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走近唐代玉胡人

走近唐代玉胡人

唐代玉器雕刻盛行,以和田玉的雕刻為主,在唐代的眾多玉器雕刻品中,有一種叫做玉胡人的雕刻品,唐俑中之「胡」,大抵指粟特人。

據說當時的大商隊都以武力自保,所以粟特人也尚武。然而與十六國時期以武裝入侵的方式進入中原的北方各族不同,叩關的粟特人多以通商的面貌出現。

儘管貞觀年間康國大首領康艷典充任蒲昌海(今羅布泊)石城鎮之鎮使時」。

其後,在石城鎮外又築起胡人聚居的新城,蒲桃城和薩毗城,彷彿是一些殖民的據點;但唐政府以寬容的態度處之。這時入華的粟特人大都生活在此類聚落中。

唐 玉胡人騎象飾

尺寸:寬2.4cm 高5.5cm

清宮舊藏

說明:玉料青色,圓雕一胡人騎象。象為卧式,四肢伏地,象頭較小,小耳,小眼,長鼻,與通常見到的清代玉象在造型上有很大區別。人的比例稍大,圓目高鼻,騎於象背。其人窄衣,長袖,右臂舞於肩,左臂置胸前,雙眼斜視。

象早在遠古時期已被馴化役用,商周時期玉器中出現了以象為題材的作品,戰國至漢代由於玉器紋飾的細瑣化及玉佩造型的型體化,以象為題材的作品反而罕見。

唐代玉器中復見玉象,這與唐代大量使用馴象是分不開的,也反映出唐代玉器題材的普遍化、生活化。

唐 玉戲獅胡人

尺寸:寬2.2cm 高5.7cm

清宮舊藏

說明:玉料青白色,圓雕一頭戴橄欖式帽胡人與一側卧的小獅。胡人起舞,與獅戲耍。

戲獅題材作品在元、明玉器中有很多,一般獅子的體積較大,樣貌兇猛,動態感很強,以此襯托戲獅人的英武。

唐代的玉雕戲獅人作品非常少。這件作品是僅見的作品,獸為幼獅,較小,動態不明顯,戲獅之人則顯得很高達,一動一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唐代玉器中的人物裝束各異,玉雕飛天以袒露上身為特徵,展現人體;玉帶板上的胡人以窄衣瘦褲為主要裝束;還有一些作品中的人物為博衣廣袖,從多方面反映出唐代的社會生活。

這件戲獅胡人所穿為長袖寬衣,左臂舉起,右臂橫於胸前,造型中略有漢代玉舞人遺風。

唐 玉耍舞胡人

尺寸:高5.5cm

清宮舊藏

說明:玉料青白色,局部受沁成深褐色,體呈扁平不規則的長條形。圓雕一胡人,作雙腿交叉,頭帶帽,呈舞蹈姿態。

玉舞人早在戰國就出現,漢代繼續大量製作,早期舞人大都是大褂垂地,手上長袖揮舞,均為女性形象。

而唐朝時造型大體是以男性胡人為主,身著窄袖束腰短衣褲,足穿長靴,與戰國或漢代舞人截然不同。

玉執壺胡人紋帶板

尺寸:長6.6cm 寬6cm

清宮舊藏

說明:玉料青白色,長方形,正面浮雕一執壺胡人,胡人深目高鼻,身著窄袖緊身衣,足著長靴,一足跪地,手扶執壺作獻物狀。背面光素無紋,僅四角各有一對隧孔,以供與革鞓結綴用。

唐代時,中原同西域各國的官方往來及民間交流都很頻繁,較多的西域及阿拉伯人進入中國,玉帶板上的圖案生動地表現出了這種情況。

唐 玉獻寶胡人紋帶板

尺寸:長6.5cm 寬6.2cm

清宮舊藏

說明:玉料白色,扁方形,正面浮雕獻寶胡人圖案,胡人單膝跪地,捲髮,高鼻深目,肩披雲帶,雙手托盤,盤中有火焰寶珠,作獻寶狀。

中國先民非常重視寶珠,如古史中就有關於漢江珠和隋侯珠的記載,世人皆認為它們是具有很高價值的稀世珍品。

又考古發掘中亦發現了許多戰國時期的彩色玻璃珠,這些珠多數無穿孔,因此不是佩飾,而是被當作珍寶收藏的。

這種彩色料珠或寶石珠在西亞地區也有發現,說明以珠為寶是一種在廣大地區交往密切,西域物產大量流入中原,這件玉帶板所雕獻寶胡人為西域人,表現了唐代西域珠寶進入中原的情況。

