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共享拼房應用亂象:除了約嗎,還有哪些擦邊球和暗示?

共享拼房應用亂象:除了約嗎,還有哪些擦邊球和暗示?

關注並標星36氪

每天3次,打卡閱讀

更快更深刻洞察互聯網商業

━━━━━━

這類拼房APP往往會勾畫一個美好的願景:低價、高品質,還有共享、節約、環保的理念,但是骨子裡總是抑制不住想用各種性暗示去跳動人們的神經。

來源 | 懂懂筆記( ID:dongdong_note)

文 | 高寒

編輯 | 秦言

隨著近期輿論對於共享單車行業的反思和嘆息,過去兩年來這輪共享大潮的波瀾壯闊似乎已經遠去。然而,就在共享單車和共享汽車等明星項目逐漸黯淡,共享雨傘與共享移動電源無人問津的時候,一些諸如「異性拼房」類的共享,又沉渣泛起。

這些應用,究竟是想涉足共享經濟,還是想通過「約」P擦邊球把所謂的線上紅利導入到線下?

眾多拼房共享應用沉渣泛起

前不久,一款名為「睡睡」的同住拼房App 讓這個炎熱的夏末又增添了一絲浮躁。

8月22日,已經有半年多沒有更新的同住拼房官方微博突然發問,同住拼房的App「睡睡」上線了,並告知安卓和iOS 用戶可以在各大應用商店以及官網下載使用。

然而多位曾使用過該APP的用戶告訴作者,這個APP的使用體驗和意圖,充滿了「約嗎」等性暗示的伎倆。

「我註冊該平台後,幾分鐘內就有三十多個名男性用戶加入心儀。其中有好幾個人對我提出性暗示的邀約。一名男性用戶在拼房說明裡直接寫上『要小姐姐暖床』。」用戶曾婷(化名)告訴作者,她前不久去上海和杭州旅遊之前在應用商店下載過這個軟體。

「有個人直接提出了發生關係的要求,稱他已經開好大床房讓我直接過去,並表示他可以出全部房費不用我出拼房費。還有男性用戶表示『隨時可以等我出差過去時一起睡』。」曾婷對此義憤填膺。

打開「睡睡」App,首先看到的就是帶有曖昧色彩的宣傳標語。

APP界面由三個板塊組成,包括「拼房」、「發布」和「我的」。其中,「拼房」板塊呈現「同住推薦」和「待拼列表」,用戶發布拼房需求後,可在這一界面看到拼房信息,系統也將在這一板塊,推薦拼房對象。有人匹配拼房後,系統會發來通知,稱「被心儀」。

「這個平台的拼房規則為發布需求時,用戶僅需選擇拼房日期、地區和價格範圍。分享床位時,用戶則僅需填寫拼房日期、酒店和拼友價格。發布完畢後,系統會智能推薦20名拼房用戶,用戶可以選擇「加入心儀」或「不喜歡」。當兩名用戶相互心儀,則可以開啟聊天功能,溝通訂酒店事宜。」曾婷告訴作者。

在篩選條件頁面有一則「溫馨」小提示:「僅限雙床,同性請AA,異性拼房男士適當降低價格提高競爭力。曾婷質疑道:」不知睡睡官方所謂的「競爭力」指的是什麼?

作者發現,在睡睡APP上發布的拼房帖子中帶有大量的明顯的性暗示內容,比如「只要女生,你懂的」「「女生免單,幫你暖床」等等,也有一些女性用戶發出「求約」「加WX私聊」的暗示帖子。

「最初平台只做同性拼房,上線異性拼房後,我們考慮更多的是否會有一些特殊職業的女性混進來發布一些涉黃信息,因此每天都花大量精力去審核,包括女用戶的照片信息和項目說明。」從一些媒體的報道中,可以看到睡睡APP創始人吳旭陽曾這樣公開表示。

然而吳旭陽所說的並沒有兌現,這款軟體幾乎從界面打開到整個拼房流程結束,每一個環節都帶有性暗示的引導,實際上已經成為約P和各種性暗示社交的集合。

因為遭到大量用戶投訴,9月8號之後睡睡APP已經在各大應用商店全面下線,但部分安卓用戶仍可以通過掃碼或網路鏈接的形式下載該款APP。

這並非是吳旭陽的共享拼房應用首次遭遇下架。在今年初,「同住拼房酒店共享床位」小程序上線時,吳旭陽作為創始人就曾表示,之前關於應用的曖昧廣告已全部下線,異性拼房的功能在新版本(第一個版本已經被下架)不會出現。但第二天這款小程序就因為「涉及低俗、性暗示或色情信息」被微信官方暫停服務。

有些創業者琢磨拼房和共享住宿,似乎從一開始就已經扎進異性這個死胡同里了。

其實在睡睡之前已經有多個同住拼房類的應用出現了,它們的情況與睡睡相比有過之而無及。

2015年初,一款名為芝麻拼房的APP軟體打著共享經濟的旗號高調上線。 而在2016年2月芝麻拼房官方發布的文章則聲稱:上線半年以來,APP用戶註冊量已達到5000人,未來將採取與酒店分成的方式獲取盈利。

但有媒體發現,這個」芝麻拼房「微信公眾號早已無法進入,安卓和IOS的APP商店中也不見其蹤影。

而在蘋果應用商店中,拼房同住類產品並沒有消失,比如「趣住」和「湊湊」。

作者發現在這些拼房平台上,一些男性用戶發布的拼住信息,有的是直接標註只限女性,有的則會寫明「如果是女性同住可以免房費」。而在拼房應用的的一個聊天室中,部分用戶的聊天記錄更是不堪入目。

