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紫竹滴水:拉薩城,中秋望月

紫竹滴水:拉薩城,中秋望月

原標題:紫竹滴水:拉薩城,中秋望月



拉薩城,中秋望月,心沉澱一份深深的情感記憶------

中秋月圓。2002年9月,進藏工作兩月余,時逢中秋,那一天正好也是周未,夜晚近9點,獨自坐著環城的2路中巴車,從拉薩城回工作單位的住處,單位在西郊,距離拉薩城中心大約9公里路程。車上人不多,因為中秋,或許大家都早早地回了家,一個人,心裡也不知在想著什麼,抬眼一望,早過了單位的大門,天色漸暗,心裡不免有些許慌亂,問賣票的藏族「普姆」(藏語未婚女子之稱謂),她說快到堆龍了,堆龍德慶縣,拉薩近縣,青藏鐵路終點站位於此縣。小姑娘可能見我神色緊張,忙叫我不要急,說等會兒我可以跟著車再坐回去。中巴車在拉薩是比較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每次坐在中巴車上都有一種出行很方便之感。出門在路上等候的時間最長有時也不過10多分鐘,准有一輛中巴車停在候車人面前,有時中巴車開過了幾米,車還會倒回來,將趕車人載走,從來不會讓等車人氣喘吁吁地跑著追車,有時,車在遠處,司機看見有人可能是坐車之人,車會在馬路邊上停下來等著,車上的人也不會表現出煩躁之態,而是靜靜地等著車的啟動,拉薩,讓人感受到一種從容與安靜。


錯過下車的我,隨車到了堆龍終點站,等待了20多分鐘,還沒有人上車,車返回拉薩時,車上的人只有司機、賣票的小姑娘和我,在我下車時,車上也只多了兩個人,10點過,回到住處,搬了椅子,在陽台上坐下看月亮,因為剛來拉薩不久,結識的朋友不多,難免獨自望月。望著月亮,心安定下來,夜靜之時,看月亮,從來我就喜歡看月亮,不只在中秋之夜。憶起兒時看月亮的情景,曾在夏夜,在有月光的晚上,坐在納涼的樹下,抬頭看著月亮在夜空中輕盈的露出她的身姿,又望著她在星星的簇擁下,隱去了她美麗的臉龐,眼睛似乎不敢多眨一下,生怕在眨眼睛之際,美麗的嫦娥出現了又消失掉。大人們說過,從月亮里看見了嫦娥長大了就會長得像嫦娥一樣美,大人們還說,天上住著神仙,快樂的人會變成神仙也住到天上去。長大了才知道,其實,大人們心裡也不知道月亮上究竟有沒有住過美麗的嫦娥姑娘,住過神仙,大人們如是說,或許那是因為,月亮住在天空中,月光閃在星星中,很美很美,人們希望在這麼美的地方,人也能夠居住。美好與善良,生命的嚮往。


