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世界都在寵我,怎麼破?

全世界都在寵我,怎麼破?

生/活/就/要/四/平/八/穩

主播 | 曹輝 新浪微博 | @幕聊長官

自去年中秋節美國紐約帝國大廈首次為之亮燈,如今的中秋節,正從華人自己過的傳統節日,逐漸變成全世界許多國家共同歡度的節日。

中秋節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說起中秋節,就不得不提世界著名滑板高手埃里克·科斯頓,從某種程度上說,正是這張他手拿月餅、腳踩滑板,飛躍沙發的經典照片,讓月餅和中秋在美國開始流行。

時至今日,中秋節已經成為除世界滑板日外,最重要的滑手節日之一!而且,由於月餅的超棒口感,滑手們漸漸將吃月餅當成了一件很潮流的事情。

在美國費城,會舉辦一場盛大的花燈巡遊也為中秋節增色。志願者們踩著掛滿近千隻燈籠的27輛腳踏三輪車,載著遊客和當地民眾,在中秋節期間夜遊富蘭克林大道。

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地也紛紛舉辦慶祝中秋的傳統活動。可以說,華人在哪裡,中國味就飄向哪裡,十分熱鬧。

鳳凰觀星,新加坡濱海花園慶中秋

近幾年,中國元素正變得越來越「國際范兒」,出現在全世界很多場合。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出現的中國元素大多只是點綴,而現在的中國元素則被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作為創意的基點、靈感的源泉。

點綴也好,靈感也罷,有一點卻是無可辯駁:中國元素正在加速走向世界……

中國元素正在走向世界

中國園林落戶歐洲

在偌大的城市尋一處清靜之地,放眼亭台樓閣、紅磚綠瓦,品一口香茗,餘韻繞口。這樣的體驗,不僅可以在中國實現,在萬里之外的比利時,同樣可以感受。

在被譽為「比利時最美動植物園」的天堂公園,就有著歐洲最大的中國園林。重巒疊嶂、山清水秀,中國園林濃縮東方意蘊的建築形式,是中國元素閃耀世界的小小縮影。

中國武術拉近你我

在美國紐約曼哈頓中城有一家「詠春堂」武館,創辦者是美國人亞歷克斯·里克特,他用10多年的時間,將武館的學員從最初的15人發展到今天的400多人。他說:「武術不僅是中國的,而且是世界的。」

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每年4月的「世界太極和氣功日」,都有數百名當地人齊練太極,場面十分壯觀。

而在塞爾維亞,如果當地年輕人知道你是中國人,一定會向你展示新學到的中國功夫。

我們可以毫不客氣地說,中國武術是中國向世界貢獻的強身健體的寶貴財富。隨著中國國力的不斷強大,武術熱正在席捲全球。

中國元素正在融入世界

一款遊戲圈來眾多「洋粉絲」

在遊戲領域,中國的影響力同樣在擴大。一款名為「奇蹟暖暖」的遊戲,和故宮合作,讓暖粉們「穿」上各種故宮博物院的珍藏華服,中華傳統文化之美盡顯!它也已經走出國門,受到不少國外年輕人的追捧。

在英國、美國等西方國家,「奇蹟暖暖」憑藉其豐富獨特的服裝元素,英倫范兒、搖滾風、中國味,迷倒了一大批外國妹子。

在日本,年輕人也把「奇蹟暖暖」當成熱門流行遊戲。Hello Kitty的品牌商三麗鷗也與「奇蹟暖暖」展開了合作。

在韓國,「奇蹟暖暖」一經上架,迅速成為國民少女遊戲,多次佔據暢銷榜前10的位置,受到了眾多女性玩家的追捧。

「奇蹟暖暖「以一種年輕人喜歡的輕鬆、快樂的方式傳達著中國傳統文化,讓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年輕人都能深刻體會到中國傳統文化之美。

截至去年7月,中國自主研發網路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 693.7 億元。在過去的15年中,全球至少有24家遊戲公司實現了10億美元的估值,這其中有11家來自中國。這表明,過去被外國人視為山寨、盜版的中國遊戲產業已經煥然一新。

一道中餐「征服」美日韓

說到中國美食,在世界上絕對是無敵的存在,在美劇里出現最多的鏡頭可能就是吃中餐了。

甚至可以說,中國美食是國人生活智慧與傳統文化交融的縮影,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紐帶。無論是小吃還是大餐,似乎分分鐘都能攻陷外國人的味蕾。

加拿大沙縣小吃

中國煎餅「移民」紐約

黃燜雞米飯更是一不留神搞出了大事情。不僅在新加坡、澳大利亞、日本、韓國……黃燜雞米飯的全球分店已經開出超過6000家!

去年9月10日,黃燜雞米飯更是登陸美國,在加州塔斯廷市(Tustin)奧蘭治縣(Orange County),正式開業了!