唐 玉飲酒胡人紋帶板

尺寸:長4.5cm 寬4.1cm 厚0.8cm

說明:白玉。器呈扁長方形,正面用減地浮雕的手法雕琢出一舉杯飲酒的西域胡人;背面平素無紋,四角各有一對穿隧孔,以供結系用,並陰刻「十一六」三字。

本件玉帶板背面刻的漢字「十一六」字樣,據推測可能是表示帶板的塊數為十一,而玉帶板所處的位置當為六。

唐玉擊鼓胡人紋帶板

尺寸:寬4.05cm 高4cm 厚0.6cm

說明:玉料沁成黃褐色。器作方形片狀。正面減地浮雕一擊鼓胡人。形作長發,兩側捲曲,雙手張開,身飾細陰線,做擊鼓狀。背面略向內凹,四角有對穿孔,正中陰刻「十、一」二字。

唐代的玉帶板,飾人物紋者居多,人物大多著胡服,席地坐於氈毯之上,高鼻深目,長髮捲曲,緊衣窄袖,手中大多持有器物,或歌舞,或作樂,具有明顯的西域色彩,時稱其為「胡人」。

唐 玉拍板伎樂胡人紋帶板

尺寸:寬3.6cm 高3.45cm 厚0.65cm

說明:白玉,光澤瑩潤,微有瑕斑。帶板呈片狀,近於方形。浮雕一拍板伎樂胡人。胡人長發曲卷,深目大鼻,身著窄袖小衣,衣袖緊箍於臂,其上飾以密集的陰刻細線。腿穿靴,高筒至膝。

身旁有飄帶。呈席地而坐態。背面四角各有一對穿孔,以供與革帶結紮用。

玉帶板因形式和結綴部位不同,其名也不同,嵌飾於玉帶端部的較大飾件,稱為「鉈尾」,其餘則稱為「銙」。

唐玉胡人吹簫紋帶板

尺寸:寬4cm 高3.8cm 厚0.6cm

說明:玉料灰白色,有深褐沁斑。器呈方形片狀。表面與底面四邊略成坡狀。正面減地浮雕胡人吹簫圖。胡人作大眼,捲髮,長髯,著窄袖衣,雙手執簫,坐於氈毯之上,身旁有飄帶。

帶板飾紋中的胡人發、須、服飾及氈毯之邊沿均琢有排列整齊的極細的陰刻線。底面四角有對穿隧孔各一。

唐 玉胡人紋帶板

尺寸:長3.2cm 寬4cm 厚0.8cm

說明:玉料青白色,體呈扁平橢圓形,正面減地浮雕一胡人,手持排簫吹奏,雙目緊閉,身披細長飄帶,發斜梳,盤腿而坐。

帶板的外沿嵌有銅鍍金框和一個銅鍍金小環,似系後人改作。背面平磨,兩邊各有一對小孔。

唐代玉帶板一般都較厚,正面大多用淺浮雕的方法,琢出人物、花鳥、動物等紋飾。雕琢方法也極有特點,即圖案中有細而短的密集陰刻線,飾紋處自邊沿向內緩緩凹下呈坡面,人物或動物在中部凸起,與邊沿同高,此種飾紋今稱剔地陽紋。

唐 玉耍鼓胡人紋帶板

尺寸:寬4.5cm 高4.5cm 厚7cm

說明:玉料青白色。器扁方形,兩側邊由正面向底面斜下呈坡狀。正面於隱起的人形上再施陰線紋飾一胡人擊鼓紋。

胡人披髮,方臉,身著窄袖緊身衣,肩披雲帶,足穿尖嘴長靴,右手持鼓錘,盤腿而坐,呈拋耍三鼓而擊狀。背面四角各有一對穿隧孔以供與革鞓結綴用。

帶板是指嵌綴在腰帶上飾物的總稱。製作時所用的地有玉、金、銀、犀牛角、鐵和石等,其中嵌綴有玉帶板者,等級最高,一般二品文武官員方許用。據載,玉帶之用始於南北朝,唐至明一直沿用。

本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歡迎關注[飾迦]微信公眾號:shjia2017

「飾迦」致力於原創古董首飾設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飾迦 的精彩文章:

從案頭傢具看明人的慢生活
戴古玉不僅彰顯身份,還能改變命運!

TAG:飾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