第一次在拉薩看月亮,心,似乎也有如兒時一樣,童稚而單純 ,從月亮之中,或許不再會是為了找尋嫦娥那美麗的身影,而只是希冀明潔的月光,留給自已一份美好的記憶。記憶,兒時的記憶留下給成年,成年的記憶留下給未來擬或是老年時的回憶,似乎記得有哲人說過,人生的過程中,如果多一份美好的記憶,年老回憶的時候,人生就將有如又生活了一次。一串串手機信息提示音打破了一個人屋子的靜謐,遠在各地的朋友發來了問候的心音,天涯近咫尺,知已若彼鄰,一份心的祝福,一份心的牽掛,遠在異鄉獨自的我,在美麗的月光下,倍加感受到一種親情般的關切。響起一陣叩門的聲音,以為是隔壁鄰居家的門響,仔細一聽,我的門,連忙打開門一看,一個朋友,他說過節比平常更忙,要到親朋好友或同事長者家慰問,剛忙完,但一定要過來看看我,算是對遠方來的朋友的一種關心。這位朋友,雖然在不到20分鐘的時間裡就離去了,留給我的卻時一份長長的感動,人在他鄉,難免有離愁,有時對於或許只是一句平常的問候,一句不經意的關心的話語,常常也會有一份於心的感動。這位朋友是我第一次到拉薩時,唯一認識的在西藏工作的朋友,認識他是在1997年,在我工作的學會一個專業委員會召開的工作會議上,正好我們分在一個組參加分組討論,認識之後,他知道我在學會秘書處工作並編輯刊物時,留下通迅地址,希望此後寄資料和刊物給他,我這樣做了,他收到刊物後時爾會來電話致謝,每次掛電話前,總會附上一句,歡迎到西藏來。西藏,似乎從來聽起來都很遙遠。記得上高中時,學校里新來了一位歷史老師,班主任介紹說,這位新來的老師是60年代初大學畢業後分配到到西藏工作了20多年,剛從西藏調回內地來工作。西藏,當時班裡幾乎所有的同學都異口同聲的重複了一遍,在我心裡,對講台前站著的看起來文氣和藹親切的女老師,油然而生一種敬佩之情。時間長了,與這位老師熟悉了,常聽她講起一些她西藏的人與事,印象最深的是她說西藏的人比較善良,待人真誠,這位老師待人也比較真誠,與她在一起讓人感到自然與親切。高考落選那段時間,心裡時感沒著沒落,就特別願意去她家找她,她的丈夫也是從西藏部隊轉業回內地的,那也是一個熱心腸的人,這一段時間,他們給予了我許多精神上的鼓勵與關心。回想起來,在人生境遇不順之時,願意去這位老師家,更多的是因為從他們身上能夠感受到一種真誠與善良,一種對人生的豁達。一方水土一方人,他們在西藏度過了他們的風華時代,西藏給予了他們真誠與大度的心性滋養。大學期間,他們還請在這個學校工作的她的三姨媽關照我,我還在她姨媽家住了一段時間,我在北京後每次回老家,總會去看望這位老師和她的三姨媽,我隨老師的女兒一樣稱呼叫她的三姨媽為三婆婆,記得最近一次我去看望三婆婆時,老人拉著我的手給我說了好多話,說是見到我就象見到自己的親人一樣,並說起她的老伴的許多往事,那位我叫他三爺爺的老教授,同樣給了我許多的關懷。三婆婆,這位近80的老人,沿著學校的石子路,送了我一段路又段路,我們彼此回著送著對方,就走樣在校園的路上,幾次來來回回。這一段路,曾經這樣的走過,那時,下課了,在路上,碰見三婆婆也朝家裡走時,我們就一起走,只要在路上遇到她認識的老師或教工,她總是會告訴人家說我是她家的親戚,一份親情於心,20年了,歲月流逝,親情依然。


在西藏工作近一年時,我被借調到一個單位工作,工作一個多月後,就是中秋節。在借調單位工作,處長是一位湖南人,快人快語,接觸不久,就覺得他性格率真、待人真誠坦蕩。中秋節的那天下午,處長把我叫到他的辦公室,給了我一盒月餅 ,並告訴我說晚上與一些朋友一起吃飯,共度節日。當時我覺得在此工作不長,感到不好意思去吃飯,借口推辭,處長脫口而出,說你一定要去,不然一個人在節日里太孤獨。快下班了,處長可能怕我不去,又到辦公室讓我與他同車一道去吃飯。吃飯時我知道,這頓飯是自治區黨校為從北京來講課的老師和在學校援藏的同志舉行中秋便餐。席間,處長把我介紹給大家,一位藏族女性幹部,學校的書記,《中國婦女》雜誌首期封面人物,女書記拉著我的手說,一個人在拉薩不容易,要是有什麼事就到學校去,細微的牽手、細語輕言間,使人由心的感受到一種親切。

