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3,火了四季的世紀第一渣男,他終於回歸了
世紀第一渣男馬男波傑克回來了。
《馬男波傑克第五季》
第五季延續了以往一邊致郁,一邊治癒的風格,評分一如既往在9.2分以上,不過這次回歸各大號倒一潭死水,沒多少推薦的,大概是因為毒雞湯,金句變少了。
整體來看,這季走勢不再那麼頹,馬男總算演了一部正常的電影《Philbert》,有了個還算穩定的女友,
甚至充當起了女權倡導人,給全世界男性作表率。
EP6堪稱本劇最喪,全集僅有馬男一人,他參加了母親的喪禮,發表了長達25分鐘的悼詞,句句扎心。
結果發現走錯了……禮廳。
台下坐的是和馬男截然不同的生物——悲傷蛙。
你以為馬男會變好嗎?不盡然,不看到最後一集,你永遠不知道馬男又會幹出什麼操蛋事,他的人生總是有反轉。
一般來說,男性觀眾總是比女性觀眾更愛這頭渣馬,為什麼?
大概是他每天為床換個女主人,沒有目標感,什麼事都做不好,猶豫不決,自怨自艾,靠嗑藥緩解一切。
寫個自傳六個小時啥都沒憋出來的屁玩意
懶癌晚期
他們會想:原來我們都一樣啊。一樣自私、懦弱、能力爛、毫無作為!
他們中的很多人找到了普世的深刻認同感。
那女性觀眾呢?
她們討厭死了馬男,B站彈幕里罵他「人渣,渣男,去死」通常就是女性。
她們的理想型是馬男的反面——大暖男拉布拉多花生醬。
女觀眾喜歡《馬男》的還有部分原因是她們能從女性角色里去尋找生活、感情里的答案,最有共鳴的一個角色無疑就是戴安,典型的ZOE。
《馬男》在第一季EP4提出了這個概念:
花生醬以前拍過一個家庭喜劇,是關於一隻狗收養了兩個小孩的故事,這兩個小孩是雙胞胎:
一個叫zoe,尖酸刻薄內向容易嫉妒,悲觀派;
另一個叫zelda,陽光外向風趣樂觀,樂天派。
從這裡開始,人們似乎一直都在給劇中人物貼標籤,關於zoe與zelda之爭。
戴安是zoe,毋庸置疑。她是越南籍亞裔,槍手作家,後面勉強能糊口的編劇,患社交恐懼症,第一次在派對上與馬男見面時,手都不知往哪放。
她同樣來自一個糟糕的家庭,心思深,看事物常看到悲觀的一面。
馬男也是zoe 。所以兩個人變成了彼此最好的朋友。
花生醬卻是zelda,是個簡單、率性、開朗,永遠不會愁眉苦臉的BOY,
他的口頭禪是「我會給你一個花生醬式專屬擁抱。」
以前會覺得,戴安與花生醬的婚姻是種最好的互補。
準備婚禮的時候,戴安會因為一個餅乾加熱器煩躁不安,其實是她緊張兩人關係的外現。
花生醬先生這樣安慰道:
「如果結婚讓你壓力很大的話,我們並不一定要結婚的。」
聽著很讓人動容吧?
花生醬永遠都很需要她,她也一直渴望被需要。
「但我想你應該回到我這兒。」
「但我真的需要你,我覺得你該回家了。」
花生醬情話教科書
而實際上,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zoe, 一個zelda 。不過是遇到什麼人、什麼事展現出什麼特質。
第四季里戴安與花生醬的婚姻矛盾漸漸顯現,在此前也一直有伏筆。
戴安生日快到了,戴安只希望兩個人一起平凡度過就好。
而花生醬卻偷偷為她安排了一個surprise——熱鬧非凡的生日派對。
沒有一個zoe會喜歡這種虛無的熱鬧的。
兩人陷入了互不理解的尷尬局面,戴安不懂他每天傻樂呵 ,花生醬不懂她眉宇里藏的憂思。
最終zoe還是zoe, 沒能克服原生家庭帶來的骨子裡的自卑,沒能被同化為真正的zelda。
暖男只能給她短暫的慰藉,幸福疼愛對於這種迴避、悲觀型人格實在太難承受了,只有敏感尖酸才能讓她們覺得舒服,最後,他們離婚了。
第五季里,戴安完全表現得像個失戀的孩子。
一個ZOE如何擺脫失敗婚姻的痛苦呢?
她剪了短髮,看起來似乎更幹練與果敢。
別人都以為她做了什麼脖子拉長手術(真的有這種手術嗎?),只有前夫一眼認出,說哇,你的新髮型不錯。
這一幕莫名淚目,他還是那麼了解她。
明知和花生醬不能再繼續了,但看到他親口承認有了新歡的那一刻,心還是痛的要死,放聲哭泣。
她用十大理由說服自己離開洛杉磯,試圖用一場越南尋根之旅,找回自己。
你瞧,戴安的這些行為是不是像極了失戀後的你?
她以為回到自己的家鄉,看到一張張和自己長相相似的臉龐,
穿上傳統的衣服,吃著當地的美食,多少能找到點歸屬感,然而沒有,
在美國,是移民。
在越南,也只是個遊客。
這場釋放心靈之旅更像是場逃離……
她比以前更孤獨了。
她逐漸意識到,一場旅行並不能夠對未來人生有什麼改變。
接受孤獨才是最好的方式,孤單並沒有什麼不好。到最後她也能做到坦誠祝賀花生醬了。
另一方面,戴安好像變婊了,像是壓抑已久的放飛自我。
她偽裝成越南女,隨隨便便的和男子開始一段easy love。
甚至還向自己的好友馬男發出約炮邀請。
她甚至為了捍衛自己當《Philbert》編劇時的初衷,在與馬男爭執不下時,把他吸毒害死沙拉琳恩一事咬死不放,要知道馬男這幾季一直致力於忘了這塊傷疤,至今仍心懷愧疚。
她卻赤裸裸殘忍一刀。
我想,這大概是因為戴安打心裡覺得,
自己與馬男不一樣,她永遠把主動權握在自己手裡,擺脫困境,努力往上爬。
馬男是曾經輝煌過沒錯,但凡事放棄掙扎,只求做個大喪B的模樣一直為她所不齒。
最後STEFANI這樣點醒她:
以過高的標準去要求包括自己在內的所有人,這對個人生活和自我認知沒有好處。
因為世界已經足夠苛刻,我們要想的不過是原諒彼此和自己。
戴安還是會與馬男重歸舊好。
還是那句——
世界上並沒有好人和壞人之分,人們只是有時做好事,有時做壞事。一個人永遠無法成為好人,從來也不是什麼壞人。
就像戴安一邊救贖著馬男,一邊還令他難堪。
我們每個人又何嘗不是戴安,那些打著「好事」的幌子做的剜人心窩子的壞事,事後也悔恨不迭吧?
我們不看《馬男》,生活還是生活,萬分可悲。
我們看《馬男》,竟還能從頹喪的生活里品出一絲甜,不如一起看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