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減肥 > 從僰道建城到長江上游區域中心城市崛起

從僰道建城到長江上游區域中心城市崛起

宜賓城位於金沙江、岷江匯合後長江正流開始的三江口,從公元前182年至公元1114年(西漢高後六年至北宋政和四年)稱僰道城,從公元1114年至今,稱宜賓城,至2018年已有2200年的確切歷史,她是鑲嵌在長江上游祖國西南川滇黔結合部的一顆璀璨明珠。

三江奔流不止,歷史縱橫交錯,2200載城市文明積澱,這座建於西漢初期的古城,作為「西南半壁」的政治中心和軍事重鎮,在飽經風雨滄桑,戰火洗禮後,依舊傲然屹立。

明代古城牆、東山白塔和七星山黑塔、掛有象徵宜賓歷史文化地位的「西南半壁」匾額的大觀樓,一大批反映城市文化沉澱建築標誌,與現代建築文明相結合,訴說著宜賓歷史的燦爛與輝煌,見證著長江上游區域中心城市的崛起。

僰道建城與舊州壩的繁榮

岷江猛浪苦奔,金江急湍似箭,兩江於此匯合稱長江。

西漢高後年間(前187-前180年),出於「臣服南中」,鞏固和加強對蜀南邊陲地區統治的政治需要,在「僰道」開設僰道縣,於高後六年(前182年)在今宜賓三江口修築了僰道城。

從僰道建城到長江上游區域中心城市崛起

長江公園。

初建時城的規模不大。大體以今宜賓老城區的光復街、走馬街為主而建,主要在今城區西南一隅,面積約0.5平方公里。經東漢向西北擴展,但其範圍也沒有超過今劉臣街與北大街口、中山街與民主路轉角口、東街與南街轉角口一線。

西晉末年,成漢戰亂導致僰道空廢,僚入蜀,空廢已久的僰道城盡為僚人佔據,直至南朝梁武帝大同十年(544年),討平「夷僚」,在僰道城設立戎州,荒廢的僰道城才迎來了恢復和重建的機會,這也是宜賓史稱戎州的來歷。

唐會昌二年(公元842年),土城被洪水淹沒沖毀,戎州僰道城由三江口遷往岷江北岸舊州壩。

由於唐、宋政府的積極經營,至北宋晚期,舊州壩僰道城已是一座繁華城鎮,城池面積已有 0.32平方公里,城內商貿繁榮,民族團結,文化發展。在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戎州改稱敘州,僰道縣改為宜賓縣。

作為唐宋政府苦心經營的州治和縣治所在地,敘州宜賓城分為外城的羅城和內城的子城兩部分,各自有城牆,羅城在外護民,州治和縣治衙署居於子城之內。

城內建築除官衙外,還有「府學」「貢院」;城東建有「吊黃樓」、道觀,「涪溪」一帶有黃庭堅闢建的流杯池、荔紅亭;城南有「南寺」、無等院,岷江邊建有鎖江亭,岷江上高懸攔江鐵索;城西有西樓,還有高達30米的四方形十三級密檐式磚塔,即今人稱的舊州塔;城北有味諫軒等客舍、餐館以及類似北宋京城的歌樓、麴院之類設施。

南宋末,舊州壩宜賓城在宋元戰爭中毀於戰火,敘州安撫使郭漢傑不得不棄而在登高山另建山城,並把州、縣治所遷往以抵抗蒙軍。

而今這座抗元山城遺址尚存,面積約0.18平方公里。現在登高山上,還有「營盤山」「城門口」「關口上」「縣衙門」「城牆」等抗元遺迹可尋。

復治三江口的宜賓城

1275年,郭漢傑見大勢已去,獻登高山城向元軍投降。不久,元軍毀掉登高山城,將敘州宜賓縣的治所由登高山城遷回三江口(今宜賓城老城區),規模在唐時土城基礎上有所擴大。

明洪武六年(1373年),四川都指揮使司總兵李文忠下令敘州府修築宜賓石城,將城池面積擴大到0.8平方公里。新築的石城高二丈七尺,厚一丈八尺,周六里,計一千八十七丈(約長3623米),在翠屏區城東,至今尚存三段城牆遺址。

修築為石城的宜賓城,成為明代川南和敘州府的政治、軍事中心。城內除設有縣署、府署外,還重建縣學、府學,城區附近設有翠屏書院、三台書院、涪溪書院等。

這一時期,城內歷史文化建築空前增多。已有廟宇20餘處,石坊15座,真武山半山建有望江樓,鎖江石有吊黃樓,城中有「經書樓」等,東山白塔和七星山黑塔也是這一時期建成。

明代敘州宜賓城內可考街巷有東、南西、北大南、小北、外南、柳家等街及大、小碑巷等,已形成的「大十字」「小十字」,城中兩條南北下條東西幹道交會的井字形構架,奠定了清代和民國宜賓城的基礎。

明末清初,宜賓城長期處於大規模戰爭之中,由於戰亂、瘟疫、虎患,敘州宜賓城內人口殘存不足10%,明代經270多年發展形成的城區繁榮之地完全轉入荒涼,令人驚懼。

從僰道建城到長江上游區域中心城市崛起

蜀南大道。

康熙二十年(1681年),敘州宜賓城啟動重建,經過康熙、雍正兩朝,至乾隆中期敘州宜賓城才迎來了重建最為集中的高潮時期。

康熙年間的建設局限在重建城門、城樓和對城牆的修補。從雍正後期至乾隆中期,宜賓城經過修復,更新城門門樓;明敘郡譙樓經兩次重修,於乾隆乙酉(1765年)新建後,命名為大觀樓,在西檐掛上象徵宜賓歷史文化地位的「西南半壁」匾額。