吃飯間,在拉薩的兩個朋友不斷地來電話,邀我與他們一起賞月。他們是我到拉薩工作後認識的朋友,一位是北京到拉薩發展的年輕人,一位是我借調單位的同事。因為我的年齡比他們大,平素他們都親切隨和氣地稱我為姐,我也視他倆為我的兩個小兄弟。晚10點過,坐在車上,我們圍繞著拉薩城轉了一圈,見不少人在布達拉宮廣場賞月。我們來到了拉薩河邊,帶著我們買來的鹽水雞、鹽水鴨 ,和一個小兄弟從家裡帶來的月餅,鋪攤在河邊,一邊賞月一邊吃著美食。拉薩晝夜溫差大,我們又在河邊,河風陣陣,感到秋涼,我們移到車尾處,從車裡取出車墊圍坐在一起,就象坐在家裡一樣。月華潔凈,月亮映照在拉薩河上分外的清明,看似平坦的拉薩河,在落差處卻奔涌直下,呈滂湃之勢,月光下,星光間,動靜張宜,婉蜒如龍風起舞。在河流平緩處,我們手拉著手俯身下去小心翼翼地把蓮花燈放到河面上,小小的火燭之光,星星點點,增添著中秋之夜的一份情趣與溫馨,拉薩河邊,快樂的中秋之夜。


而中秋於我,曾經有過一份親情失卻的記憶,那一天,似乎隨著母親微弱呼吸的止息,我之心也斷過了,隨著那一縷白色輕煙的飄飛,那一份至愛親情也隨風而去了。那是在2005年前中秋的前一天。那一年中秋節,我不敢抬頭看天空中的月亮,因為在我哭泣的眼睛與心裡,月亮似乎也有淚。卻也是在一個中秋夜,凝望天空,天上好象有一雙眼睛,一雙媽媽的眼睛,她在天上凝望著我,微笑著,正如兒時告訴我月亮里住著嫦娥,天上住著神仙時那樣微笑的容顏。天上沒有住著嫦娥,天上也沒有神仙,長大了知道,那只是大人們的教化方式,天上沒有人,媽媽在天上的眼睛,天上的微笑,或許,這只是自已相思的幻像,一種慰藉,一種源於對至愛親情相思的慰藉,而之於媽媽的微笑,記憶深處的微笑,似乎卻有了一種心悟,一種媽媽希望孩子快樂生活心愿的心悟,快樂,或許這才是是媽媽微笑從來的包含,從此,回復快樂的心情。月有圓缺,人有離合,歲有冬夏,人有喜憂,歲月之自然,人之自然,自然之生命,或許不能囿於生命一時之所悲,一時之心情。快樂,生命之天性。


歲月走過,人在行旅,中秋又至。拉薩城,月光城,與天空最近的地方,月華如水,月色似洗,月亮分外的明媚與明麗。2007年,在拉薩城第三次過中秋節,這一個中秋節,準備獨自望月,翻檢歲月的記憶。生命,經過歲月一段又一段的旅程,歲月,留存給生命一段又一段的記憶。記憶,承載歲月與生命的心情,無論在生命的過程中,曾經有過如何的記憶,在生命在歲月中,或許應該更加擁有的是一份快樂的心情與記憶。


