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朝的毀滅,為何會得到那麼多後人的惋惜?
今天的很多人,提起明朝,張口就是「不割地,不賠款,不稱臣,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好像你不會倒背如流,就不配討論明朝一樣。為了增加這句話的可信度,很多人還煞有介事地將詞句穿鑿附會為朱元璋的語錄,哦不,是組訓,也就是需要明朝歷代皇帝都要謹記的組訓!而對於明朝的惋惜,這些人更是呼天搶地,恨不得穿越回去拯救黎民百姓於水火,扶大廈於將傾,挽狂瀾於既倒!
這些人,即使不點明,也會遭受到他們一波波的謾罵和攻擊!今天的網路社會,不知何時出現了這樣一種風潮,即:失敗者都是偉大的,是光明磊落的。相反,打敗他們的成功者反而是僥倖的,是無恥猥瑣的!比如:項羽VS劉邦,明朝VS清朝,國民黨VS我黨。享受著先輩成功帶來的福利,卻每天為失敗者歌功頌德,靜夜史不知道這些人腦子裡在想些什麼?比如提起國軍,很多國粉無不激情澎湃,熱血沸騰,所謂「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子弟十萬兵」是也,對委員長更是大加崇拜!好像除了國民黨,其他人都在閑著。提起那場決定中華民族前途和命運的大決戰,很多國粉又喊出「內戰無英雄」,不僅給反動政府開脫,還抹煞人民英雄的功績,活脫脫就是一副吃裡扒外的嘴臉。有時候,真的希望時光機器能夠存在,讓這些人回到那箇舊社會,體驗下國統區的「幸福生活」!這些人也許無知,也許偏激,但是卻實實在在在誤導越來越多的人,以自己的邪惡視角,帶著主觀心態看待歷史,當然就有了好惡。那麼,為什麼很多人惋惜明朝的滅亡?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無知與想像
只有無知的人,才容易被他人的想法做左右,然後做出更加匪夷所思的事情!看了一部《明朝那些事兒》真的就能窺見明朝的全貌嗎?當然不能,冰山一角都談不上。我們的時空是個四維的存在,書是一維的存在,靠著妙筆生花,作者努力在營造一個二維的存在,甚至營造三維的存在,讓作者了解一個更加全面立體的明朝。但,這畢竟不是四維的存在,就像我們不可能吃了一口紅燒肉就了解了紅燒肉的製作全過程一樣,一本書是不足以讓人了解到一個王朝的全部的!然而,書中描寫的明朝開始被網友們認為構建起來了,他們更加自己的「合理想像」完成了四維的創作,最終為我們呈現了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大明王朝。這不是真正的大明王朝,但是這種風氣卻如病毒一樣不斷蔓延,最終傳染給越來越多的人。
於是,大明進軍到印度洋,大明進軍到伏爾加河,大明進軍到西伯利亞!正是由於千萬熱心網友的「幫助」,這個被無數歷史學家批判的王朝成為我國歷史上最完美強大的王朝!捧得越高,就摔得越慘!於是,當這樣一個強盛的王朝被小小的李自成滅亡,特別是後來被滿清摘了桃子後,這種自豪被啪啪打臉的感覺,就是莫大的惋惜!捧得越高,就越惋惜!雖然這個完美的王朝,並沒有存在過!2、偽愛國主義與逃避責任。很多人喜歡明朝,原因無他,只因為後面有一個清朝。從1840年開始,清朝和外國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簡直是歷史上最屈辱的一個朝代!所以有了「滿清誤我三百年」的說法!並且得出結論,如果大明不滅,今天的我們早就已經成為超級大國,引領世界潮流了!看起來,這些人很愛國,為了今天的更好發展,所以不惜花大力氣去批判這個落後的王朝。
那麼,他們在批判誰?他們的目的又是什麼?如果明朝之後的王朝是漢家王朝,就不會有近代史的屈辱了嗎?在先前的文章終年曾有專門論述:如果後面的王朝是漢家王朝,那麼今天的我們處境將更加艱難,首先就是沒有了龐大的版圖!而如果後面的王朝是漢家王朝,這些人還會有這麼大的情緒嗎?不會!屆時他們會有各種各樣的借口為後面的漢家王朝開拓,就像他們為明朝開脫一樣。所以,他們反對的不是近代的落後,而是清朝統治者,也就是滿族!因為是異族統治,所以要反對。因為無力改變被滅亡的命運,所以將原有歸結為敵人的強大。因為不想面對今日的現狀,所以將責任全部推給敵人!另外還不忘給自己強化一下民族自豪感,對少數民族進行堅決而徹底的鄙視!這波很秀!看似在愛國,為國操勞,實則是在製造矛盾,逃避責任。
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一定要把明朝的滅亡形容得無比惋惜,只有這樣,戲才更加逼真!歷史是個很奇怪的東西,在先前的文章中,靜夜史就一直主張要客觀!但是歷史往往是不客觀的,因為裡面就夾雜著太多的情感!總能讓人或愛或恨!作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很多話不能明說,因此借古諷今是個好辦法,將平時不敢說的話放在網上,放到明朝身上,達到發泄的目的。用美化前朝的手段對今朝表達各種不滿!對前朝滅亡的惋惜越多,對今朝的不滿就越多!雖然動機沒錯,但是凡事總要講究實事求是!為賦新詞強說愁,人為製造熱點就有些貽笑大方了!至於為什麼只對明朝而不是對唐宋惋惜,靜夜史認為等《唐朝那些事兒》、《宋朝那些事兒》大火之後,應該會有很多人的!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劉備何時被曹操重兵包圍過?他的實力到底如何?
※《雍正王朝》中十三阿哥為何要暗中保護鄭春華?無非一個原因
TAG:歷史智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