一句「你好」溝通世界

微信被頂級博物館收藏

隨著微信用戶規模越來越龐大,就連外國人也愛上了微信。去年在美國,微信用戶瘋漲11倍。

在英國,曾經收藏蘋果iMac G3(主要設計者:Jonathan Ive,1998年)的世界級博物館——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A)宣布,微信被正式納入永久館藏。

全世界都在學講中國話

當你在花錢上英語補習班時,越來越多外國學生也在參加中文補習班。「中文熱」在世界各地悄然興起,「全世界都在說中國話」已經不再僅僅是一句歌詞了。

英國的喬治小王子已步入學堂,在學前班上,年僅5歲的喬治王子課業繁重,不僅有英語、數學、芭蕾等課程,還要學說中文。

而英國先後兩任首相卡梅倫和特雷莎·梅都曾親自提倡中文學習。卡梅倫更是表示,「我希望英國人能和全世界發展最快的經濟體保持聯繫。我們應該把注意力從傳統的法語、德語轉移到中文上,學好中文才能在未來生意場上暢通無阻。」

在俄羅斯,漢語將列入國家統一考試科目。

在加拿大,學習中文的人數從2011年的27萬,猛增到去年的64萬。

據統計,海外中文教師缺口量已超過500萬,且薪資水平頗高。在美國,中文教師的年收入已突破10萬美元;在西歐,年薪在8萬歐元左右。中文外教「走紅」世界,成為華人又一新興高薪職業。

專家預測,2020年底,海外學習漢語的人數將達2億。世界人民學漢語的熱潮正成為無法阻擋的新趨勢。

- 平穩君說 -

十二度圓皆好看

其中圓極是中秋

恰值三秋之半

又是一年月圓時

又是一年中秋情

我們是熱愛月亮的民族

賞明月,品美酒,思親人...

我們還善於用舌尖拜祭節日

春節的餃子

元宵的湯圓

中秋的月餅

對中國人來說

一個都不能少

團團圓圓的麵糰,將薄薄的一層油酥揉入,用棗泥、豆沙、蛋黃...入餡,甜甜軟軟,金黃圓潤,齒頰留香。

那麼多美膩可口的月餅,不知你獨寵哪一款呢?咱們今天就來講講月餅的由來。

★ 早在春秋年間,以《禮記》說法,就有了秋季祭月的典禮。而月餅最早的鼻祖,好多人認為是周代產生於浙東的「太師餅」。

★到了唐代,民間中秋賞月習俗,已是特別熱鬧。有多熱鬧?聽司空圖的詩就知道:此夜若無月,一年虛過秋。中秋節不看一眼月亮,這一個秋天都白過了。

★ 宋代的月餅出鏡率越發高。皇家的中秋節,最喜歡吃一種小型月餅,美其名曰宮餅。以蘇東坡的讚歎說「小餅如嚼月」,真箇是舌尖上的月亮

★ 但兩宋的中秋賞月,真正搶賞月頭條的,基本還是喝酒。比如汴京城,以《東京夢華錄》的說法,中秋節前,基本酒全賣光。到中秋節那晚,家家飲酒賞月,一玩就是通宵。而且就是窮人家,哪怕當了衣服,也要在中秋節月亮下喝頓酒。吃不吃月餅無所謂,酒才一定要喝!

而月餅真正成為中秋節的主角,並作為傳統民俗延續至今,實事求是說,卻是明代!

明代的中秋節,從宮廷到民間,月餅都是標準主角。比如皇宮裡,中秋節當天,首先要先擺桌供月,月亮出來後先上香,擺上月餅祭祀,完後開吃。賞月宴席,同樣是鬧騰一整夜。當然不止吃月餅,還有螃蟹等食物。但是月餅從頭到尾,都已是頭牌。

放在民間,更是隆重,民間叫「祭月光」,先要把月餅擺上祭月亮,然後開始飲酒。除了吃,月餅在明代,更是貴重禮物,親友之間互相走動,都是送月餅。

為啥送月餅,因為這月餅最重要的意義,在明代已是共識。以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書中記:「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

什麼是團圓?

★ 團圓的期盼里激發奮鬥的動力。

春華秋實。有春天的辛苦耕耘,才有秋天的碩果累累。無論是守望家園,還是遠走異鄉,田間有個好收成,工作有不俗成就,諸事有圓滿結果,是每個人心中最樸素的嚮往。

在各自不同的崗位上,我們辛勤勞作、孜孜以求、砥礪奮鬥,何嘗不是為了為家多盡一份力、為國多作一份貢獻,在萬家團圓之時,能夠交出一份值得引以自豪的「賬本」,讓家人一道分享成功和收穫的喜悅,何嘗不是為了讓團圓更有成就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 團圓的甜蜜里蘊含奮鬥的故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家人一起品嘗月餅,品嘗的是甜蜜親情,也是奮鬥的酸甜苦辣。

這一刻,我們不只沉浸於親人團聚的天倫之樂,陶醉於親情相悅的甜蜜相擁,更有親密無間的關懷體貼和苦盡甘來的鼓勁勉勵。

★ 團圓的輪迴里接續奮鬥的精彩。

「好時節,願得年年,常見中秋月」。中秋節是團圓的節日,團圓也是為了以更飽滿的精神狀態,懷揣親人的關懷、期勉和囑託,為了下一個更加豐碩的金秋再出發、再奮鬥。

因而,中秋節不只有詩意,更有遠方。幸福生活要靠奮鬥實現。

千百年來,正是在這種團圓的輪迴中,世世代代懷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堅持不懈、接續奮鬥,把家園建設得更加美好,把國家建設得更加富強,讓未來的生活更殷實、更富有、更幸福!

- End -

圖片| 網路 音頻尾曲| 飄向北方

都是親人,看完別急走,到最下方點贊轉載哦

- 四平八穩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平八穩 的精彩文章:

頸椎的告白:別低頭,王冠會掉,小命也會掉
誠邀您參與全城保胃戰

TAG:四平八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