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他是精品酒店之父,在上海市中心造了家酒店,客人找不到門在哪兒

他是精品酒店之父,在上海市中心造了家酒店,客人找不到門在哪兒





當30年代老建築碰上現代潮牌酒店,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










風間的朋友現在出去旅遊,都會把精品酒店掛在嘴上,這越來越成為一種比較受年輕人喜歡的酒店形態。



不過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精品酒店之父是一個叫Ian Schrager的男人。1984年,他在紐約創造了全世界第一家精品酒店。







30年,6個品牌,17家酒店,他被稱為重新「發明」酒店的人。




「酒店的大堂就像客廳,好酒店應當收集一個城市所有最好的娛樂、酒吧和餐廳,因而讓你不想離開這個『家』。」






鄙夷酒店行業「百貨商場」式的傳統設計方法的他,一直在把「夜店思維」和「大堂社交」帶進酒店。




如今,他帶著自己的得意之作EDITION品牌,來到中國最發達的城市上海,他要在市中心開一家全新的社交化酒店。








從上海最熱鬧的南京路步行街向前走,


林立的商場和外牆上巨幅的明星海報格外吸引眼球,


稍不留神,你可能就錯過了這家新開不久的上海艾迪遜酒店。




 


上海艾迪遜的大門設計得很小,也沒有正朝著馬路,極盡低調之能事。幾叢翠竹掩映之間,頗有點大隱隱於市的意味。







走進門口,大堂的設計讓風間有點意外。和一般的酒店不同,艾迪遜酒店把大堂設計為社交場所。

 


深色木材打造超高天頂,天花板中央是高懸的球形吊燈,好像一顆大型夜明珠,吸引著客人的眼球。





 


這個燈飾和紐約艾迪遜酒店餐廳的燈飾如出一轍,將最本質的艾迪遜風格帶到上海。



橫貫大堂的寬大沙發則讓人充滿親切感,即使是不住宿的客人,也可以在路過時和朋友喝一杯,聊聊天。







從大堂吧右拐進入一個挑頂更低、燈光更幽暗的空間,這裡才是酒店前台。






而與大堂不同的設計,給客人一種私密的感覺,更容易放鬆下來。


 


 


 



包括大堂在內,風間發現,艾迪遜的每個空間幾乎都有吧台,social理念貫穿了整個酒店的設計。


 


酒店的中餐廳設計上使用木質框架,就像屏風一樣,牆角的蠟燭更是烘托出深沉的幽靜氣氛。







餐廳內還有這樣復古的青磚+拱形木門的結構,讓人不禁聯想到老上海的石庫門。







但這家粵味餐廳卻有個有趣的名字Canton Disco,你走出電梯,進入餐廳,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個社交吧台,晚上這裡的音樂會更表達出disco的熱情。


 


餐廳的設計是在向香港上世紀7、80年代夜店文化致敬。







27樓的日式餐廳叫HIYA,是空中浮雲景觀的意思。入口的吧台處擺滿洋酒,餐廳主打特色則是日式雞尾酒。







餐廳的整體設計很特別,保留了老上海的建築風格,吧台處是一個巨大的斜頂,給人很強的結構感。







三角形的老虎窗也是餐廳特色,是上海石庫門老住宅特有的屋頂窗。







HIYA餐廳里最特別還有佔了就餐區小半空間的金屬旋轉樓梯,這也是極具艾迪遜品牌特色的一個細節。







沿著旋轉樓梯往上走,可以直通28層的精緻雞尾酒吧Punch Room。







再往上,是29層的屋頂酒吧 Roof,露台是被植物覆蓋的綠色走廊,開闊的視野下,浦東全景一覽無餘。


 





日落時,和朋友在這裡吹風看景,對飲夕陽,還真有點雲上觀景的童話感。









風間仔細數了數,酒店裡大大小小的bar有9個之多。艾迪遜打造的不止是住宿空間,還是絕佳的社交聚會場所。


 




  




除了social文化的強勢「植入」,艾迪遜酒店在每個城市裡都散發著獨特的城市氣息。




艾迪遜酒店的主體是兩棟電力大樓,一棟是建於30年代的美國國外電力公司總部大樓,建築風格別出心裁。







另一棟是落成於80年代的華東電力大樓,是上海首批超過100米的摩天大樓之一。







跨越半個世紀的兩棟建築,是上海不同時期的時代風格的寫照,如今被艾迪遜連接起來,融為一體。


 


挑高達21米的玻璃連廊成為兩棟大樓之間的紐帶,綠色植物盤踞著數株圓柱形吊燈垂掛在天頂下,宛如一座懸浮森林。







這裡是艾迪遜的Urban Lobby,壁爐和沙發營造出自家客廳的感覺,沙發後是一個撞球檯,客人在這裡可以盡情休閑放鬆。







而牆上的文字雕刻,取自魯迅先生的《秋夜》,是象徵中國文化的符號。







一樓的西餐廳Shanghai Tavern,運用大量木質結構以及黃銅點綴,營造出一種復古氛圍,彷彿置身歐洲的老酒館。







從餐廳中間穿行而過,就能從另一頭的旋轉門離開酒店。


 


古建築的原始旋轉門充滿歲月的氣息,好像你推門而出,就能置身80年前的上海街頭,說不定還有吆喝著賣報的報童擦身而過。







而隔壁的華東電力大樓里,是艾迪遜的145間客房,一共13種房型。


 


這棟樓是菱形的,從每個立面都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觀,說不定一抬頭,就能看到窗外的東方明珠塔。


 





甚至可以一邊泡澡,一邊欣賞夜景。







而房間里的裝飾畫也都來頭不小。艾迪遜和王家衛御用攝影師合作,客房中的每一幅照片都是他的作品。







《花樣年華》里的張曼玉,《2046》中的梁朝偉……具有海派風情的黑白照片,讓上海這座城市在光影記憶里顯得更加生動。


 




 


 


在兩棟建築里走馬觀花了半天,風間好像在時空中遊走了一段時間。這是一座充滿social文化的潮流酒店,也是極具城市特色的文化建築。


 


下次你路過南京路,擁擠的人潮中,或許可以在艾迪遜的大堂小酌一杯,休息片刻。




圖片來源:酒店提供、自行拍攝、視覺中國










點擊圖片,閱讀更多內容




一輩子不結婚怎麼了?他是劉若英師傅,50多歲卻獨居4層小樓,一個人更要好好過




共享單車成「城市墳場」,當我們無力改變,他卻在太平洋荒島上,開始了一個人對抗全球垃圾……




住了17年甲醛房,單親媽媽渾身病痛,這個哈佛設計師把它改造成零污染之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人一城 的精彩文章:

機票0元,人均300+就能帶女朋友去國外拍大片!這裡有六個妙計拯救你的七夕節

TAG:一人一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