推掉所有的邀請,靜靜地在拉薩城再一次獨自望月。獨自卻不孤獨。孤獨是心靈的,只要心靈圓滿,何謂孤獨。此時的我,一遍一遍地聽著手機錄音中傳來的明快清朗、揚洋青春歡快氣息的朗讀。這是下午紫竹十五歲小女從北京傳來的聲音。小女圓圓告訴我,老師讓寫一篇詩文,她寫了《生命,自然美》,並在電話中朗誦於我,當時我正在從布達拉宮回住所的路上,錄下了孩子的朗誦。這一天正好用新買的諾基亞新手機,銷售小夥子專門教了如何使用錄音功能。小夥子說,大姐你不是說你寫作嗎,如果你有了靈感,來不及記下來,就可以說出來,錄下來然後再寫下來。沒想到,這個功能此時用上了,記下了小女的習作。過了幾天,在朋友們的聚會上,將詩文放給在場的朋友聽,一位曾在《西藏日報》工作過的從事新聞工作的朋友說,他真想炒作「這個小朋友」,說「小朋友」有詩才。小女有沒有詩才作為母親不好評說,孩子都是自家的好,父母的評價總帶偏愛。而此時《生命,自然美》的小女的朗誦,在我心中的確是最美的,此時彷彿孩子正依偎著自己的懷抱,像孩子兒時時,在中秋的夜晚,指著月亮告訴她,月亮里住著美麗的嫦娥,天上住著快樂的神仙,善良的人會看見。


《生命,自然美》(作者/圓圓,十五歲時作)

生命,自然存在著另一種形式/它偉大,比自然本身更偉大/所以才有了「線如長江扇如天」的詩句/它渺小,孰不知地球外面銀河系外面還能有什麼/自己也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所以,生命是矛盾的/正因為矛盾它才被賦予了一種美,矛盾的美/生命中,光明與黑暗彼此相融/星辰日月彼此交替/真理與謊言彼此依賴/悲劇喜劇彼此詮釋/曲折與平緩彼此歌頌/波峰谷底彼此寓言/正是生命中矛盾的美,給予了自然的激情/讓自然得以產生旋律得以釋放美/一種以激烈碰撞而產生的美/超脫了美的本質---


自然,生命的源泉/它用自己的靈魂創造出生命的精髓/用生命來表現自己的偉大/如果說活潑是生命的代名詞/那麼沉默則是自然的座佑銘/然而自然同時賦予了生命的污點/貪婪自大,它在默默的欣賞生命的美/同時在考驗生命之火在擴大自己的污點/也許,有一天/生命能讓宇宙賦予美,抑或讓污點扼住自己的喉嚨/像沼泥一般吞噬自己的靈魂與肉體---


這一切都在於生命/自然給予了生命的思想/剛開始是一片留白/後來需要生命自己去塗抹/美,是生命與自然為標準層次的定義/真正的美是沒有詞語去描述的/是自然也無法描述的/可是,只要生命在自然在/讓他們相互撞擊美就存在/自然創造生命/生命有用來切割自然/創造與切割合為一種旋律/每日每夜靜靜上演/美是希望抑或是毀滅/所以,人類與自然共同主宰----


反覆聽了《生命,自然美》,然後自己激情地獨自朗讀著孩子前兩天在電話中朗讀的作文,《我愛這土地》,當時正在辦公室,從電話中記下了它。


《我愛這土地》(作者/圓圓)

假如我是一隻鳥/我渴望用輕盈的翅膀飛翔/在浮雲塗抹的天際/這永遠激蕩著我們喜悅的浪花/這隱約著的燦爛的青澀的笑顏和來自純真世界無比瀟洒的峰芒/於是我輕快的飛揚/連靈魂也能自由地勾落這青春的軌跡


