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光纖之父高琨教授昨日逝世 享年84歲 曾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光纖之父高琨教授昨日逝世 享年84歲 曾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2018年9月23日,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高琨教授病逝於香港,終年84歲。

高琨教授生前是華裔物理學家,光纖通訊、電機工程專家,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被世人譽為「光纖之父」。

高琨教授祖籍上海,1948年移居香港;

1954年赴英國攻讀電機工程,

1957年及1965年獲倫敦大學學士和哲學博士學位;

1970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學,籌辦電子學系,並擔任系主任;

1987-1996年任香港中文大學第三任校長;199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00年被《亞洲新聞周刊》選為「二十世紀亞洲風雲人物」;

2009年,76歲的高琨因「開創性的研究與發展光纖通訊系統中低損耗光纖」而獲得諾貝爾獎。;

2010年獲頒香港特別行政區大紫荊勳章。

高琨教授傾盡一生對光纖作出卓越貢獻,從1957年至1966年,高錕從事光導纖維在通訊領域運用的研究。作出許多改變人類生活的貢獻,包括在電話網路中以光代替電流,以玻璃纖維代替導線,提出以石英基玻璃纖維作長程信息傳遞,將帶來一場通訊業的革命,並提出當玻璃纖維損耗率下降到20分貝/公里時,光纖維通訊就會成功。在標準電話實驗室與何克漢共同提出光纖可以用作通信媒介。高錕在電磁波導、陶瓷科學(包括光纖製造)方面獲28項專利。由於他取得的成果,有超過10億公里的光纜以閃電般的速度通過寬頻互聯網,為全球各地的辦事處和家居提供數據。在他的努力推動下,1971年,世界上第一條1公里長的光纖問世,第一個光纖通訊系統也在1981年啟用。高錕還開發了實現光纖通訊所需的輔助性子系統。他在單模纖維的構造、纖維的強度和耐久性、纖維連接器和耦合器以及擴散均衡特性等多個領域都作了大量的研究,而這些研究成果都是使信號在無放大的條件下,以每秒億兆位元傳送至距離以萬米為單位的成功關鍵。

2009年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英國華裔科學家高錕以及美國科學家威拉德·博伊爾和喬治·史密斯。由於高錕在「有關光在纖維中的傳輸以用於光學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他將獲得今年物理學獎一半的獎金,共500萬瑞典克朗(約合70萬美元);博伊爾和史密斯發明了半導體成像器件——電荷耦合器件(CCD)圖像感測器,將分享今年物理學獎另一半獎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萬物科學 的精彩文章:

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但是火箭殘骸在山村墜落髮生爆炸
科學家發現最接近地球環境的行星 被稱為太陽系之外的第二地球

TAG:萬物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