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今曲《明月幾時有》為什麼膾炙人口
有一首歌,兩岸三地的歌手相繼唱過,尤其是中秋時節,它作為中國中秋文化的「標誌性」音樂,不知在多少中華兒女耳畔單曲循環。它就是台灣音樂人梁弘志作曲、鄧麗君首唱的《但願人長久》(亦名《明月幾時有》)。改革開放40年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根據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首詞創作的歌曲有約20首之多,但梁弘志這首,王菲、張學友、譚晶、龔琳娜等多次翻唱,膾炙人口。
1076年,外調密州(今山東諸城)的蘇軾年近不惑,妻子王弗已逝十載,與弟弟蘇轍(字子由)離散七年未曾團聚,滿腔人生抱負難望實現。「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引言17字,悲欣交集,整首詞感懷中秋,素懷灑落,襟懷澄澈,胸懷曠達,遂成千古名作。
我國詩詞素有吟唱傳統。據研究,宋代流傳最廣的詞牌是「浣溪沙」,接下來便是「水調歌頭」。蘇東坡的4首《水調歌頭》里,中秋詞「明月幾時有」篇最為歷代文人傳誦、樂人傳唱。千年之後,仍是我們傳唱最多的宋詞樂曲,也成為中秋文化「標誌性」音樂。
鄧麗君在1983年策劃第一張唱片詩詞歌曲專輯《淡淡幽情》時作為主打歌推薦,後經眾多歌手翻唱,各具特色。鄧麗君、王菲各自「西洋范」版本伴奏樂器以鋼琴、吉他或弦樂為主,羅海英、龔琳娜各自古典東方韻味版本樂器以二胡、塤或古箏為主,張遠京劇演唱版本以京胡和鋼琴為主,呈現出中西合璧的藝術風貌。男女中音、高音、京劇、黃梅戲、福建南音等各種演唱,古箏、笛曲、簫曲、弦歌等各種奏鳴,使《明月幾時有》流傳久、覆蓋面廣。
梁弘志作曲的這首《明月幾時有》採用4/4節拍,旋律音程跨度不大,舒緩抒情,淺吟低回,一唱三嘆。特別是「以詞就曲」,在同一段音樂下填不同的詞,「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一段和開篇「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旋律相似,淡化高低起伏的旋律感,深化古典情思內核。歌曲總體簡潔通俗,聲樂理念通透,強化了中國民族音樂的線性特徵,與西方多聲部的復調音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無」處巧妙出現最高音,構成整曲高潮部分。顫音,如同人聲的「揉弦」,鄧麗君每句尾音的顫音技巧,使聲音有波動起伏;王菲在延長音中與高音區假音混合,表現得自然流暢、縹緲稀聲、音色空靈;張學友演繹過原唱版本和改編版本,都嫻熟運用慢顫以及哭腔、小噎唱法,撩人心弦。「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曲調上揚,心緒翻飛、漸顯激昂,聲斷氣不斷。而「此事古難全」「千里共嬋娟」落筆沉穩,唱腔蒼茫雄健。自然與社會,物象與人生、情感與理智,金聲玉振,黃鐘大呂,蕩氣迴腸,開出一片深靜淡美的境域。
歌曲還採取「A+B+A」的三段式曲譜,沒有大開大合,舒緩呼應瞭望月遐思、孤獨不平到釋然寧靜的心路歷程,超脫時間對生命的逼仄擺布,氣定神閑,笑對歲月侵蝕,「無眠」「恨」「別」「悲」「離」等終歸於「千里共嬋娟」。
依琴瑟而詠歌,望圓月而抒懷,一闕千古傳唱的絕妙宋詞,一曲中華民族歌曲經典之作,抒發了古典溫婉、高遠達觀、悠然脫俗的人生境界與美學精神。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廣州參考·廣州日報編輯 趙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