為什麼我的腳下層層的歡歌,因為這土地愛得我深沉/啊,母親,你愛得我是那樣的深沉,那愛托起了我原本笨重的翅膀/於是我輕快的飛揚----


「啊,母親,你愛得我是那樣的深沉,那愛托起了我原本笨重的翅膀,於是我輕快地飛揚-----」,朗誦至深,早已淚水盈盈、盈懷------在拉薩的日子裡,孩子,是心中最深的想念。記得第二次想前往拉薩前,問孩子,媽媽想再去拉薩,孩子脫口說,媽媽,在西藏你有你想做的事,你就去做你想要做的事吧。聽到孩子的放,眼淚在心中盈溢,十幾歲的孩子,這樣對媽媽說,只能詮釋為孩子生命深處對母親深深地、源自於本能本真本心的愛。淚無聲,心有愛。想起同事曾在電話中告訴我,說專門去家看了一次孩子,問孩子說,媽媽在拉薩,肯定會十分想你,想你時會哭。孩子的回答是,媽媽的心胸很開闊,不會天天哭。同事問孩子對媽媽的看法,孩子說媽媽很慷慨。問為什麼對媽媽這樣評價,孩子說,媽媽在她小時候,把我們家的被子抱來送給樓下修自行車的老爺爺了。孩子的回答源於感性。生命之感知來自於感性認知之判別。一個孩子的判別應該說更源於生命根性中的善意內在。作為生命,一個人的生命內涵應該是豐富的,善良應該說是基最根本內在。從善意出發,生命之於感覺的認知會更加正向美好。當然,之於一個孩子,之於生命的思考,應該說更加趨於生命成長過程中,自我認知和思想形成過程的求索與思考。青春,應該說也是思考與求索的代名詞。小女十三歲所作《生命啟示》,曾被一老作家,在其單位電視台離退休老人演齣節目中朗誦。老作家在朗誦前說,他要把一個十幾歲的中學生關於生命的詩作朗誦給大家,因為詩作者「小姑娘」寫出的生命很有哲理。


《生命啟示》(作者/圓圓,十三歲時作)

《生命啟示》----


「生命似蓓蕾初綻,給予人們無限對美好的渴望/她夢想受到萬物的熏陶,生命因渴望而美麗/生命似火熱的太陽,所溫暖普照大地/照亮了我們心靈的黑暗的角落,生命因光明而美麗/生命似一則則寓言,那富有哲理的詩篇/給人們永遠的啟迪,生命因傳播真理而美麗/生命似秋菊傲霜,在逆境中昂然挺立/不會因為傷痛而灰心,生命因不屈而美麗/生命似臘梅,在舒適的春風中不願享受美景/到了百花敗絮時,她開始醞釀發芽/在殘酷的冬天散發傲氣,生命因獨特而美麗/生命是父母的賜予,生命是愛的結晶/看到那一雙充滿慈愛的眼睛,這才領悟,生命因愛而美麗!------生命時而驚險,時而平庸,時而飽滿,時而乾癟/時而脆弱,時而剛強/生命的味道容你品嘗,酸甜苦辣/生命的險峰容你攀登,撲朔迷離/生命的音樂容你聆聽,真善美/生命的畫筆容你塗抹,七彩斑斕/你為何不去感受生命,去感受她無窮的魅力----


是的,生命是感性的經歷過程,同時也是哲理的思考過程。生命,經過歲月一段又一段的旅程,歲月,留存給生命一段又一段的記憶。記憶,承載歲月與生命的心情,無論在生命的過程中,曾經有過如何的記憶,在生命在歲月中,或許應該更加擁有的是一份快樂的心情與記憶,一份之於生命哲理的辨證。月有圓缺,圓滿是一種生命的希冀。有希冀的心靈 ,生命會更加圓滿。年年歲歲中秋月圓,月圓人圓心圓滿。


那天下午,一個曾經在一起工作的藏族同事到住處來看我,帶給我一盒月餅,我們在一起工作時,他沒有來看過我,我們沒有在一起工作了,他來看我,讓人倍感親切與真性。與他同來的他的孩子,能夠善舞,在全區舞蹈比賽中,曾獲得過一等獎,小女孩在屋子裡蹦跳著,使屋子更加生趣,增添了著一份快樂的氣氛。


2007年,拉薩之夜,那樣的寧靜,寧靜的月光下,心,沉澱著一份深深的情感記憶,歲月的記憶,快樂的記憶,哲學思考的記憶,留存著給未來去回憶------


中秋又至!祝福天下生命,月圓人圓心更圓更圓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紫竹滴水的捜狐號 的精彩文章:

TAG:紫竹滴水的捜狐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