清代敘州府宜賓城的形制,因地制宜,依山傍水,東面臨岷江,南面臨金沙江,北面近山多坡,北高南低,東西長,南北短,城垣亦呈不規則的橢圓形狀,城牆沿襲明制,牆基為條石,牆體上部為磚砌,內填夯土,牆垛為磚砌。隨著社會穩定,經濟快速發展,人口增長迅速,敘州府宜賓城突破了明代舊制規模,開始向西郊發展。

民國時全面抗戰爆發後,向上江北和下江北擴展,那時僅三江口城區面積已達1.9平方公里,有街巷120餘條,人口7.3萬。

解放後的老城區改造和建設

解放後,人民政府開始了宜賓老城區的建設和改造工作。

1951年4月13日,政務院批准設立縣級宜賓市,同年 6月19日,縣級中共宜賓市委、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縣級宜賓市的設立,奠定了今天宜賓市老城區、南岸、江北(含上、下江北)三大組團的城市空間基礎。

1952年,新建的長660多米、寬11米的人民路是解放後宜賓人值得自豪的一條大街。沿路的人民廣場、人民文化宮、翠屏大廈、宜賓旅館、縣級宜賓市委市政府辦公樓、人民廣播站、人民公園等都是在這一時期新建而成。

1956年,宜賓進行了第一次城市建設規劃,翠屏山建成植物園、培修武山廟群,拓寬東街、南街、北街小北街等,相繼完成宜賓專署辦公樓、宜賓郵電營業樓、宜賓百貨大樓、新華書店。

1962年,宜賓城區的第一條混凝土街道——抗建路改造完成;1989年初竣工拓展為2米的中山街,成為宜賓老城區第一條現代化大街。

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舊城區一大批老舊房屋被拆除,主要街道臨街面已建成6—24層的高樓,以10層者居多,底樓一律作商用門面,改造後的老城區高樓林立,豪華氣派。

1990年竣工的敘府賓館,樓高17層,採用全框架結構,仿古建築家面,造型獨特;1996年建成的新星百貨大樓,樓高24層,是商用和住宅綜合大樓;90年代後期動工興建的樓高15層的農業銀行綜合大樓,全框架全現澆,外形平用半圓形,新穎別緻。

同一時期,舊城區宜賓火車站至翠屏山腳、小南門北橋頭、北街街心花園至劉臣街口的三面主要進出口通道 ,以及北街、仁和街、民生街、青年街36條街道得到了全面拓寬。

20世紀90年代後期,宜賓老城區東城、南城、西城、北城、西郊人口大幅增長,使得老城區住房人口密度過大,城市骨架逐步向西郊,南岸和江北拓展。

長江上游區域中心城市崛起

改革開放為城市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宜賓城市建設突飛猛進的發展,城市構架和城市規模發生巨大變化。

1996年宜賓撤地設市到2006年,已經基本形成由三大片區14個組團組成的大城市基本構架,到2011年,中心城區面積已達到78.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達到80萬人,全市城鎮化率達到39. 15%,進入四川省6大城市行列。

2016年,市第五次黨代會提出「加快建成更具競爭力影響力的區域中心大城市」。圍繞這一目標,宜賓緊扣城市發展夯基礎,城市理念不斷完善,城市項目快速推進,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呈現新面貌。

如今的三江口9座公路大橋、3座鐵路大橋連接三江六岸,宜賓城原來由三江自然分隔的三個片區已經連為一體,全市建成區面積達119平方公里,人口119萬人。

從僰道建城到長江上游區域中心城市崛起

東方時代廣場。

城市構架由三江主城率三江口舊城組團、南岸組團、趙場組團、鹽坪組團;臨港新區率白沙組團、志誠組團、港東組團;岷江新區率舊州組團、空港組團、象鼻組團;敘州新區率天柏組團、城北組團和南岸組團;南溪新區率南溪組團、羅龍組團;李庄特色組團等構成的一城四區,三江多組團組合型帶狀城市布局結構。

隨著臨港經開區大學城、科創城的快速推進,四川理工學院宜賓校區、西華大學宜賓校區、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宜賓分院交付使用,國際會展中心正式投入運行,萊茵春天、重慶百貨等大型商業綜合體入駐,皇冠假日酒店、城市名人酒店的投入使用,見證了宜賓城市功能的進一步完善。

依託「三江兩岸」自然景觀,展現山水園林城市特色,長度約192公里的長江生態綜合治理項目,將千年長江文化、僰道文化融入時代,全面滿足老百姓親水、健身、休閑需要,提升宜賓城市品位。

三江奔流,時代潮湧。當前,這座美麗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山水園林城市,正值城市建設的黃金髮展期,圍繞2021年建成「雙兩百」城市目標,堅持國際化高標準,宜賓正以超常規舉措推動城市建設跨越式發展,加快建成長江上游區域中心城市。

(本文部分史料由中共宜賓市委黨史研究室、宜賓市地方志辦公室提供)

宜賓日報記者 秦莉萍/文 曾朗 何川/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