝艷抹(各種重發酵),更容易打動人心。
村姑陳對白茶青味的看法
村姑陳認為,白茶里的「青味」,要分兩方面來認識。
普洱茶客們所認為的「青味」,其實是基於白茶不炒不揉的原生態加工工藝所保留下來的、茶葉本身所含有的高份量的茶氨酸的鮮爽味。
這種「青味」,是正常的。也是高山茶所特有的,是上好的日光萎凋工藝才能達成的。
白茶如果沒有這種普洱茶客們所謂的「青味」,這茶都不能算是好工藝。
這種所謂的「青味」,其實是很容易去掉的,只要把採下來的白茶,像普洱一樣厚厚堆積,渥堆發酵,就可以成功去掉。這種製作方法,可以讓制茶師省心省力,多做幾百斤茶。
但是,這就與白茶的「及時攤晾,薄攤薄曬」的宗旨相違背了。嚴格意義上來說,這種方法製作出來的茶,都不能算是白茶了。
渥堆殺青,去掉了小部分的茶氨酸和茶多酚,沒有了鮮爽味,只留下花香,這樣的白茶,與普洱生茶,又有何差別呢?直接叫它普洱算了。
沒有了高含量的茶氨酸,沒有了天然的茶多酚,沒有了豐富的養分,犧牲掉自己的特色,白茶又憑什麼,笑傲於六大茶類之林呢?
為了迎合普洱系茶客的口味,白茶渥堆殺青,從此,只能淪為普洱的附庸,成為光鮮亮麗的熹貴妃甄嬛背後的那個丫環——阿碧。
而另一種「青味」,是「曬青草味道」。是白茶剛晒乾時,所特有的一種青草的味道。就是青草晒乾後的那種味道。這種「曬青草味道」只應在短期內有,不應該長期存在。
只在剛晒乾的白茶里有,等陳化一兩個月,自然就消失了。
村姑陳猜測,文章開頭提到的茶友,他的500斤白茶所具有的青味,就是這種「曬青草味道」。
這種「曬青草味道」,與普洱茶客所認為的「青味」是不同的。
普洱茶客是把新白茶里所有的「鮮爽味」,一股腦兒地歸結為「青味」。認為普洱不以鮮爽味著稱,白茶也不該有鮮爽味。
但是村姑陳認為的「曬青草味道」,卻是白茶在剛晒乾時才有的味道,那是茶多酚和葉綠素還沒有轉化之前,所獨有的「生味」。
這種「曬青草味道」(生味),會隨著白茶的烘乾,以及接下來白茶的陳化,而慢慢轉化成藥香、陳香或者干荷葉香。
但是,如果像前文茶友那樣,9月底了還能喝到春茶里的「曬青草味道」(生味),那這個茶的工藝就有可能有所欠缺,比如沒有烘乾,或者烘乾得不到位,干度沒有達到7%。
(PS:關於白茶的含水量,國標規定是不超過8.5%,而福鼎茶辦給本地企業的標準是7%)。
白茶里該不該有「青味」出現?
如果是普洱茶客所認為的那種「青味」,即白茶所特有的鮮爽味、白茶里富含大份量茶氨酸和茶多酚才出現的氣味,那根本不需要去掉,就讓它原汁原味地保留著。
它不會一直存在,它不是靜止不變的,它會隨著茶的陳化而變化,變化成新的香氣,新的滋味,新口感。
就像少女身上的青澀,會慢慢轉化為少婦身上的沉穩,再沉澱成半老徐娘的風韻猶存,最後是賈太君般的睿智豁達淡定。
如果是剛曬好的白茶身上的那種「青味」,一種「曬青草味道」(生味),它是應該被去掉的,不應該保留下來的。
它會在白茶被烘乾後消失,茶多酚含量高的,會在烘乾後一個月內以轉化為其它香氣的形式消失。
如果沒有消失,像前文茶友所言,半年後還存在在茶葉里,那麼,,可能,,村姑陳猜測,是沒有烘乾吧。
但只是猜測,準確數據,要放到水分測試儀器里測過才能得到。
如果這位茶友心存疑惑,可以請這位茶農兄弟,幫你測試一下水分。
這樣才放心。
白茶里的「青味」該如何去除?
如果是普洱茶客認為的那種「青味」,那就不必去除了。
這是優質白茶的標籤,撕掉它,豈不是畫蛇添足?把好茶變成劣茶?
就像人家本來買的是一把老壺,買那歲月的痕迹,賣家卻擔心壺不夠美觀,連夜洗掉了那一壺的茶漬。
平白從陽春白雪掉到下里巴人。
如果,你不小心,像前文的茶友那樣,買了5百斤半年後還留有青草味的茶,那麼,該怎麼辦呢?
那就再烘乾一次吧。
但這樣的結果是,茶葉這半年來所有的轉化,都沒有了。
一切歸零,一切的陳化,一切的內質轉化,都要從重新烘乾那一天開始算。
雖然有點可惜,但是,亡羊補牢,還不算晚。
後 記
寫了一個下午,中間斷續有朋友來聊天。
然後就打雷下雨了。
感覺福州的秋天更像夏天,先是熱,然後是陰,接著電閃雷鳴,暴雨如注,清洗掉一天的燥熱悶熱煩熱。
南方就是各種熱。
難怪閩字的中間,是條蟲。在古代,沒有空調的時代,大概只有蛇,才喜歡在這種地方生活吧。
希望明天是個艷陽天,也無風雨也無晴,那就能在晚上,看到一輪明亮的圓月,掛在天空。
萬里如銀,清輝灑地。
李清照朱淑真蘇軾陸遊柳永李煜的詞在腦中滑過。
各種華麗的婉約的豪放的。
然而當它們像潮水退去般消失,唯有一句詩如星辰般冉冉升起:
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無論春壽眉還是秋壽眉,一款優質的白茶壽眉,它該有這四大特徵!
※第1節:這塊2014年的茶磚,顏色為何如此恐怖?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