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嶺戰役令人匪夷所思一幕,指揮官下達死命令,不許搶救傷員!
震耳的開場!炮火聲中的鋼鐵身軀
在我國近代史上發生了無數場大大小小的戰役,從爭取民族獨立的抗日戰爭到為新中國而奮鬥的國共內戰,都是無數仁人志士以鮮血澆灌的和平史。建國以來,從國家獨立到世界範圍的國際秩序,辛新中國都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在這之中不得不提到的就是抗美援朝這一重大歷史節點。
無論是在離開家鄉親自征戰的老英雄眼中,還是在國內外做戰爭史研究的專家學者眼中,抗美援朝都是一段極其重要甚至可以說是殘酷拉鋸的歷史。而這其中,無論是邱少雲、黃繼光等自我犧牲的英雄壯舉,還是敵我巨大的火力帶來的慘重傷亡,都象徵著上甘嶺戰爭在這段歷史中的重要地位和艱難過程。
1952年10月14日,具體是凌晨三點還是四點還是五點,美過和中國時間難以統一,我國各資料顯示也不盡相同,因此在此就不做研究了。當時美軍向全世界宣布金化工勢開端,半小時後,收到消息的美集團軍和喊二師開始對上甘嶺進行瘋狂進攻,戰鬥機、坦克、30餘萬發炮彈和300多門大炮一齊發動,陣地上瞬間火光衝天、硝煙瀰漫,這場致使我軍遭到了1951年10月和11月以來所有戰鬥中人員罪慘重傷亡的戰役也正式打響。
歷史的疼痛!戰爭下的真實靈魂
筆者一直認為數字是對戰爭冰冷的解讀,而故事則是對歷史真實的痛感。在上甘嶺戰鬥中,美國牽頭的所謂「聯合國軍」目中無人,自詡勢在必得,不知天高地厚的說出五天就拿下戰役的荒誕言語。可是事實證明,經歷了43天的強烈轟炸,以及美軍25000餘人的慘痛傷亡,「聯合國軍」也未能實現大話。11月25日,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的金化攻勢被我國打破,被迫停止進攻。
在這場戰役中,世界範圍上的兩大體系一目了然,我軍雖然取得勝利,但是也付出了不少血肉之軀的英勇犧牲。
記得電影《上甘嶺》放映後取得重大反響,讓筆者記得最深刻的一幕不是硝煙也不是炮火,而是影片中一個志願軍取水的場景。而這個場景和戰爭授內閣真實的「一個蘋果」的故事相呼應,據參加過此次戰役的老兵許光華回憶說,當時艱難的戰鬥環境下缺水缺吃現象很是嚴重,有次連里發了一個蘋果,戰士們輪流著看了聞了一下卻不咬,最後讓給了傷病員同志,與電影中獻出最後一滴水的情節一模一樣。不是電影的情節放大,而是戰爭本身殘忍。或許現在的我們無法想像因為運輸一個饅頭而被敵軍發現射擊而亡的條件,但是我們不能不去了解不去尊重,像老兵一樣憶苦思甜節儉一生的習慣,才是對那段歲月的最大敬重。
現實的鞭策!永遠閃耀的民族精神
提到戰爭,每次都要說到生命和人性這樣的話題,不是反思,也不是諷刺,而是感動和深深的敬重。上甘嶺戰爭持續七天據統計,大部分傷員都是被炮火所傷。搶救傷員在當時成了一項巨大的考研。為了救回在敵人炮火下還有一息尚存的的戰友,戰士們攀山涉水,穿過槍林彈雨在所不辭。
可是現實的較量往往不是意志力可以輕鬆抗衡的。在當時由於救護付出的成本實在太大。最困難的時候竟為搶救1名傷員犧牲7名戰士,結果令人痛心疾首,更有四五十士兵拼盡全力犧牲慘重才帶回一名傷員。此種情況不得不讓指揮員痛定思痛,禁止當時的士兵冒著巨大風險出去援救,但是同時命令運輸食品彈藥的志願軍一定要在運輸途中至少救回一名戰士,救回五人以上傷員的可以記功。
在這場不亞於大屠殺的戰爭中,美軍因為有著專業的防護衣和戰爭設備以及專業的救護,對比我方損失較小,雖然救助環境艱難,但是我方誌願軍還是克服危險救下了很多戰友。記得崔建功寫下的七個蒼勁有力的大字,「上甘嶺精神萬歲!「
所以什麼是「上甘嶺精神「?筆者認為是勇敢、是機智,更是犧牲,中國人的血性,也是中國人的精神,因此在戰爭背後更是民族精神在兩種意識的較量下的勝利,也是不畏強敵、英勇不屈、熱愛和平的民族性格寫照。如今國際社會雖與當時不同但是面對的困難卻不見得減少。我們現在說」上甘嶺精神「,就是要在現實的立足點上傳承並發揚我們的勇敢創新品質,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民族精神都應該被發揚、被銘記!
※大快人心!國家終於出手,這兩個賣國漢奸被嚴肅處理!
※日本戰敗賠款20多億美元,為何中國分文未取?真相居然是這樣
TAG:鐵血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