被利益驅使的創業野望

共享拼房,其實從一開始就是打著共享經濟的旗號從草莽中出發的。

和大多數互聯網公司的創始人一樣,吳旭陽在推出睡睡APP之前也曾經給自己的創業靈感包裝了一個美好的源頭。他表示自己經常出差,在陌生的城市酒店裡感到非常孤獨,於是就開發了「同住拼房」線上拼酒店平台,想要讓出行者住更好條件的酒店並攤薄住店成本。

回看睡睡APP的誕生和反覆上架、下架,其實就是吳旭陽與微信管理平台之間一部「貓捉老鼠」般的紀錄片,而它不斷死灰復燃的重生讓人清楚看到背後裹挾的利益驅動。

2018年1月,同住拼房在微信上線了「酒店床位共享」小程序,提供的項目是「異性拼床」服務,微信官方將其下架。

一周後,「同住拼房酒店共享床位」小程序新版本上線,次日微信官方又一次對其強制下線。

2018年6月,這次小程序的名字改為「睡睡酒店拼房沙發客」後再次上線,同時取消了用戶註冊和審核步驟,點開就能使用,註冊後只要花1分錢就能得到拼房者的電話號碼。於是,再次被封。

微信走不通,同住拼房只好另闢戰場。於是2018年8月22日,同住拼房的App「睡睡」直接瞄上了應用商店,告知用戶可以在安卓和 iOS 的應用商店裡直接下載。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吳旭陽對於在微信上「屢屢受挫」的回答耐人尋味,他聲稱自己非常看好微信渠道,但總是被下線,言下之意是團隊的經驗不足: 「App開發和運營不是很大的產品,會內耗太多,團隊也沒有相關經驗。」

其實吳旭陽面對微信的多次下架仍然不肯放棄,看上的無非是同住拼房類應用背後的那些肥碩利潤。

「睡睡盈利來源為從每個訂單抽佣10元,並與太平洋保險公司合作,為每筆訂單綁定20元意外傷害保險(拼房雙方每人10元)」。訂單綁定的意外傷害保險,顯然暴露出拼房潛在的風險,頗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味。而吳旭陽對拼住同房的盈利分析,也說明應用背後的「有利可圖」。

吳旭陽曾宣稱稱睡睡APP實名制註冊的用戶高達80萬人,客單價 100 余元,9月初其單日拼房數量就已經達到3萬多單。也就說該應用在9月8日下線之前,其每日的傭金提成可達到數十萬元。

但吳旭陽沒有透露除了傭金外的另一部分隱蔽收入:也就是用戶充值會員的費用。

有媒體曾曝光,今年初睡睡APP的小程序在遭到用戶投訴後,新推出的睡睡APP並沒有真正取消「異性拼床」,只是把這個功能做得更加隱蔽——即用戶在設置欄里,如果選擇拼房對象的性別為女性,系統就會提示「僅支持鉑金以上會員」。這種設置的背後目的,無非是暗示如果用戶想拼女性房客,就要付費成為鉑金會員才可以繼續「遊戲」。

通過媒體的披露可以了解到,平台上推出的半年79元的鉑金VIP會員,可獲得異性拼房許可權(無限次異性推薦),而年費299元的鑽石VIP更可以享有與「對方直接溝通」的權利,真可謂付的錢越多,獲得了解異性訪客的能力就越大。

由此可見,當初手握80萬的用戶,讓他們充值79元的鉑金VIP與299元的鑽石VIP,才是吳旭陽最看重的收入來源。

別拿生命的代價去測試「艷遇」

諸如睡睡APP這樣的拼房應用,所謂的「實名認證」 也都是由用戶自行填寫姓名、手機號以及身份證號等信息,實際上根本沒有任何安全保障。從該應用的「免責聲明」中也可以看到,應用平台只是「信息對接」者,不會承擔用戶和酒店方的任何法律責任和經濟損失。實際上應用對於拼房者的身份信息核對工作,完全不在監管之下,全憑用戶自己判斷。

可以說,所謂的拼房應用完全繞開了目前的酒店登記信息系統。根據《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規定,旅客不得私自留客住宿,或者轉讓床位,旅館接待旅客住宿,也必須登記。一旦信息登記混亂,就會放大不測的風險。

一個真正的共享類應用應該是在平台、第三方以及法律等多重監管下良性運行的產品,顯然目前的拼房同住類產品都「完美」地避開了各方面監管,而吸引你的,或許只是一個充滿虛假信息和風險的偶遇與刺激。

這類拼房APP往往會勾畫一個美好的願景:低價、高品質,還有共享、節約、環保的理念,但是骨子裡總是抑制不住想用各種性暗示去跳動人們的神經。對於生活在移動互聯網下,喜歡新鮮事物的年輕人來說這些噱頭確實很有吸引力。然而,精緻的包裝裹著充滿誘惑情色暗示和各類監管漏洞,不安全因素時刻可能發生。

這種拼房,你會去住嗎?你會拿自己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去賭所謂的共享拼房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阿里阻截拼多多最新一招:手淘首頁或將上線「特價商品」板塊
頭部小程序創始人教你如何抓准下半年社交流量紅利

TAG:36氪 |