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門罕日蘇兩國共陣亡6萬餘人,為何中國才是實際的犧牲者
諾門罕戰役,是前蘇聯與日本的軍隊在中國北部進行的一場戰爭。起因於侵華日軍和外蒙軍為諾門罕以西直至哈拉哈河這塊呈三角形地區的歸屬問題,最後引起戰役。日軍的騎兵遭遇蘇聯的坦克機動部隊,戰役結果以日本關東軍的慘敗而告終。
今天,我們之所以關注這場戰爭,不僅是因為它改變了日本戰略的進攻方向,更重要的是戰後蘇日之間達成的互不侵犯條約,確實對中國戰場產生了重大影響:蘇聯停止了對華一切援助,斷然切斷了從蘇聯進入中國的國際物資援助線,直接加劇了中日在緬滇地區圍繞國際運輸線而展開的一系列戰事。
1939年5月18日清晨,蒙古人民共和國邊境第24騎兵警備隊的幾位牧馬人像往常一樣趕著馬群,渡過哈拉哈河來到水豐草美的東岸放牧,但他們卻遭到駐哈拉哈河岸邊錫林陶拉蓋哨所之興安北警備軍騎兵守備隊的開槍阻截與兇狠驅趕,被迫撤回河西蘇聯佔領區。
隨後,50餘名一時頭腦發熱的蒙古人民共和國騎兵以武力攻佔了這座錫林陶拉蓋哨所,日本關東軍總司令部聽聞後,極為興奮,認為這是一個向外蒙與蘇聯宣戰,進而擊潰蘇軍以期達到佔領外蒙之戰略目標的絕好機會。
因此,關東軍第23師團,第1坦克師團(這可是日軍唯一的坦克師團!)迅速被通過鐵路運往哈拉哈河前線。蘇蒙兩國同樣毫不示弱,立刻依據《蘇蒙友好互助條約》組建第57聯合作戰突擊軍,還在距前線125千米,位於外蒙境內的塔木察格布拉格設立前線指揮部,蘇軍的伊-15殲擊機也開始在哈拉哈河上空盤旋。
1939年8月中,歐洲形勢急劇變化。蘇、日兩方亦在八月底後加緊外交談判。蘇軍雖然在遠東取得戰役的勝利,但無意擴大戰果。雙方於9月16日停火,事件最後以日本退讓,承認現存邊界結束衝突。1940年6月9日,蘇、日兩方正式締結協議。
那麼,諾門坎戰役後日軍為什麼放棄北進了呢?因為石油問題,1941年8月美國對日本石油禁運,日本只有2年石油儲備,而那個時候西伯利亞大油田和中國大慶油田都還沒有被發現,只有遠東有百來萬噸的油田。日本1年至少需要400萬噸以上石油,那就只有南下奪取印度尼西亞的大油田了。
而此前蘇軍與德國有互不侵犯條約,德國與日本又是軸心國同盟,因此與蘇聯衝突演變成大戰本就是日本外交部不願意看到的。諾門罕之戰,歷時135天。雙方投入戰場兵員20餘萬人,大炮500餘門,飛機900架,坦克、裝甲車上千輛,死傷6萬餘人。
單從戰場情況來看,日本慘敗,參戰部隊遭受毀滅性打擊,自日俄戰爭以來日本對俄(蘇)的心理優勢蕩然無存。蘇聯也只能算作慘勝,兵力三倍優勢,武器裝備絕對優勢,兵員損失甚至超過日本,絕對算不上完勝。公平地說,雙方都沒能從戰場上佔到什麼便宜。
軍事上的損失對參戰各方來說都不是大事,重要的是戰爭的結果。1939年8月31日,雙方結束交戰狀態,9月9日,日方提出停戰,9月15日,雙方簽定停戰協議,9月16日,雙方停止一切軍事行動,1940年7月,雙方開始會談,並於1941年4月12日達成協議,次日正式簽署協議,那就是《蘇日中立條約》。
《蘇日中立條約》,主要內容是:締約雙方保證維持他們之間和平和友好關係,並相互尊重締約另一方的領土完整和不可侵犯。如果締約一方成為第三者的一國或幾國的戰爭對象時,締約另一方在整個衝突過程中將保持中立。
雙方還同時聲明:蘇聯政府和日本政府莊嚴地聲明蘇聯保證尊重滿洲國的領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證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國的領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之後,蘇聯停止了對中國抗日戰場的援助。
刀墓手札工作室
原創不易,歡迎關注
刀叔連續三年每天吐血原創,支持刀叔,請關注與轉發
微信搜索:刀墓手札工作室 ID:daomushouzha
※《西遊記》只重點說了孫悟空長生不老?還有一人,而且是個凡人!
※二戰日軍最胖的指揮官,體重竟然相當於一門平射步兵炮
TAG:刀墓手札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